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叶联芳
梦生八翼(又作:梦中八翼 八翼摧残)
八音
八咏楼
八玉
八元
八月槎(又作:八月灵槎 八月查)
八诏蛮
八珍
八阵
八阵图(又作:八阵付江流石转)
八柱
八字墙
八字山头
东坡游庐山,至东林,作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它日如何举似人。
相关人物
赞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寖微而亡,故馀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侃在军四十一载,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苏峻之役,庾亮轻进失利。亮司马殷融诣侃谢曰:「将军为此,非融等所裁。」将军王章至,曰:「章自为之,将军不知也。」侃曰:「昔殷融为君子,王章为小人;今王章为君子,殷融为小人。」侃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时武昌号为多士,殷浩、庾翼等皆为佐吏。侃每饮酒有定限,常欢有馀而限已竭,浩等劝更少进,侃悽怀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踰。」议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镇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引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禦寇,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虏,乃致祸之由,非禦寇也。且吴时此城乃三万兵守,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若羯虏有可乘之会,此又非所资也。」后庾亮戍之,果大败。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及疾笃,将归长沙,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以付王愆期,然后登舟,朝野以为美谈。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谢安每言「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其为世所重如此。然媵妾数十,家僮千馀,珍奇宝货富于天府。或云「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又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犹痛。又尝如厕,见一人朱衣介帻,敛板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竖理,当为公。若彻于上,贵不可言。」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公」字,以纸裛手,「公」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旧题汉·孔安国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也。」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 郑嵎 津阳门诗
〈登台望秋月〉:「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九华?瑁梁,华榱与璧珰。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凝华入黼帐,清辉悬洞房。先过飞燕户,却照班姬床。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濛濛。𨏼天衢而徙度,轹长汉而飞空。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才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闲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严维 送人入金华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崔峒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权德舆 新秋月夜寄故人
天子有传国玺及八玺,皆玉为之。神玺以镇中国,藏而不用。受命玺以封禅礼神,皇帝行玺以报王公书,皇帝之玺以劳王公,皇帝信玺以召王公,天子行玺以报四夷书,天子之玺以劳四夷,天子信玺以召兵四夷,皆泥封。大朝会则符玺郎进神玺、受命玺于御座,行幸则合八玺为五舆,函封从于黄钺之内。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臣尧,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晋·杜预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馀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去十馀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乘槎客:喻指游仙之人。唐李山甫《赠徐三十》:“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星槎:喻出行所乘之船。唐刘禹锡《逢王十二学士人翰林因以诗赠》:“厩马翩翩禁处逢,星槎上汉杳难从。”
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 上官婉儿 游长乐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天汉乘槎可问津,寂寥深景到无因。 刘商 上崔十五老丈
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 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未五十薨殁岂早荣早枯之义今年将六十犹粗强健因亲故劝酒率然成篇并见寄之作
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 刘禹锡 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眼穿回雁岭,魂断饮牛津。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吴融 商人
皋著通鸣鹤,津应接斗牛。 吴融 御沟十六韵
殷勤莫碍星槎路,从看天津弄杼回。 吴融 汴上观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周繇 望海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唐彦谦 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唐彦谦 蒲津河亭
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孔德绍 王泽岭遭洪水
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三首
