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24分类词汇 24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中论(中论)  拼音:zhōng lùn
1.书名。汉徐干撰,二卷,二十篇。全书原本经训,归于圣贤之道。魏文帝称其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2.佛教典籍。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也称为「中观论」。
《国语辞典》:金刚经(金刚经)  拼音:jīn gāng 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流行。内容主要在阐明般若空义。在般若经典中,其流行程度仅次于般若心经。禅宗从五祖弘忍以来特别重视此经。本经除汉译本外,尚有梵文本和藏译本传世。中、日注疏数百种。
《國語辭典》:大藏经(大藏經)  拼音:dà zàng jīng
佛家诸书的汇刻。为梁武帝于华林园中总集佛家经典所编成。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为佛经有藏之始。简称为《藏经》。
《国语辞典》:维摩经(维摩经)  拼音:wéi mó jīng
佛教典籍。现存的汉译本有三:一、三国吴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二卷。二、后秦鸠摩罗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三卷。三、唐玄奘译的《说无垢称经》,六卷。本经是早期大乘经典之一。经中维摩诘示现生病,以引来佛弟子和菩萨的探望,在病榻之前透过幽默、精采的辩论,批评当时流行的各种佛教思想。再配合不可思议的神通,中观思想得以深刻有趣的表达,是中国和印度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之一。甚且编成戏剧。本经除汉译本外,尚有梵语本和藏译本传世。
《国语辞典》:楞伽经(楞伽经)  拼音:léng qié jīng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经之一。早期禅宗据以传法。共有三种汉译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译的《入楞伽经》,十卷。三、唐代实叉难陀译的《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是阐述如来藏思想的要籍。
《国语辞典》:四分律  拼音:sì fēn lǜ
佛教典籍。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六十卷,属印度佛教法藏部的律典。内容记载僧团戒律规范和制戒因缘,主要分成四部分,故称为「四分律」。唐代律宗所依据的基本律典,唐代以后并成为中国僧团共同奉行的律典。
《国语辞典》:中观论(中观论)  拼音:zhōng guān lùn
佛教典籍。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也称为「中论」。
《国语辞典》:成实论(成实论)  拼音:chéng shí lùn
佛教典籍。二十卷(或十六卷)。印度诃利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是从小乘空宗过渡至大乘空宗的作品。此论从传译以来,至唐初之间曾起广大的影响,成实师分布南北,可惜唐代以后无人研习,所以旧注也全都失传了。
《漢語大詞典》:青莲书(青蓮書)
指佛教典籍。 唐 孟郊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诗:“隐咏不夸俗,问禪徒浄居。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参见“ 青莲 ”。
《國語辭典》:青莲(青蓮)  拼音:qīng lián
一种睡莲。叶子宽而长,青白分明。印度人认为具有伟人眼睛的特徵,所以用来形容佛的眼睛。《维摩诘所说经。卷上》:「目净脩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国语辞典》:六祖坛经(六祖坛经)  拼音:liù zǔ tán jīng
佛教典籍。为记载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语录。一卷,五十七节,不分品目。但由于现存的版本和写本间差异颇多,故其原貌如何已不可知。一般以敦煌写本题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为最古本。此外尚有日本兴圣寺本、曹溪原本和元僧宗宝改编本。诸本中以宗宝的改编本流行最广。
《国语辞典》:十二门论(十二门论)  拼音:shí èr mén lùn
佛教典籍。《鸠摩罗什译,一卷》。内容分十二门解释大乘空观。中国佛教三论宗,将它和中论、百论合称「三论」。是三论宗主要依据的论典。在中国和日本颇受重视。
《国语辞典》:摄大乘论(摄大乘论)  拼音:shè dà shèng lùn
佛教典籍。著者不详,有三种汉译本,即北朝魏佛陀扇多译二卷本,南朝梁真谛译三卷本,唐玄奘译三卷本。本书以瑜伽行派的观点,建立大乘佛教的系统。是瑜伽行派的要籍,并深刻的影响中国佛教的思想。
《国语辞典》:三阶佛法(三阶佛法)  拼音:sān jiē fó fǎ
佛教典籍。隋信行撰,四卷。三阶教的重要著作。阐述三阶教的教义。本书自宋以后已于中土亡佚,而流传到日本,近世敦煌写卷发现后,才再度为世人重视。
《国语辞典》:金光明经(金光明经)  拼音:jīn guāng míng jīng
佛教典籍。有三种译本:(1)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为《金光明经》,流通最广。(2)隋代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为《合部金光明经》。(3)唐代义净译,十卷,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文义最充足。
《国语辞典》: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  拼音: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佛教典籍。传说是东汉明帝迦叶摩腾、竺法兰合译。凡四十二章,故称为「四十二章经」。简要平实,为中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惟因不见于印度佛典,或以为此经为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