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声(玉聲)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國語辭典》:青虫(青蟲)  拼音:qīng chóng
1.蝶类、蛾类的幼虫。唐。徐寅〈初夏戏题〉诗:「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2.螟蛉的别名。参见「螟蛉」条。
《國語辭典》:组绶(組綬)  拼音:zǔ shòu
用来系印环等物的丝带。《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唐。白居易罢府归旧居〉诗:「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國語辭典》:玉玦  拼音:yù jué
玉制的耳饰,多呈圆环形而有缺口。因「玦」与「决」同音,故古人常以玉玦寓决绝之意。《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國語辭典》:服饰(服飾)  拼音:fú shì
服装和佩饰。《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百官迎路拜揖,卓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
《漢語大詞典》:宝玦(寶玦)
珍贵的佩玉。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鄴 骑既到,宝玦初至。”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岂宝玦之为贵,非瑚璉之可钦。” 唐 杜甫 《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分類:珍贵佩玉
《漢語大詞典》:大圭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带间以记事备忘。周礼·春官·典瑞:“玉晋大圭,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郑玄 注:“王所搢大圭也,或谓之珽。” 孙诒让 正义引 戴震 云:“大圭,笏也。天子玉笏,其首六寸,谓之珽。”
《漢語大詞典》:鸣环(鳴環)
(1).指身上佩带的环珮碰击有声。 南朝 梁 王淑英 妇《赠答》诗:“妆铅点黛拂轻红,鸣环动珮出房櫳。”
(2).古人衣带上所系的环形佩玉。 唐 崔颢 《卢姬篇》:“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珮玉生光辉。”
(3).指出任外使的官员回归朝廷。 明 唐顺之 《奉敕视军情升通政司右通政谢表》:“建牙责重,敢忘枕甲於师中,恋闕情深,犹冀鸣环於门下。”
《漢語大詞典》:环玦(環玦)
(1).玉环和玉玦,并为佩玉。汉书·隽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 颜师古 注:“环,玉环也。玦即玉佩之玦也。带环而又著玉佩也。” 宋 苏轼 《虎跑泉》诗:“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堦环玦响。” 清 唐孙华 《溪边步月》诗:“呜咽笙簫别院曲,鏘鸣环玦过桥泉。”
(2).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后用“环玦”表示官员的内召和外贬。后汉书·袁谭传:“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亦用为偏义,谓招还。 唐 刘禹锡 《望赋》:“望如何其望最伤,俟环玦兮思帝乡。”
(3).有缺口的玉环。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十七:“日月星之见吉凶,殆为日抱珥,月晕成环玦,星移徙,彗孛。”
《漢語大詞典》:佩珂(珮珂)
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 宋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之一:“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
(1).珮,佩玉;珂,马勒上的饰物。多指显贵之人。 唐 殷尧藩 《金陵怀古》诗:“黄道天清拥珮珂,东南王气 秣陵 多。” 元 朱晞颜 《赠娄贤佐》诗:“诸郎冷落传緗素,故老依稀説珮珂。”
(2).指珮玉相击之声。珂,次等玉。 明 邓雅 《挽李次晦》诗:“曾向天门听珮珂,復归林麓卧烟萝。”
《漢語大詞典》:珩佩(珩珮)
指杂佩。各种不同的佩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 南朝 梁 沈约 《俊雅》诗之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法度在己,靡资珩珮;躬俭化人,率先絺綌。”
分類:佩玉
《漢語大詞典》:鱼佩(魚珮)
古代官吏佩带于身的鱼符。 唐 白居易 《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宴以诗庆之》:“鱼佩葺鳞光照地,鶻衔瑞带势衝天。” 元 宋褧 《日出齐化门》诗:“士者趋名誉,鱼佩鏘琳琅。”
鱼形佩玉。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古玉双鱼珮》:“珮长二寸三分,濶二寸,厚二分二厘。玉色甘青无瑕,瑑刻作双鱼对列,贯之以柳。”
《漢語大詞典》:冲牙(衝牙)
(1).古代佩玉部件之一种。礼记·玉藻:“佩玉有衝牙。” 孔颖达 疏:“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后以县於璜,中央下端县以衝牙,动则衝牙前后触璜而为声。所触之玉,其形似牙,故曰衝牙。” 晋 潘岳 《籍田赋》:“衝牙錚鎗,綃紈綷縩。”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隆冬自伤书怀一百韵》:“鸣玉鏘登降,衝牙响曳娄。” 清 钱谦益 《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千官鹤立瞻负扆,衝牙双瑀声鏗鏘。” 刘师培 文说·耀采:“盖浑噩之风既革,巍焕之运斯开,观纁緅紺絳,织文有新组之华,琚瑀珩璜,衝牙叶杂佩之响,物固宜然,况於文乎?”
(2).状如冲牙的齿轮。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二年:“ 守敬 尝起水浑莲、浑天漏,大小机轮凡二十有五,皆以刻木为衝牙,转为拨击。”
《漢語大詞典》:联佩(聯珮)
亦作“ 联珮 ”。 佩玉相连。谓同僚共事。 明 唐顺之 《与白伯伦主事书》:“曩与先公获承联佩之交,遂蒙解带之惠。” 明 唐顺之 《祭白洛原文》:“禁门鐘漏,几迴联珮而追随;乡园花月,累岁殷勤乎杯酒。”
《國語辭典》:白珩  拼音:bái héng
白色的玉石。《广雅。释地》:「白珩,玉。」《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