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66分类词汇 66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空即是色  拼音:kōng jí shì sè
佛教用语。空,即空性。指没有实体的特性。色,指物质现象。空即是色指现象是空性的显现。就像蓝天是虚空的显现,但若飞上蓝天想找出虚空的原貌,则什么也没看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国语辞典》:三藐三佛陀  拼音:sān miǎo sān fó tuó
佛教用语。为梵语samyaksaṃbuddha的音译。意译为正等正觉者。佛教谓得究竟觉悟的人,即佛陀。《妙法莲华经》卷二:「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也作「三耶三佛」。
《国语辞典》:芥子纳须弥(芥子纳须弥)  拼音:jiè zǐ nà xū mí
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一切法空,原不相碍,所以芥子虽小,也能无碍地容纳须弥山。《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卷一八:「以至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之类亦非假于他术。」
《国语辞典》:不空成就如来(不空成就如来)  拼音:bù kōng chéng jiù rú lái
佛教用语。五方佛之一。位在大日如来右手第二位。象徵事业。在密宗寺院及宋、辽古刹中,和大日如来、阿閦佛、阿弥陀佛、宝生佛合称为「五方佛」。
《国语辞典》:五阴世间(五阴世间)  拼音:wǔ yīn shì jiān
佛教用语。指轮回众生的每个个体。《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也称为「五众世间」、「五蕴世间」。
《国语辞典》:圆融三谛(圆融三谛)  拼音:yuán róng sān dì
佛教用语。中国天台宗的重要观念。三谛,指空谛、假谛、中谛。空谛是指现象没有实体;假谛指现象只是幻有;中谛指现象是既非无也非有的方式存在。天台宗认为说空谛也就包含假谛和中谛;说中谛也就包含空谛和假谛。三谛互相融通。《止观义例》卷上:「尔前虽观圆融三谛,但是自行、观行相似,约位仍在若俗若真。」
《国语辞典》:有情世间(有情世间)  拼音:yǒu qíng shì jiān
佛教用语。指有情识的生物。《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世尊于此有情世间生、住、没中建立三聚。」也称为「众生世间」。
《国语辞典》:不净观(不净观)  拼音:bù jìng guān
佛教用语。五停心观之一。用来对治贪心的修行方法。可分为观自身不净和观他身不净两种。透过思惟人身种种的不净,而生起厌离心,不贪著世间的快乐。
《国语辞典》:不生不灭(不生不灭)  拼音:bù shēng bù miè
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一切现象,只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没有现象的本体,人们察觉到的现象,只是个幻相。因此现象既没有真实的存在过,当然也无所谓灭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南朝齐。王巾〈头陀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
《国语辞典》:做功课(做功课)  拼音:zuò gōng kè
1.指写作教师规定的课业。如:「小孩子经常喜欢一边做功课,一边看电视。」
2.佛教用语。指佛教徒做早晚课,或除早晚课外,自订的用功项目,如诵佛典或念佛、持咒等。
《国语辞典》:中阴身(中阴身)  拼音:zhōng yīn shēn
佛教用语。指死后、未转世之前的生存型态。梵语antarābhava的意译。但不是所有佛教部派都同意有中阴身的说法。而中阴身的存在时间,不同部派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最久可维持四十九天。也称为「中有」。
《国语辞典》:慈航普渡  拼音:cí háng pǔ dù
佛教用语。指助人脱离苦海。如:「观音大士慈航普渡,救苦救难。」
《国语辞典》:五种性(五种性)  拼音:wǔ zhǒng xìng
佛教用语。指造成众生在修行道上最终成就不同的禀赋,谓之种性。种性有五种,即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具前三种种性的众生将可分别达到阿罗汉、辟支佛、佛的终极果位。不定种性,具有三乘的种子,但会达到什么果位尚不确定。无种性则永不能解脱轮回。五种性之说主要流行于瑜伽行派,但是否决不可改变,瑜伽行派论师也有不同的主张。《大乘入楞伽经》卷二:「有五种种性,何等为五?谓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
《国语辞典》:三法印  拼音:sān fǎ yìn
佛教用语。佛教用以辨别是否符合佛法的三种准则。即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谓一切条件所构成的现象是刹那生灭;诸法无我,谓所有存在都没有实体;涅槃寂静,谓息灭烦恼就不会轮回。《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若一切教为此三种理印所印等,名为了义,违三法印等,非了义经。」
《国语辞典》:三福田  拼音:sān fú tián
佛教用语。佛教以父母、师长为报恩田;以修行人乃至佛陀为功德田;以贫穷困厄的人为贫穷田或悲田。因为对这些人供养,能生福,如田地生出滋养的植物。《优婆塞戒经》卷三:「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