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3,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佛顶珠
佛耳草
佛法无私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光裤
佛柜
佛汗
佛欢喜日
佛甲草
佛教徒
佛口蛇心
佛腊日
佛兰德斯美术
佛阑克
佛郎机炮
《漢語大詞典》:佛顶珠(佛頂珠)
(1).比喻懒散呆滞、推拨不动的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井珠:“凡纳婢僕,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2).踢毽子的一种架式。 明 徐炬 《古今事物原始·蹴踘》:“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箭子,三四成羣走踢,有……佛顶珠、剪刀拐之名色,亦蹴踘之遗事也。”
《漢語大詞典》:佛耳草
草名。鼠曲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
分類:鼠曲草
《分类字锦》:佛法无私(佛法无私)
辽史制心传或劝制心奉佛对曰吾不知佛法惟心无私则近之矣
分类:释教
《漢語大詞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明 李贽 《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漢語大詞典》:佛光裤
古代服式名。 宋 陶谷 清异录·佛光裤:“ 潞王 从珂 出驰猎,从者皆轻零衫、佛光袴。佛光者,以杂色横合为袴。”
分類:服式
《漢語大詞典》:佛柜(佛櫃)
放置礼佛用物的柜子。《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正中靠墙设了一个窄窄的佛柜,佛柜上正中供了一尊观音像。”
《漢語大詞典》:佛汗
传说 北魏 洛阳 平等寺 外涂金铜佛像,每当国家将有事变时,辄遍体皆湿。时人称为“佛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寺门外有金像一躯,高二丈八尺,相好端严,常有神验,国之吉凶,先炳祥异。 孝昌 三年十二月中,此像面有悲容,两目垂泪,遍体皆溼,时人号曰‘佛汗’。”参见魏书·灵徵志
《漢語大詞典》:佛欢喜日(佛歡喜日)
佛教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名僧自恣日。《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漢語大詞典》:佛甲草
植物名。又名“佛指甲”。多年生草本。茎长四五寸,多数丛生,质柔弱。夏开黄花,经霜则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墙上。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佛甲草﹝集解﹞引 苏颂 曰:“佛甲草生 筠州 ,多附石向阳而生。似马齿莧而细小且长,有花黄色,不结实。四季皆有。”
《漢語大詞典》:佛教徒
信奉佛教的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范缜 是这样有骨气的一个思想家,佛教徒束手无策。”
《國語辭典》:佛口蛇心  拼音:fó kǒu shé xīn
比喻人嘴巴说得十分仁善,却心怀恶毒。《五灯会元。卷二○。净慈昙密禅师》:「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二○出:「好两个佛口蛇心,你且去殿上伺候,怕有客来,好生支应。」也作「蛇心佛口」。
分類:嘴甜甜心
《漢語大詞典》:佛腊日(佛臘日)
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腊日。腊是岁末之意。 宋 赞宁 《僧史略·赐夏腊》:“所言腊者,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首,则七月十五日是腊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夏腊耳,经律又谓十五日为佛腊日也。”
《漢語大詞典》:佛兰德斯美术
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漢語大詞典》:佛阑克(佛闌克)
“法郎”的旧译。 胡燏棻 《上变法自强条陈疏》:“ 法 之名城残破几尽……赔偿兵费计五千兆 佛阑克 。”
《漢語大詞典》:佛郎机炮(佛郎機礮)
明 代泛称 葡萄牙 、 西班牙 人为 佛郎机 人,故称其所制火炮为“佛郎机礮”。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从右都御史 汪鋐 言,造佛郎机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 佛郎机 者,国名也。”亦省称为“佛郎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炮:“凡铸砲,西羊(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 钟广言 注:“ 明 代指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为 佛郎机 。这里指 葡萄牙 人制造的炮。”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官军得其礮,即名为佛郎机。”参阅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