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狗猪不食其余(狗豬不食其餘)
谓猪狗亦鄙薄其人,不食其所馀。极言人品之低下。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復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餘。” 颜师古 注:“言恶贱。”亦作“ 狗鼠不食汝餘 ”、“ 狗彘不食汝餘 ”、“ 狗彘不食其餘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魏武帝 崩, 文帝 悉取 武帝 宫人自侍。及帝病困, 卞后 出看疾。太后入户,见值侍竝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应尔!’”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餘。” 梁启超 《收回干线铁路问题》:“其由舞弊者,则经办之人诚狗彘不食其餘,人人皆得诛之。”亦省作“ 狗彘不食 ”。 吴玉章 《辛亥革命》十三:“ 汪精卫 、 陈璧君 则作了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的无耻汉奸。”
《漢語大詞典》:斗筲子
喻才能低下或地位微贱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军次实录》:“富桂人求得之者,惟修省悔过;忠孝之徒,虽斗筲子亦得与焉。”参见“ 斗筲 ”。
《國語辭典》:斗筲  拼音:dǒu shāo
1.斗,量器,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形容量小。《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2.比喻才识器量狭小。《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也作「筲斗」。
3.比喻俸禄很少。《文选。潘岳。闻居赋。序》:「尚何能违膝下邑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
《漢語大詞典》:贩夫皂隶(販夫皂隸)
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王古鲁 《本书(《二刻拍案惊奇》)的介绍》:“ 金 的所以腰斩《水浒》修改《水浒》,为的是不愿‘贩夫皂隶都看’。”参见“ 贩夫騶卒 ”。
《漢語大詞典》:贩夫驺卒(販夫騶卒)
小商贩和隶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清 龚自珍 《王仲瞿墓表铭》:“以故 大江 之南, 大河 之北,南至 闽 粤 ,北至 山海关 、 热河 ,贩夫騶卒,皆知 王举人 。”亦作“ 贩夫走卒 ”。 阿英 《吃茶文学论》:“若夫乡曲小子,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馀,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 徐兴业 《金瓯缺》第二五章:“﹝龙翔队﹞向来眼高于顶,岂可与这些贩夫走卒为伍?”
《漢語大詞典》:贩夫驺卒(販夫騶卒)
小商贩和隶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清 龚自珍 《王仲瞿墓表铭》:“以故 大江 之南, 大河 之北,南至 闽 粤 ,北至 山海关 、 热河 ,贩夫騶卒,皆知 王举人 。”亦作“ 贩夫走卒 ”。 阿英 《吃茶文学论》:“若夫乡曲小子,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馀,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 徐兴业 《金瓯缺》第二五章:“﹝龙翔队﹞向来眼高于顶,岂可与这些贩夫走卒为伍?”
《國語辭典》:鸡鸣狗盗(雞鳴狗盜)  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
战国时秦昭王囚孟尝君,打算加以杀害。孟尝君的门客,一个装狗入秦宫偷狐白裘;另一个学鸡叫使函谷关关门早开,孟尝君因此而脱难。典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后以比喻有某种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也作「狗盗鸡鸣」。
《國語辭典》:别脚(別腳)  拼音:bié jiǎo
漏洞。《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只这他自己的状子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
《漢語大詞典》:卑摄(卑攝)
犹卑湿。谓意志低下消沉。《韩诗外传》卷二:“卑摄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容众駑散则劫之以师文。”
《國語辭典》:呆小症  拼音:dāi xiǎo zhèng
病名。因母亲在怀孕期中甲状腺分泌不足而造成。主要症状为智能不足、身体发育不健全、身心活动迟钝等。也称为「克汀病」、「克来汀症」。
《國語辭典》:低能儿(低能兒)  拼音:dī néng ér
1.智能不足的一种疾病。泛指智力发育过程中没有达到正常水平,需以特殊方法教育的儿童。
2.讥讽人的能力不足,含贬义。如:「他的工作表现可圈可点;但在情感处理上,却像个低能儿,屡屡犯错。」
《國語辭典》:低三下四  拼音:dī sān xià sì
1.地位卑微低贱。《儒林外史》第四○回:「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
2.卑躬屈膝讨好他人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们家的事少不得我低三下四的求你了,省的带累别人受气,背地里骂我!」
《國語辭典》:痴呆懵懂  拼音:chī dāi měng dǒng
愚蠢笨拙,矇昧无知。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著陋巷的这箪瓢。」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想东坡曾受金莲宠,直恁般痴呆懵懂。」也作「懵懂痴呆」。
《漢語大詞典》:蜣螂之转(蜣蜋之轉)
蜣螂推转而成的粪丸。常指低下无用之物。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 圜 谓 重诲 曰:‘ 李琪 才艺,可兼时辈百人,而谗夫巧沮,忌害其能,若舍 琪 而相 协 ( 崔协 ),如弃苏合之丸而取蜣蜋之转也!’”亦省作“ 蜣转 ”。 宋 何仙姑 《八声甘州》词:“伤感,蜣转却做灵丹。”参见“ 蜣蜋 ”。
《國語辭典》:蜣螂  拼音:qiāng láng
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背有坚甲,全体黑色,富金属光泽,常把人畜的粪便推转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产卵于粪上,孵化的幼虫也以粪便为食。也称为「虼螂」、「蛣蜣」、「转丸」、「屎蚵螂」。
《漢語大詞典》:蜣螂转丸
1.亦作"蜣郎转丸"。
2.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
《漢語大詞典》:墙高基下(牆高基下)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北史·序传·李僧伽:“时 郑子默 有名於世, 僧伽 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 郭林宗 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漢語大詞典》:诠才末学(詮才末學)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詮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