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最上乘
杰作
末作
骚赋
小笔
肖子
正变
佳作
新唱
总集
全篇
开掘
剧论
鉴别
圣境
《漢語大詞典》:最上乘
(1).佛教谓最高明圆满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2).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碧山 《齐天乐》诸闋,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
《國語辭典》:杰作(傑作)  拼音:jié zuò
优秀而特出的作品。如:「这是他精心设计的杰作。」
《國語辭典》:末作  拼音:mò zuò
工商业。《管子。侈靡》:「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韩非子。五蠹》:「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本务而外末作。」
《漢語大詞典》:骚赋(騷賦)
指骚体作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集之名昉于 楚 乎, 屈 、 宋 、 唐 、 景 皆 楚 也,非骚赋无以有集。” 清 杜岕 《登钓台久之过溪吊谢翱》诗:“骚赋尊江渚,清时祖 首阳 。”
分類:骚体作品
《漢語大詞典》:小笔(小筆)
(1).较小的毛笔。 唐 胡令能 《咏绣障》诗:“日暮堂前花蘂娇,争拈小笔上牀描。” 宋 李昉 《代人赠襄阳妓》诗:“ 峴山亭 畔红妆女,小笔香牋善赋诗。” 宋 苏轼 《与无释老师书》:“吾师要写大字,特为饮酒数杯,只用寻常小笔作二额。”
(2).指绘画中的小作品。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卷二:“ 顾况 字 逋翁 ,文词之暇,兼攻小笔。” 宋 欧阳修 《试笔·温庭筠严维诗》:“诗之为巧,犹画工小笔尔。” 清 金农 《四哀诗·王屿》:“粉本工小笔,能笺尔雅误。”
(3).小数量的(用于款项)。 老舍 《四世同堂》九三:“每天,他还照常上茶馆去坐坐,然而小笔的生意,他已经看不上眼。”
《國語辭典》:肖子  拼音:xiào zǐ
言行作风类似其父,颇有乃父作风之子。《儒林外史》第八回:「你真可谓汝父之肖子。」
《漢語大詞典》:正变(正變)
诗经的正风、正雅和变风、变雅及遵循其创作原则的作品。晋书·庾峻传:“中庶子 何劭 论《风》《雅》正变之义。” 明 杨慎 《胡广论诗》:“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 清 朱仕琇 《〈谿音〉序》:“今读所补琴操古歌益渊邃,正变备具。”
《國語辭典》:佳作  拼音:jiā zuò
好的作品。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儒林外史》第四○回:「前日在广武山壁上,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
《漢語大詞典》:新唱
新写的诗词曲作品。 唐 陆龟蒙 《记事》诗:“ 吴兴 郑太守 ,文律颇清壮,凤尾与鲸牙,纷纷落新唱。” 宋 蔡襄 《寒食梨花小饮》诗:“傍花行酒发新唱,每座例举黄金瓢。”
分類:词曲作品
《國語辭典》:总集(總集)  拼音:zǒng jí
汇录多人作品的诗文集,相对于别集而言。今所传总集,以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为最古。
《漢語大詞典》:全篇
指整篇作品。 唐 李山甫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诗:“ 天竺 老师留一句, 曹溪 行者答全篇。”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分類:全篇作品
《國語辭典》:开掘(開掘)  拼音:kāi jué
动工挖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湖是昔年秦始皇开掘的,故名秦淮湖。」
《國語辭典》:剧论(劇論)  拼音:jù lùn
激烈的辩论。《元史。卷一八一。元明善传》:「初在江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
《國語辭典》:鉴别(鑑別)  拼音:jiàn bié
审察辨别事物的真假好坏。如:「鉴别书画」。
《漢語大詞典》:圣境(聖境)
(1).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出家顺善门》:“今出家者未登圣境,而期望之人恒引圣责凡。” 唐 王缙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夫上智之身,曲随世界;上智之心,密游圣境。” 唐 王昌龄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2).指传道的境域。有时用于比喻或讽刺。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听说 青岛 也是好地方,但这是 梁实秋 教授传道的圣境,我连遥望一下的眼福也没有过。”
(3).比喻艺术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迦陵 雄劲之气, 竹垞 清雋之思, 樊榭 幽艳之笔,得其一节,亦足自豪。若兼有众长,加以沉鬱,本诸忠厚,便是词中圣境。” 骆宾基 《一个唯美派画家的日记·十月十三日》:“那广旷的宇宙美,给它开阔了另一个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