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显称(顯稱)
称美;公开称誉。 晋 左思 《吴都赋》:“建至德以剏洪业,世无得而显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凡有一言一行取於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
《漢語大詞典》:显谏(顯諫)
谓公开谏诤。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諫。”晋书·唐彬传:“ 彬 忠肃公亮,尽规匡救,不显諫以自彰。”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阔步臺阁,端持纪纲,弗显諫以侥誉,弗枉节以求党。”
分類:公开谏诤
《漢語大詞典》:铸刑书(鑄刑書)
(1). 春秋 时代 郑 晋 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左传·昭公六年:“三月, 郑 人铸刑书。” 杜预 注:“铸刑书於鼎,以为国之常法。”
(2).借指公开颁布重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漢語大詞典》:公讨(公討)
公开揭露声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國語辭典》:声张(聲張)  拼音:shēng zhāng
张扬、宣布,使众人皆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家长,不要声张!我与你从长计议。」《红楼梦》第六八回:「我听见了,吓的两夜没合眼儿,又不敢声张。」
《國語辭典》:申讨(申討)  拼音:shēn tǎo
声讨、公开谴责。如:「申讨贪官污吏,才能端正社会风气。」
《國語辭典》:挑明  拼音:tiǎo míng
将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明瞭。如:「有话就请挑明了说,别拐弯抹角的。」
《漢語大詞典》:白没
没收;公开侵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 似道 欲行富国强兵之策……又立推排打量之法,白没民产。”
《漢語大詞典》:显举(顯舉)
公开举荐。《后汉书·刘瑜传》:“故太尉 杨秉 知臣窃闚典籍,猥见显举,诚冀臣愚直,有补万一。”
分類:公开举荐
《国语辞典》:私谈(私谈)  拼音:sī tán
私下非公开性的谈话。如:「他俩在咖啡厅里私谈,交换彼此的创业经验。」《红楼梦・第二二回》:「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歧路灯・第五回》:「那些平素肯说话的,纵私谈则排众议而伸己见,论官事则躲自身而推他人,这也是不约而同之概。」
《漢語大詞典》:榜道
张榜于道路。谓公开招贤。 南朝 梁 萧纶 《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牓道求贤,焚林招士,朝难其选,是曰得人。”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又怪於诸山藏国寳、隐国贤,使吾君牓道烧山,披访不获,非通谈也。”
《漢語大詞典》:秘药(祕藥)
不向外人公开的药;神奇的药物。 唐 韩愈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余自 袁州 还京师, 襄阳 乘舸邀我于萧洲,屏人曰:‘我得祕药,不可独不死,今遗子一器。’”
《國語辭典》:亮相  拼音:liàng xiàng
1.戏曲中主要演员于上、下场或一节舞蹈、武打完毕后,做一短暂停顿的静止姿势,藉以突显角色神态、加强戏剧效果。也作「亮像」。
2.比喻公开表示态度、立场或说明观点。如:「蛰伏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公开亮相,说明事情的原委。」
《國語辭典》:宣称(宣稱)  拼音:xuān chēng
公开声明。如:「他宣称将保留法律追诉权。」「有些不肖的保健食品公司宣称他们的产品具有抗癌功效。」
分類:宣称公开
《漢語大詞典》:禁中语(禁中語)
指帝王在宫内与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南史·何敬容传:“又多漏禁中语,故嘲誚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