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 徐夤 长安即事三首之一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徐彦伯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方干 路入剡中作
垂情不用将闲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曹唐 勖剑
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李山甫 赠徐三十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 李峤 星
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之钓台
将作乘槎去不还,便寻云海住三山。不知觉得支机石,却逐黄河到世间。 李涉 逢旧二首之二
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李白 古风之十三
欲浮阑下艇,一到斗牛星。 李群玉 湖阔(一作阁)
便欲寻河汉,因之犯斗牛。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杜甫 喜晴
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杜甫 有感五首之一
途中非阮籍,查上似张骞。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杜甫 秋兴八首
伏柱闻周史,乘槎有汉臣。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杜甫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武三思 凝碧池侍宴应制得出水槎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 温庭筠 李羽处士故里
殷勤为报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 温庭筠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
年来若有乘槎客,为吊波灵是楚臣。 王初 银河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 王维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 卢照邻 七夕泛舟二首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 罗隐 寄窦泽处士二首之二
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罗隐 寄西华黄炼师
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 罗隐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罗隐 黄河
不因星使至,谁识是灵槎。 翁洮 枯木诗辞召命作
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 苏颋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无路乘槎窥汉渚,徒知访卜就君平。 邵升 奉和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 郑谷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轻如控鲤初离岸,远似乘槎欲上天。 韦庄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 韦庄 夏口行寄婺州诸弟
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岂知卜肆严夫子,潜指星机认海槎。 韩偓 南安寓止
稳想海槎朝犯斗,健思胡马夜翻营。 韩偓 喜凉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韩偓 漫作二首之一
棹寻闻犬洞,槎入饮牛津。 韩偓 无题
几逢疑虎将,应逐犯牛仙。 韩琮 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
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顾况 送李秀才入京
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查。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未能槎上汉,讵肯剑游燕。 骆宾王 海曲书情
南诏,或曰鹤拓,曰龙尾,曰苴咩,曰阳剑。本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曰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兵埒,不能相君,蜀诸葛亮讨定之。蒙舍诏在诸部南,故称南诏。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东距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王都羊苴咩城,别都曰善阐府。
诏徙天平军高骈领西川节度使,乃奏:「蛮小丑,势易制。而蜀道险,馆饟穷覂。今左神策所发长武、河东兵多,用度繁广。且彼皆扼制羌戎,不可以弛备。」诏乃罢长武等兵。骈至不淹月,阅精骑五千,逐蛮至大度河,夺铠马,执酋长五十斩之,收邛崃关,复取黎州,南诏遁还。骈召景复责大度河之败,斩以徇。戍望星、清溪等关。南诏惧,遣使者诣骈结好,而踵出兵寇边,骈斩其使。初,安南经略判官杜骧为蛮所俘,其妻,宗室女也,故酋龙使奉书丐和。骈答曰:「我且将百万众至龙尾城问尔罪。」酋龙大震。自南诏叛,天子数遣使至其境,酋龙不肯拜,使者遂绝。骈以其俗尚浮屠法,故遣浮屠景仙摄使往,酋龙与其下迎谒且拜,乃定盟而还。遣清平官酋望赵宗政、质子三十入朝乞盟,请为兄弟若舅甥。诏拜景仙鸿胪卿、检校左散骑常侍。骈结吐蕃尚延心、嗢末鲁耨月等为间,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险,料壮卒为平夷军,南诏气夺。酋龙恚,发疽死,伪谥景庄皇帝。子法嗣,改元贞明、承智、大同,自号大封人。……先是,有时傍、矣川罗识二族,通号「八诏」。时傍母,归义女也。其女复妻閤罗凤。初,咩罗皮之败,时傍入居邆川州,诱上浪千馀,势稍张,为閤罗所猜,徙置白厓城。后与矣川罗识诣神川都督求自立为诏,谋泄被杀,矣川罗识奔神川,都督送之罗些城。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王齐,日三举。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劄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王燕食,则奉膳赞祭。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王燕饮酒,则为献主。掌后及世子之膳羞。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以挚见者亦如之。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世子之膳不会。
