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亲子关系(亲子关系)  拼音:qīn zǐ guān xì
家庭生活中,儿童与其父母间因互动经验的累积所形成的特殊连结。
《国语辞典》:人机介面(人机介面)  拼音:rén jī jiè miàn
指电脑使用者与软硬体设备间互动的操作介面。
《国语辞典》:环境设计(环境设计)  拼音:huán jìng shè jì
有关人类环境的机能、美观、心理反应及族群互动等各学术研究及实用技术支派的综合,目的在创造美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国语辞典》:电脑互动艺术(电脑互动艺术)  拼音:diàn nǎo hù dòng yì shù
互动,是指在电脑环境中,使用者非单纯接受资讯,也能操控与回应资讯的应求。「电脑互动艺术」是指在电脑上展示的艺术,允许观赏者共同参与创作。
《国语辞典》:互动电视接收机(互动电视接收机)  拼音:hù dòng diàn shì jiē shōu jī
接于有线电视电缆与电视之间,使电视具有互动功能的设备,又称「机上盒」。可以透过网路与电视产生互动关系,而非单向的只接收视讯。
《国语辞典》:相互作用  拼音:xiāng hù zuò yò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或事件彼此影响或互动的现象。
《国语辞典》:团体治疗(团体治疗)  拼音:tuán tǐ zhì liáo
一群特定成员与心理师或治疗师透过团体互动,以谈话或特定活动达成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
《国语辞典》:文化交流  拼音:wén huà jiāo liú
国际间各种有关文化活动的互动与传播,增进彼此的了解。
《国语辞典》:意识历程(意识历程)  拼音:yì shì lì chéng
个体与环境互动时,对己身与外在自觉的历程。
《国语辞典》:传播学(传播学)  拼音:chuán bò xué
探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包括来源、讯息、管道、效果、回馈及社会情境等学理。
《国语辞典》:国际化(国际化)  拼音:guó jì huà
一种跨越在地,与世界连结互动所形成的人文或经济现象。如:「近几年本校国际化的脚步不曾稍歇,已签署交流合作的外国姊妹校即有一百多所。」
《国语辞典》:低姿态(低姿态)  拼音:dī zī tài
在谈判或互动中,表现出有限度屈服与退让的态势或策略,以迎合对方心意。
《国语辞典》:自闭症(自闭症)  拼音:zì bì zhèng
正式诊断名称为「自闭症类群障碍」。在儿童期发病,主要病理特徵为社交沟通与社交互动缺陷、以及局限且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患者缺乏与现实环境接触的能力与兴趣,语言能力可能有缺陷。此病原因不明,尚无根治方法,早期治疗则部分疗效很好。
《国语辞典》:热爪哇(热爪哇)  拼音:rè zhǎo wā
一种能解读「爪哇」程式语言,具有互动性与动态性能的全球资讯网(WWW)浏览器。为英文Hot Java的意译。
《国语辞典》:疏离感(疏离感)  拼音:shū lí gǎn
1.个体与日常生活、环境、团体或文化互动时,自觉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社会孤立感、自我分离感等复杂的心理状态,称为「疏离感」。
2.马克思(Karl Marx)在其早期著作中使用的一个概念,指资本主义生产的核心关系对人与心理的影响,尤指个人与生产关系、周遭、自身、他人、产品等产生无法控制与失去关联的无意义感。也译作「异化(alie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