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佩刀
兰佩
霞佩
感佩
衿佩
纫佩
珠佩
佩兰
佩剑
琼佩
委佩
佩犊
佩印
佩响
水佩
《國語辭典》:佩刀  拼音:pèi dāo
1.系佩在腰间的刀。如:「空军仪队指挥的佩刀相当精致。」
2.将刀佩戴在腰间。如:「英国皇家侍卫左腰佩刀,英姿挺拔。」
《骈字类编》:兰佩(兰佩)
唐 崔国辅 九日侍宴应制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唐 李商隐 赠从兄阆之 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唐 徐铉 表弟包颍见寄 兰佩却归纶阁下,荆枝犹寄楚江滨。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三首 其三 沉香石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漢語大詞典》:霞佩(霞珮)
亦作“ 霞佩 ”。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元 蒲绍简 《登瀛州赋》:“参霞珮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 姜氏 , 周王 妃也。’”
见“ 霞珮 ”。
分類:仙女饰物
《國語辭典》:感佩  拼音:gǎn pèi
1.感激不忘,如佩不离身。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感佩恩私,不知所喻。」《红楼梦》第九三回:「倘使得备奔走,糊口有资,屋乌之爱,感佩无涯矣。」
2.感动钦佩。如:「他奋勇救人、不顾危险的行为,实在让人衷心感佩。」宋。苏轼〈答临江军知军启〉:「感佩之至,笔舌难宣。」
《漢語大詞典》:衿佩
指青年学子。语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毛 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綬。” 明 李东阳 《拟进〈宪宗纯皇帝实录〉表》:“衿佩三千,听桥门之警蹕;豆籩十二,增 闕里 之褒崇。”
分類:青年学子
《國語辭典》:纫佩(紉佩)  拼音:rèn pèi
1.联缀、佩带。语本《楚辞。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2.感激佩服。如:「至为纫佩」。
《漢語大詞典》:珠佩(珠珮)
亦作“ 珠珮 ”。 珠玉缀成的佩饰。 南朝 梁 沈约 《脚下履》诗:“逆转珠佩响,先表绣袿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素女鸣珠珮,天人弄綵球。” 宋 徐铉 《杂歌辞》之五:“拂匣收珠佩,迴灯拭薄妆。” 明 杨慎 《玉台体》诗之四:“珠佩双皋冷,罗裙十里香。”
分類:珠玉佩饰
《國語辭典》:佩兰(佩蘭)  拼音:pèi lán
植物名:(1)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叶卵形,长四至九公分,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绿色。花单生叶腋,黄色,芳香。蒴果球形,种子黑色。也称为「薰草」、「零陵香」。(2)「兰草」之别称,参见「兰草」条。
《國語辭典》:佩剑(佩劍)  拼音:pèi jiàn
1.随身佩带的剑。《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2.将剑佩挂在腰间。《三国演义》第五回:「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分類:佩剑佩带
《漢語大詞典》:琼佩(瓊珮)
亦作“ 琼珮 ”。 玉制的佩饰。《楚辞·离骚》:“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金雀垂藻翘,琼珮结瑶璠。” 唐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綃杂琼珮。” 清 黄鷟来 《冯公泽先生招看红梅漫成长句》:“又疑帝子列华宴,霞裾琼珮光参错。”
分類:玉制佩饰
《漢語大詞典》:委佩(委珮)
亦作“ 委珮 ”。
(1).恭敬貌。谓俯身行礼时佩饰拖垂至地。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郑玄 注:“君臣俛仰之节,倚谓附於身,小俛则垂,大俛则委於地。”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乃遽衣促盥,竭虑涤想。委佩低簪,持簿叩顙而言。”佩,一本作“ 珮 ”。
(2).指下垂的佩玉。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霏霏承委珮,鑪烟细细驻游丝。” 元 柳贯 《送李士弘侍读摄祠王屋》诗:“林光忽与升烟合,云气初承委佩重。”
《漢語大詞典》:佩犊(佩犢)
汉书·循吏传·龚遂:“ 遂 见 齐 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勤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因以“佩犊”喻弃官务农。《陈书·世祖纪》:“自顷寇戎,游手者众,民失分地之业,士有佩犊之讥。” 宋 曾巩 《阅武堂》诗:“柳间自诧投壶乐,桑下方安佩犊行。”
分類:务农弃官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将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习尚。」
《骈字类编》:佩响(佩响)
白居易和令狐相公诗见履声下
《骈字类编》:水佩
宋 姜夔 念奴娇 其一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