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2,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值班
前站
简剩
指挥员
运动员
河海航行员
后备兵
生力军
路员
人事
官吏
郎中
行李
将士
秘书
《國語辭典》:值班  拼音:zhí bān
在规定的时间内担任工作,此工作通常由许多人共同轮流负责。如:「今晚轮到我值班。」
《國語辭典》:前站  拼音:qián zhàn
行军或集体出行时,称将要停留的地点或将要到达的地点为「前站」。
《國語辭典》:打前站  拼音:dǎ qián zhàn
走在最前头或做开路先锋。《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漢語大詞典》:简剩(簡剩)
指简选时被淘汰的人员。魏书·前废帝广陵王纪:“詔曰:顷官方失序,仍令沙汰,定员简剩,已有判决。”
《漢語大詞典》:指挥员(指揮員)
(1).军队中负责实施作战指挥的各级军官。亦泛指各级军官。
(2).指在某项工作中负责指挥的人员。
《國語辭典》:运动员(運動員)  拼音:yùn dòng yuán
运动竞赛中参加比赛的选手。
《国语辞典》:河海航行员(河海航行员)  拼音:hé hǎi háng xíng yuán
指挥驾驶船舶航行的人员。远洋航行员可分特等船长、船长、大副、二副、三副等,而近海及江河航行员可分船长、大副、二副等三级。
《漢語大詞典》:后备兵(後備兵)
(1).泛指战时可以征集到军队中服兵役的人员。
(2).某些国家分兵役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服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的士兵叫后备兵。
《國語辭典》:生力军(生力軍)  拼音:shēng lì jūn
1.新加入且有著战斗能力的军队。《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背后关兴引生力军赶来,魏兵自相践踏及落涧身死者,不知其数。」《精忠岳传》第七七回:「连儿心善虽然勇猛,怎经得三个战一个,又是生力军,那里战得过。」
2.比喻新加入而能产生积极作用的人员。如:「这次比赛他们加入了许多生力军,实力不可忽视。」
《漢語大詞典》:路员(路員)
特指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人员。《“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工商罢工之经过》:“路员亦为感动,私自邀议,已得多数之赞成。”
《國語辭典》:人事  拼音:rén shì
1.人的作为。《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2.世间的事。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唐。杜甫 野望诗:「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3.世路人情。唐。韩愈 题李生壁:「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
4.礼物。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有甚么人事送些与老爷,就放了你去。」
5.房事。《红楼梦》第六回:「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6.人员升调、奖惩、任免等事。机关中多设有人事处、人事科之类。
《漢語大詞典》:人事关系(人事關係)
(1).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交往关系。 柳青 《狠透铁》三:“甭把你狠透铁的劲儿使在人事关系上啊!”《花城》1981年第6期:“是任务完成得好?是人事关系处理得好?”
(2).特指工作人员的录用、工资、使用、调配、奖惩等隶属关系。如: 小李 人在此地工作,但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
《國語辭典》:官吏  拼音:guān lì
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命,从事公务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上下官吏都喜欢他,再无说话。」
《國語辭典》:郎中  拼音:láng zhōng
1.职官名。秦、汉时,掌宫廷侍卫。隋代以后,为六部内各司之主管。《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2.尊称他人的随从。《水浒传》第三○回:「兄长,这几位郎中是张都监相公处差来取你。他既著人牵马来,哥哥心下如何?」
3.医生的俗称。《董西厢》卷五:「奇妙!奇妙!郎中诊罢,嘻嘻的冷笑。」《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跳驼子板凳上坐著。」
4.专门在赌场中以不法手段诈骗他人钱财的赌徒。
《國語辭典》:行李  拼音:xíng lǐ
1.行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2.出门时所携带的行装。《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治装》:「行李百物求备。」《儒林外史》第五回:「捲捲行李,一溜烟走急到省城去了。」也作「行具」、「行器」。
《漢語大詞典》:行理
(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 行李 ”。
(2).行道践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却好去拜访。’”
《國語辭典》:将士(將士)  拼音:jiàng shì
军官与兵士。《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且公师徒精勇,将士思奋。」
《國語辭典》:秘书(祕書)  拼音:mì shū
1.古代图书集中帝室,如西汉藏于天禄阁,东汉藏于东观,故宫中所藏的图书秘记,称为「秘书」。《文选。班固。答宾戏》:「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
2.管理文书并协助主管管理事务的人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于时有个秘书卫随,最能广识天下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