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24,分14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咏仁
戴仁
仁善
仁恤
仁恻
仁柔
仁亲
含仁
利仁
仁弟
仁方
仁公
仁笃
仁让
果仁
《漢語大詞典》:咏仁(詠仁)
歌咏仁德。《文选·班固〈东都赋〉》:“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张铣 注:“言四海既多学校,皆手舞足蹈,歌咏仁德。”
分類:歌咏仁德
《漢語大詞典》:戴仁
崇尚仁德。礼记·儒行:“戴仁而行,抱义而处。”逸周书·王会:“凤鸟者,戴仁、抱义、掖信,归有德。” 孔晁 注:“戴仁,向仁国。”
分類:崇尚仁德
《漢語大詞典》:仁善
仁爱善良。史记·外戚世家:“ 高后 崩。大臣议立后……皆称 薄氏 仁善,故迎 代王 ,立为 孝文皇帝 。” 鲁迅 《准风月谈·“推”的余谈》:“古之‘第三种人’,好像比现在的仁善一些似的。”
分類:仁爱善良
《漢語大詞典》:仁恤
仁爱体恤。 唐 韦应物 《送杨氏女》诗:“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 仁杰 密奏:‘彼皆詿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
分類:仁爱体恤
《漢語大詞典》:仁恻(仁惻)
仁爱怜悯。《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臣父 纪 以为 汉 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惻,而死者更众。”《南史·孔琳之传》:“ 汉文 发仁惻之意,伤自新之路莫由,革古创制,号称刑厝。”
《漢語大詞典》:仁柔
仁爱温和。后汉书·史弼传论:“夫刚烈表性,鲜能优宽;仁柔用情,多乏贞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汉高帝 晚岁欲易太子,盖以 吕后 鷙悍, 惠帝 仁柔,为宗社远虑。”宋史·外国传三·高丽:“性仁柔恶杀,不屠宰。”明史·高拱传:“赖帝仁柔,弗之竟也。”
分類:仁爱温和
《韵府拾遗 真韵》:仁亲(仁亲)
礼记仁亲以为宝淮南子义尊乎君仁亲乎父
《分类字锦》:含仁
说苑麒麟麇身牛尾圆项一角含仁怀义
分类:麒麟
《分类字锦》:利仁
见上注
分类:
《國語辭典》:仁弟  拼音:rén dì
1.对于年幼朋友的尊称。
2.师长称学生。也作「仁棣」。
《漢語大詞典》:仁方
施行仁道的方法与途径。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邢昺 疏:“方犹道也,言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於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於人,己所不欲,弗施於人,可谓仁道也。” 汉 刘桢《遂志赋》:“伊天皇之树叶,必结根於仁方。”
《漢語大詞典》:仁公
犹言明公,古代对有位者的尊称。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诚由 太祖 之威风,抑亦仁公之翼佐。”晋书·温峤传:“僕与仁公,当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卫。”
《漢語大詞典》:仁笃(仁篤)
仁爱笃厚。《汉书·王莽传上》:“忠信仁篤。” 汉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序》:“孝友温恭,仁篤柔惠。”
分類:仁爱笃厚
《漢語大詞典》:仁让(仁讓)
仁爱谦让。后汉书·儒林传·孙期:“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 清 戴名世 《恭纪睿赐慈教额序》:“当此之时,和气薰蒸,家崇仁让,而 汪 氏一门尤为首称,可谓盛矣。”
分類:仁爱谦让
《國語辭典》:果仁  拼音:guǒ rén
果核中的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