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继室(繼室)  拼音:jì shì
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左传。昭公三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水浒传》第九八回:「那仇申颇有家赀,年已四旬,尚无子嗣,又值丧偶,续娶平遥县宋有烈女儿为继室。」也称为「继配」、「继妻」。
《國語辭典》:小女  拼音:xiǎo nǚ
1.年纪最小的女儿。《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唐。张守节。正义引班固诗:「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2.称谓。对人称自己女儿的谦词。《三国演义》第八回:「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
《國語辭典》:荆轲(荊軻)  拼音:jīng kē
人名。(?~西元前227),字公叔,战国时卫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著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
《國語辭典》:他家  拼音:tā jiā
1.别人的家。《诗经。唐风。葛生》汉。郑玄。笺:「兴也,葛生延而蒙楚蔹生蔓于野,喻妇人外成于他家。」
2.彼。唐。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漢語大詞典》:河外
(1). 春秋 晋 人称 河 西与 河 南为 河 外。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 杨伯峻 注:“ 河 外,指 河 西与 河 南, 黄河 自 龙门 至 华阴 ,自北而南, 晋 都于 絳 ,故以 河 西与 河 南为外, 包慎言 《河外考》以 河 西为外, 杜 注以 河 外为 河 南,皆仅得其一偏。” 战国 魏 人仍袭用此称。史记·秦本纪:“ 魏 将 无忌 率五国兵击 秦 , 秦 却於 河 外。”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 陕 华 二州也。”史记·苏秦列传:“ 魏 弱则割 河 外…… 河 外割则道不通。”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 同 华 等地也。”
(2). 赵 人指 河 南。史记·张仪列传:“驱 韩 梁 军於 河 外。” 张守节 正义:“ 河 外谓 郑 滑 州,北临 河 。”( 唐 郑州 治即今 河南省 郑州市 , 滑州 治在今 滑县 东)。 秦 人指 河 东, 梁 人指 河 西。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 梁 效 河 外。” 胡三省 注:“ 河 外, 秦 盖以 河 东为 河 外, 梁 则以 河 西为 河 外。”
《國語辭典》:垂青  拼音:chuí qīng
以青眼相待,表示得到重视或优待。《七侠五义》第四四回:「方才在庙上多承垂青看顾,我卢方感之不尽。」
《國語辭典》:青白眼  拼音:qīng bái yǎn
表示重视或轻视的眼色。《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國語辭典》:说话(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发言、讲话。《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红楼梦》第三回:「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2.言辞。《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
3.一种流行于唐宋时期的说唱艺术,以讲说历史故事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
4.指责。如:「像这种事,你做得再好,还是会有人说话。」
5.事情。《金瓶梅》第八七回:「因和俺姐夫有些说话,大娘知道了,先打发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顿,赶出往家去了。」《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鳅儿双镜重圆》:「这是绍兴元年冬十二月内的说话。到绍兴二年春正月,韩公将建州城攻破。」
6.比喻时间极短。如:「请你等一会,他只稍说话间就会回来。」
7.以往国民小学国语科教学项目之一。如:「今天我们有说话课。」
《國語辭典》:经生(經生)  拼音:jīng shēng
汉代称五经博士为「经生」。《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论曰》:「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后用以泛称研究经学的人。
《國語辭典》:不足道  拼音:bù zú dào
不值得称述。《朱子语类。卷二二。论语。学而篇下》:「『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比他乐与好礼者,别人便说不足道,圣人只云『可也』。」《醒世恒言。卷三二。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那时黄生神魂俱荡,如逢神女仙妃,薛琼琼辈又不足道也!」
《漢語大詞典》:七贵(七貴)
(1).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选·潘岳〈西征赋〉:“窥七贵於 汉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汉 庭七贵: 吕 、 霍 、 上官 、 丁 、 赵 、 傅 、 王 ,并后族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漢語大詞典》:脍炙(膾炙)
(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孟子·尽心下:“ 公孙丑 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 曰:‘膾炙哉!’” 汉 枚乘 《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 宋 杨万里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 清 刘大櫆 《〈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
(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宋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 寇準 诗﹞为人膾炙。”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膾炙者,亦缀其末。”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成语破》:“ 浙江 陈煒 字 本叔 ,时艺膾炙一时。”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 滕王阁 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 王勃 一序,膾炙今古。”参见“ 膾炙人口 ”。
(3).犹宰割,处置。 明 李贽 《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國語辭典》:脍炙人口(膾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为人所喜好,后遂以脍炙人口形容为人赞赏的诗文,或流行一时的事物。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一六。刘彦最诗集序》:「相传必有卓绝于人者,不然彦最之诗,何为脍炙人口而弗厌哉?」《花月痕》第一回:「幸而为比翼之鹣,诏于朝,荣于室,盘根错节,脍炙人口。」
《漢語大詞典》:白头人(白頭人)
(1).白发老人。 唐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诗:“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 白居易 《临江送夏瞻》诗:“愁见舟行风又起,白头浪裡白头人。”
(2).旧时 广东 人称头缠白布的 波斯 (今 伊朗 )人。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白头教人:“西士 湛氏 曰:古 波斯国 即今白头人之祖。 周 以前居 葱岭 西, 印度 北……境与 中国 相去不远。”
《國語辭典》:北庭  拼音:běi tíng
1.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称北方夷狄之地。《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
2.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国语辞典》:听人(听人)  拼音:tīng rén
聋人称听觉正常的人为「听人」。
《漢語大詞典》:方君
拜匣的拟人称谓。 明 支廷训 《方函子传》:“ 方函子 字 肃将 ,端方自处,无圆融婉转之态,主人器之曰方君。”
分類: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