明帝即位,进封閺乡侯,三百户。觊奏曰:「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县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事遂施行。时百姓凋匮而役务方殷,觊上疏曰:「夫变情厉性,彊所不能,人臣言之既不易,人主受之又艰难。且人之所乐者富贵显荣也,所恶者贫贱死亡也,然此四者,君上之所制也,君爱之则富贵显荣,君恶之则贫贱死亡;顺指者爱所由来,逆意者恶所从至也。故人臣皆争顺指而避逆意,非破家为国,杀身成君者,谁能犯颜色,触忌讳,建一言,开一说哉?陛下留意察之,则臣下之情可见矣。今议者多好悦耳,其言政治则比陛下于尧舜,其言征伐则比二虏于狸鼠。臣以为不然。昔汉文之时,诸侯彊大,贾谊累息以为至危。况今四海之内,分而为三,群士陈力,各为其主。其来降者,未肯言舍邪就正,咸称迫于困急,是与六国分治,无以为异也。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复振。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至于凶荒,则彻膳降服。然则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也。武皇帝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茵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用能平定天下,遗福子孙。此皆陛下之所亲览也。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校府库,量入为出。深思句践滋民之术,由恐不及,而尚方所造金银之物,渐更增广,工役不辍,侈靡日崇,帑藏日竭。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非笑。汉武有求于露,而由尚见非,陛下无求于露而空设之;不益于好而糜费功夫,诚皆圣虑所宜裁制也。」觊历汉、魏,时献忠言,率如此。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唐·李善注引《杂兵书》:「八阵者:一曰方阵,二曰圆阵,三日牝阵,四曰牡阵,五曰冲阵,六曰轮阵,七曰浮沮阵,八曰雁行阵。」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刘禹锡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 八阵图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东汉·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当值?」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马元调本《白氏长庆集》二十六〈双鹦鹉诗〉云:「『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自注引谚云:『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
相关人物
侃薨,征西将军庾亮代镇武昌,复引洋问气候。洋曰:「天有白气,丧必东行,不过数年必应。」寻有大鹿向西城门,洋曰:「野兽向城,主人将去。」城东家夜半望见城内有数炬火,从城上出,如大车状,白布幔覆,与火俱出城东北行,至江乃灭。洋闻而叹曰:「此与前白气同。」时亮欲西镇石城,或问洋:「此西足当欲东不?」洋曰:「不当也。」咸康三年,洋言于亮曰:「武昌土地有山无林,政可图始,不可居终。山作八字,数不及九。昔吴用壬寅来上,创立宫城,至己酉,还下秣陵。陶公亦涉八年。土地盛衰有数,人心去就有期,不可移也。公宜更择吉处,武昌不可久住。」五年,亮令毛宝屯邾城。九月,洋言于亮曰:「毛豫州今年受死问。昨朝大雾晏风,当有怨贼报仇,攻围诸侯,诚宜远侦逻。」宝问当在何时,答曰:「五十日内。」其夕,又曰:「九月建戌,朱雀飞惊,征军还归,乘戴火光,天示有信,灾发东房,叶落归本,虑有后患。」明日,又曰:「昨夜火殃,非国福,今年架屋,致使君病,可因烧屋,移家南渡,无嫌也。」宝即遣儿妇还武昌。寻传贼当来攻城,洋曰:「十月丁亥夜半时得贼问,干为君,支为臣,丁为征西府,亥为邾城,功曹为贼神,加子时十月水王木相,王相气合,贼必来。寅数七,子数九,贼高可九千人,下可七千人。从魁为贵人加丁,下克上,有空亡之事,不敢进武昌也。」贼果陷邾城而去。亮问洋曰:「故当不失石城否?」洋曰:「贼从安陆向石城,逆太白,当伐身,无所虑。」亮曰:「天何以利胡而病我?」洋曰:「天符有吉凶,土地有盛衰,今年害气三合己亥,己为天下,亥为戎胡,季龙亦当受死。今乃不忧贼,但忧公病耳。」亮曰:「何方救我疾?」洋曰:「荆州受兵,江州受灾,公可去此二州。」亮曰:「如此,当有解不?」洋曰:「恨晚。犹差不也。」亮竟不能解二州,遂至大困。洋曰:「昔苏峻时,公于白石祠中祈褔,许赛其牛,至今未解,故为此鬼所考。」亮曰:「有之,君是神人也。」或问洋曰:「庾公可得几时?」洋曰:「见明年。」时亮已不识人,咸以为妄,果至正月一日而薨。
(2). 清 海宁 人 吴骞 字“槎客”。 吴 有书五万卷,筑 拜经楼 藏之。 傅增湘 《藏园群书题记·校〈北梦琐言〉跋》:“有《北梦琐言》一帙,缮録工雅,有 红药山房 、 拜经楼 、 海寧 杨 氏诸印,卷首有‘ 宋 本’、‘乙’二印,审是 槎客 所鈐。”按,传说 汉 使 张骞 曾乘槎穷 河 源,故 吴 以 槎客 为其字。
(1).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 隋 崔仲方 《奉和周赵王咏石》:“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宋 辛弃疾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灵槎準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箇。” 明 孙柚 《琴心记·誓志题桥》:“人间空指泛灵槎,道我卜穷星斗。”
(2).指船。 唐 杜甫 《喜晴》:“ 汉 阴有 鹿门 ,沧海有灵查。” 仇兆鳌 注:“引 鹿门 海槎,愧避世之已迟。”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余﹞浮踪浪跡,当凄霰严霜,不得已而栖托灵槎。”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四:“何须指日比 长安 ,春水灵槎会岂难?”
(1).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 隋 崔仲方 《奉和周赵王咏石》:“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宋 辛弃疾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灵槎準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箇。” 明 孙柚 《琴心记·誓志题桥》:“人间空指泛灵槎,道我卜穷星斗。”
(2).指船。 唐 杜甫 《喜晴》:“ 汉 阴有 鹿门 ,沧海有灵查。” 仇兆鳌 注:“引 鹿门 海槎,愧避世之已迟。”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余﹞浮踪浪跡,当凄霰严霜,不得已而栖托灵槎。”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四:“何须指日比 长安 ,春水灵槎会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