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会(體會)  拼音:tǐ huì
设身处地的深入了解和领会。如:「暑假时我们到农村渡假,体会农家生活。」
《漢語大詞典》:体当(體當)
谓治政得当。《宋书·徐湛之传》:“令僕治务所寄,不共求体当,而互相推委,纠之是也。”
犹体会。 宋 司马光 《乞进呈文字第三札子》:“臣自体当近日以来,病势亦似更减,步履比嚮时稍轻。”朱子语类卷九五:“详此一段意,只是体当这箇实理。虽説出有许多般,其实一理也。”
《國語辭典》:吟味  拼音:yín wèi
1.吟咏玩味。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
2.体会玩味。如:「人生多起伏,有心人正可善加吟味。」
《漢語大詞典》:体取(體取)
体会。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来示如此,敢以实对。”
分類:体会
《國語辭典》:感受  拼音:gǎn shòu
1.感觉、领会。如:「她那亲切的笑容,让我感受到无比的温馨。」
2.感染。如:「感受风寒。」
《國語辭典》:咂摸  拼音:zā mo
思索、寻思。如:「咂摸滋味儿。」也作「咂摩」。
分類:体会开篇
《國語辭典》:自得  拼音:zì dé
1.自觉得意。《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晏婴》:「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段凝出入公卿间,扬扬自得、了无惭色。」
2.自得其乐。汉。班固 东都赋:「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3.自得其道。《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汉。郑玄。注:「自得谓所乡不失其道。」宋。程颢 秋日偶成诗二首之二:「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4.自然获得。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晋。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國語辭典》:体究(體究)  拼音:tǐ jiù
1.追查究竟。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四。沅州秀才》:「秀才果已毙,四体如刀裂。寺以告县,遣巡检索忠者体究其事云。」
2.仔细考察研究。《金史。卷二七。河渠志》:「泰和二年九月,敕御史台官:『河防利害,初不与卿等事。然台官无所不问,应体究者亦体究之。』」
《國語辭典》:体察(體察)  拼音:tǐ chá
1.体会、省思。《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学者当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
2.考察。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奉老爷的言语。著我扮做个货郎,挑著这绣鞋儿,体察这一桩事。」
《國語辭典》:回味  拼音:huí wèi
1.吃过之后,回想甘美的味道。元。洪希文尝新橄榄〉诗:「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
2.事后的回想、体会。如:「剧中的情节,令人回味不已。」
《國語辭典》:寻味(尋味)  拼音:xún wèi
探索玩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分類:探求体会
《國語辭典》:体贴(體貼)  拼音:tǐ tiē
1.关怀、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使对方感到舒适满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那赵聪也到会体贴他夫妻两人的意思,常只是诈病佯疾,不进学堂。」《红楼梦》第五一回:「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
2.细心体会、领悟。《朱子全书。卷五五。道统四。自论为学工夫》:「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真不妄也。」
3.揣忖、摸索。《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今却只是体贴字句,就这两三句题目上谈去,全无义理!」《红楼梦》第三二回:「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著,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漢語大詞典》:熟味
仔细体会。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馆中夜读韩退之诗:“予尝熟味 退之 诗,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 老杜 之上。” 宋 陆游 《家酿颇劲戏作》诗:“鼎来虽恨 王陵 戇,熟味方知 孟子 醇。”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吉甫 乃於书瓮中出其一编,皆 元 所为文, 荆公 熟味甚喜。”
分類:仔细体会
《國語辭典》:漫谈(漫談)  拼音:màn tán
随意的谈说、谈论。如:「漫谈古今事,总有无限感慨。」
《漢語大詞典》:评点(評點)
(1).评论圈点。古人读书时,随手在字里行间写上一点体会、感受,对精美的句子加圈点,称为评点。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还珠吟:“乡先生 杨復初 见而题其后云:义正词工,使 张籍 见之,亦当心服。又为序其编首,而百篇皆加评点。”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叙》:“ 宋 、 元 、 明 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於是有评点之学。”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评点大概创始于 南宋 时代,为的是给应考的士子揣摩;这种选本一向认为陋书,这种评点也一向认为陋见。”
(2).评论比量。 清 朱焘 《北窗呓语》:“《水滸》一书,有天罡地煞之目,后人仿之以评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