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塘丁税
南朝 会稽郡 兴修水利的捐税。 会稽郡 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 齐武帝 永明 二年,太守 王敬则 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 南齐 杂税之一。 南朝 齐 萧子良 《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 会稽 ,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 会稽 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漢語大詞典》:四明狂客
唐 贺知章 (字 季真 ), 会稽 永兴 人,性放旷,善谈说。 开元 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晚年尤加纵诞,自号 四明狂客 ,又称秘书外监。 天宝 初 ,还乡为道士,不久即寿终。见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國語辭典》:一钱太守(一錢太守)  拼音:yī qián tài shǒu
汉刘宠为会稽太守,禁察非法,郡内大化。后徵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个老人,各持百钱送给刘宠,以谢其清明之治,刘宠选一大钱而受,故称为「一钱太守」。见《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后用以称清廉的官吏。
《漢語大詞典》:象耕鸟耘(象耕鳥耘)
传说 舜 死 苍梧 ,象为之耕; 禹 葬 会稽 ,鸟为之耘。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 李善 注引越绝书:“ 舜 死 苍梧 ,象为之耕; 禹 葬 会稽 ,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 舜 禹 时代的遗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恒水 又东逕 蓝莫塔 ,塔边有池……此中空荒无人,羣象以鼻取水洒地,若 苍梧 、 会稽 象耕鸟耘矣。” 宋 无名氏《五色线·游仙记》:“忽到一处,约在甌阑之间,乃古莽然之墟,象耕鸟耘,人甚知礼,既还復往,沓不可寻。”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唐 陆龟蒙 《象耕鸟耘辩》:“然象耕鸟耘之説,吾得於农家,请试辩之: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墢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於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
分類:象为会稽
《国语辞典》:句践复国(句践复国)  拼音:gōu jiàn fù guó
越王句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后归国,卧薪尝胆,矢志复仇,十年生聚教训,灭吴复国。参见「句践」条。
《国语辞典》:会稽之耻(会稽之耻)  拼音:guì jī zhī chǐ
春秋时吴王夫差发兵围越都会稽,越王句践称臣请和,夫差乃罢兵而归,是为「会稽之耻」。见《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
《国语辞典》:家无长物(家无长物)  拼音:jiā wú zhàng wù
晋人王恭从会稽返还,王大往见,视其坐六尺长的竹席,以为王恭有很多,因此就向王恭要一个。后来王大归去,王恭即把所坐的竹席送给王大,而自己改坐草席。王大闻讯后,大吃一惊,对王恭说明索取之由,王恭则表明自己是个身外无馀物的人。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比喻为人清廉自守或家贫简约。如:「虽然家无长物,但是他们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惬意。」
《漢語大詞典》:坐帐无鹤(坐帳無鶴)
晋 葛洪 神仙传载: 介象 字 元则 , 会稽 人。 吴 主征至 武昌 ,供帐皆是绮绣。遗黄金千镒,从 象 学隐形之术,后告言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奁赐 象 。 象 食之,须臾便死。帝埋葬之。以日中时死,晡时已至 建业 ,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后以表闻,先主即发棺而视,唯存一符。帝思之,与立庙,时躬往祭祀,常有白鹤来集座上,迟回复去。又传说 汉 丁令威 成仙后化鹤飞回故乡 辽东 ,飞鸣作人言:“有鹤有鹤 丁令威 ,化鹤千年今始归。”见旧题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后遂以“坐帐无鹤”为思念故土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坐帐无鹤,支牀有龟。” 倪璠 注:“坐帐无鹤者,言己无仙术可归 建鄴 也。时 梁 都 建鄴 ,思归故国矣。”
分類:会稽武昌
《国语辞典》:章学诚(章学诚)  拼音:zhāng xué chéng
人名。(西元1738~1801)字实斋,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人。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精于史学,以纂修方志,名重于时。所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
《国语辞典》:布鼓雷门(布鼓雷门)  拼音:bù gǔ léi mén
雷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的城门,有大鼓,鼓声宏亮,可传到洛阳城。布鼓雷门指以布做成,敲不出声响的鼓和雷门的大鼓相比。语本《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太傅在前说相鼠之诗,尊曰:『毋持布鼓过雷门!』」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贻笑大方。唐。李商隐〈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捧爝火以干日御,动已光销;抱布鼓以诣雷门,忽然声寝。」
《国语辞典》:残章断简(残章断简)  拼音:cán zhāng duàn jiǎn
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宋。陆游〈会稽志序〉:「秦汉晋唐以降金石刻,歌诗赋咏,残章断简,靡有遗者。」也作「断编残简」。
《國語辭典》:伯道无儿(伯道無兒)  拼音:bó dào wú ér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也作「伯道之忧」。
《国语辞典》:常山蛇势(常山蛇势)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shì
常山蛇,传说会稽常山有一种蛇,击其头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腰则首尾皆应。常山蛇势即古代兵学家取效常山蛇反应迅捷而演成的阵势。《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分类:常山会稽
《國語辭典》:东山再起(東山再起)  拼音:dōng shān zài qǐ
晋谢安退职隐居东山,后来又再度入朝担任要职。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指官员退职后,再度出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今亦用此语表示失败后捲土重来。如:「只要你再努力经营,三年后的立委选举,你一定可以东山再起。」也作「东山复起」。
《國語辭典》:东山(東山)  拼音:dōng shān
1.日观峰的别名。参见「日观峰」条。
2.《诗经。豳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或亦指东征之士既归而述怀之诗。首章二句为:「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國語辭典》:梁山伯  拼音:liáng shān bó
戏曲剧目梁山伯祝英台中的人物。字处仁,东晋会稽人。相传与富家女祝英台同学三年,情深意重。后祝父与富室马家结亲,将英台许配马家,山伯伤心病卒。英台至墓前悲恸失声,墓裂,遂与山伯同葬,并化为双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