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何妨
何足
何当
何有
何用
何由
何似
几何
何其
一何
何许
何在
何不
何物
何者
《國語辭典》:何妨  拼音:hé fáng
有什么妨碍。反问语气,表示可以、没有关系。《北史。卷一三。后妃传上。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传》:「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红楼梦》第二回:「说著别人家的閒话,正好下酒,即多吃几杯何妨?」
《國語辭典》:何足  拼音:hé zú
那里值得。反问语气,表示不足、不值得。《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分類:哪里值得
《國語辭典》:何当(何當)  拼音:hé dāng
1.何日、什么时候。汉。无名氏古绝句四首之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何、有什么。反问语气,表示没有。晋。傅玄〈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3.何妨。反问语气,表示可以。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宋。苏轼〈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硙。」
4.如何、怎么能够。唐。岑参〈阻戎泸间群盗〉诗:「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5.何况。唐。王昌龄〈江上闻笛〉诗:「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宋。苏轼〈无题〉诗:「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6.应当、应该。唐。杜甫 画鹰诗:「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孤本元明杂剧。十探子。第四折》:「则你那七令何当是你掌,则你那三军印寄付与谁行?」也作「合当」。
《國語辭典》:何有  拼音:hé yǒu
1.有什么。《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昆山何有?有瑶有珉。」
2.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什么困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3.那里有。《文选。张衡。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國語辭典》:何用  拼音:hé yòng
1.为何、为什么。《诗经。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2.用什么、凭什么。《谷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汉。王充《论衡。骨相》:「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3.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不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國語辭典》:何由  拼音:hé yóu
1.从何处、以什么方法。《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仆虽嚣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文选。刘琨。答卢谌诗》:「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
2.怎么可能。《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國語辭典》:何似  拼音:hé sì
1.那像是、那里像。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不如。宋。周紫芝好事近。春似酒杯浓〉词:「送春风雨最无情,吹残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唤小鬟摧拍。」宋。赵师侠鹊桥仙。春光已暮〉词:「在家谁道不如归,你何似,随春归去。」
3.如何、怎么样。《北史。卷三二。崔鉴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宋。韩元吉 菩萨蛮。春残日日风和雨词:「梦想小亭东,蔷薇何似红。」
《國語辭典》:几何(幾何)  拼音:jǐ hé
1.多少。《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必须等我亲看一看,果然添造修理,估值几何,然后量找便了。」
2.几何学的简称。参见「几何学」条。
《國語辭典》:几何学(幾何學)  拼音:jǐ hé xué
就物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研究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简称为「几何」。
《國語辭典》:何其  拼音:hé qí
多么。《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剧与。」《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漢語大詞典》:一何
为何;多么。战国策·燕策一:“ 齐王 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弔相随之速也!’”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太祖 大悦,谓 放 曰:‘昔 班彪 依 竇融 而有 河西 之功,今一何相似也!’”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仁主爱人,一何至此!” 清 顾炎武 《谒夷齐庙》诗:“可为百世师,风操一何劲!”
分類:为何多么
《國語辭典》:何许(何許)  拼音:hé xǔ
1.何处、何时。《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2.如何、怎么样。宋。陆游 桃源忆故人。城南载酒行歌路词:「试问岁华何许?芳草连天暮。」
《國語辭典》:何在  拼音:hé zài
在那里。唐。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分類:何处哪里
《漢語大詞典》:何在乎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在乎。白雪遗音·马头调·情投意愿:“万两黄金,买出一点痴心。情投意愿,何在乎银钱?”
《國語辭典》:何不  拼音:hé bù
为什么不。反问语气,表示应该、可以。汉。刘向《说苑。卷二○。反质》:「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早言?』」《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既承悔兄看得起我,好容易光降,何不就在小店宽住几日?」
《國語辭典》:何物  拼音:hé wù
1.什么东西。《管子。小问》:「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红楼梦》第一四回:「再细细追想所需何物,一并包藏,交付昭儿。」
2.什么、哪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既反,语充,充曰:『语卿道何物?』」《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何物竖子?为此浮言,以沮我师!」
3.什么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國語辭典》:何者  拼音:hé zhě
1.为什么。《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辕固生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故伊挚去夏,不为伤德;飞廉死纣,不可谓贤,何者?去就之道,各有宜也。」
2.那一个。《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鲜卑传》:「夫万民之饥,与远蛮之不讨,何者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