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仙士
骑羊子
幽仙
驭风客
玉清人
神明
谪仙
汗漫
玉女
九霄
蓬瀛
东君
金华
玉楼
常在
《漢語大詞典》:仙士
仙人。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记》:“琼林宝树,金沙玉田,水清而甘,草灵而秀。《上清记》云,神仙 王方平 领仙士万五千人,以镇兹山。”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骑羊子(騎羊子)
指仙人。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三:“飞飞骑羊子,胡乃在 峨眉 。” 唐 李白 《登峨眉山》诗:“儻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参见“ 骑羊 ”。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骑羊(騎羊)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葛由:“ 葛由 , 羌 人也。 周成王 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西 蜀 。 蜀 中王侯贵人追之上 绥山 。 绥山 在 峨眉山 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復还,皆得仙道。”后以“骑羊”称得道成仙。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却恋 峨眉 去,弄景偶骑羊。”
分類:得道成仙
《漢語大詞典》:幽仙
谓仙人。
分類:仙人
《国语辞典》:驭风客(驭风客)  拼音:yù fēng kè
仙人。唐。卢鸿一《嵩山十志。倒景台。序》:「可以邀驭风之客,会绝尘之子。」
分类:仙人
《漢語大詞典》:玉清人
指仙人。 唐 张贲 《和袭美寒夜见访》:“不用 吴 江嘆留滞,风姿俱是玉清人。”
分類:仙人
《國語辭典》:神明  拼音:shén míng
1.一切神的通称。《易经。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2.精神。《庄子。齐物论》:「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3.如神般的通晓、明白。《汉书。卷一○○。叙传上》:「及它隐伏,旬日数得。郡中震栗,咸称神明。」
《國語辭典》:谪仙(謫仙)  拼音:zhé xiān
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如汉朝东方朔、唐朝李白、宋朝苏轼等都曾被称誉为「谪仙」。《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苏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远,真谪仙人也。」
《國語辭典》:汗漫  拼音:hàn màn
1.漫无标准,浮泛不著边际。《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舍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遂不复能易。」《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诏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说,莫能详尽。」
2.水大渺茫无际的样子。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宋》:「董羽字仲翔,毗陵人。善画鱼龙海水。其汹涌澜翻,咫尺汗漫。」
《漢語大詞典》:汗漫游(汗漫遊)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復见 陶唐 理,甘为汗漫游。” 仇兆鳌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谓 卢敖 曰:‘吾与汗漫游於九垓之外。’” 元 耶律楚材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闻尔京师去,真成汗漫游。” 清 钮琇 觚賸·神僧:“我将从师为汗漫游,师许之乎?” 叶玉森 《一岛》诗:“烟萝半壁能分我,请息诸天汗漫游。”
分類:世外漫游
《國語辭典》:玉女  拼音:yù nǚ
1.仙女。《文选。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文选。扬雄。甘泉赋》:「玉女亡所眺其清矑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
2.美女。《吕氏春秋。季冬纪。贵直》:「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
3.尊称他人的女儿。《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4.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
《國語辭典》:九霄  拼音:jiǔ xiāo
天的极高处。《三国演义》第一○九回:「芳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也作「九天」、「九重」。
《國語辭典》:蓬瀛  拼音:péng yíng
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蓬莱与瀛洲。后比喻人间仙境,多指游玩的地方。宋。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词:「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元。张养浩〈十二月兼尧民歌。从跳出功名火坑〉曲:「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
《國語辭典》:东君(東君)  拼音:dōng jūn
1.古代传说中日神的别名。《楚辞。九歌》有〈东君〉篇,是祭日神之歌。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送刘道士游天台〉诗:「斋心谒西母,膜拜朝东君。」
2.春神。唐。王初 立春后作诗:「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道是东君去了花无主,你自有莺俦燕侣。」
《國語辭典》:东王公(東王公)  拼音:dōng wáng gōng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华帝君。领导男仙,常与领导女仙的西王母并称。见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也称为「木公」、「东王父」。
《國語辭典》:金华(金華)  拼音:jīn huá
1.金花。《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文选。曹植。七启》:「金华之舄,动趾遗光。」
2.金的光采。《文选。左思。吴都赋》:「金华银朴,紫贝流黄。」
3.汉代未央宫中的宫殿之一。《文选。班固。西都赋》:「金华玉堂,白虎麒麟。」《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日者谬得升降承明之阙,出入金华之殿。」
《漢語大詞典》:金华殿(金華殿)
(1).古殿名。殿在 未央宫 内。 西汉 中常侍 班伯 曾于此受业。汉书·叙传上:“大将军 王凤 荐 伯 ( 班伯 )宜劝学,召见 宴昵殿 ,容貌甚丽,诵説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 郑宽中 、 张禹 朝夕入説尚书论语於 金华殿 中,詔 伯 受焉。” 颜师古 注:“ 金华殿 在 未央宫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桓 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 刘 曰:‘此未关至极,自是 金华殿 之语。’”
(2).借指内庭。 唐 李白 《送杨燕之东鲁》诗:“一辞 金华殿 ,蹭蹬 长江 边。”亦省称“ 金华 ”。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三:“鼇禁叨承詔, 金华 侍执经。” 明 张居正 《便殿奏事纪恩》诗:“造膝 金华 祕,承颜玉陛春。” 清 味榄生 《题〈十洲春语〉》诗:“短衣未入 金华 队,走轂归来拼长醉。”
《漢語大詞典》:金华牧羊儿(金華牧羊兒)
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初平 。亦称 赤松子 。因其牧羊遇仙而出世修炼,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漢語大詞典》:金华山(金華山)
山名。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北,传说山上有神仙石室。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四:“吾郡 金华山 ,道书为三十六洞元之天,世传神仙窟宅。”参见“ 金华牧羊儿 ”。
《國語辭典》:玉楼(玉樓)  拼音:yù lóu
1.楼阁的美称。宋。辛弃疾 苏武慢。帐暖金丝词:「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琼室。」
2.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3.歌楼妓院。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诗:「花脸云鬓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4.道家称肩为「玉楼」。宋。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二首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漢語大詞典》:玉楼受召(玉樓受召)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 长吉 将死时,忽昼见一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 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 长吉 气絶。”后因以为文士早死的典实。 宋 《书陈孟刚〈童乌集〉后》:“ 孟刚 弱冠,头角崭然……云何得疾,遽召玉楼。” 清 周亮工 《古香堂诗序》:“不然,才名如 李贺 而玉楼受召,犹在 终贾 之年,岂不备极荣休。”
《國語辭典》:常在  拼音:cháng zài
1.时常存在。汉。焦延寿《易林。卷三。小畜之遁》:「天之所子,福禄常在。」晋。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诗:「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
2.清代女官的名称。位在贵人之下,仅供使令,未有爵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