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刀美兰
(1942- )舞蹈家。云南车里(今景洪)人。傣族。女。十二岁参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团。1959年入云南省歌舞团。1962年入东方歌舞团。曾主演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以及独舞《水》《金色的孔雀》等。
《漢語大詞典》:大理市
在云南省西部、洱海沿岸,滇藏公路起点,滇缅公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唐代为南诏国都,宋代为大理国都。1951年设下关市,1960年改大理市。人口46.8万(1995年)。为云南省西部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特产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名胜古迹有洱海、苍山、崇圣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及南诏、大理古城遗址。
《國語辭典》:滇剧(滇劇)  拼音:diān jù
云南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皮黄为主,在清乾隆期间形成,流行于云南省及贵州、四川部分地区。
《漢語大詞典》:滇系军阀
统治云南的军阀集团。以唐继尧为首。辛亥革命后,长期统治云南,并不断出兵扩占四川、贵州等省。
《漢語大詞典》:寸白军(寸白軍)
元 代 云南 的一种乡兵。元史·兵志一:“ 云南 之寸白军、 福建 之畲军,则皆不出戍他方者,盖乡兵也。”参阅 夏光南 《元代云南史地丛考·元代滇之寸白军》
分類:云南乡兵
《國語辭典》: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鵝毛)  拼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
相传大理国派特使向唐朝进贡天鹅,经沔阳湖时,天鹅飞走,留下一根羽毛。特使献上羽毛,并赋诗:「将鹅送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上覆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见明。徐渭《路史》。后用以指自远方赠送轻微的礼物,有礼物虽轻而情意深重的意思,亦用作赠人礼物的谦辞。《镜花缘》第五○回:「他这礼物虽觉微末,俗语说的『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只好备个领谢帖儿,权且收了。」也作「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
《国语辞典》:气锅(气锅)  拼音:qì guō
一种烹煮食物的沙锅。原产于云南。锅中有管直通锅底,但不突出于锅盖,烹调时,在圆管四周放置食物,连同沙锅一起放入大锅蒸煮,水蒸气经由圆管进入沙锅,使食物蒸熟,并可得到香浓的汤汁。如气锅鸡为云南著名的佳肴。
《漢語大詞典》:鸟吊山(鳥吊山)
山名。在今 云南省 大理县 上关 花甸坝 。 明 杨慎 《白王庄》诗:“ 鸟吊山 前禾黍香,路人云是 白王庄 。” 明 杨慎 《云南山川志·凤羽山》:“ 凤羽山 在 浪穹县 西南三十里,旧名 罗浮山 ,相传 蒙氏细奴逻 兴时,有凤翔於此,故名 凤羽 。后凤死。每岁冬,众鸟哀吊其上,故又名 鸟吊 。”
《漢語大詞典》:攀枝花市
在四川省西南边境、金沙江沿岸,邻接云南省,成昆铁路经过境内。1965年设市。人口60.2万(1995年)。是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有著名的攀枝花钢铁公司。
《漢語大詞典》:撒尼族
云南 路南 、 泸西 、 弥勒 、 昆明 等地部分彝族的自称。 李纳 《姑母》:“场子中央,站着短打扮的农民和撒尼、阿细族的男女。”
《漢語大詞典》: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 云南 大理 举行的规模盛大的集市贸易和赛马、射箭、歌舞等文化交流活动,俗称“三月街”, 何百源 《三月街的浪花》:“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 大理 三月街,我背起照相机便出发了。”
《漢語大詞典》:三江并流
在云南省西北部。分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个景区。面积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质景观神奇奥妙,雄、奇、险、秀,引人入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國語辭典》:孔雀舞  拼音:kǒng què wǔ
一种傣族舞蹈。孔雀自古以来被傣族视为吉祥的象徵。舞者模仿孔雀的姿态与动作,具有祈福的意义。
《漢語大詞典》:口弦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阿诗玛》诗之一:“破竹成四块,划竹成八片,多好的竹子呀,拿来做口弦。”注:“口弦是一种长两寸宽五分,中间雕出一小齿的竹片,两端拴有棉线,利用中间小齿的弹动及口形变化,可以弹出不同的声音。由于它所发出的声音与撒尼语言比较接近, 撒尼 姑娘便把它作为谈情说爱的工具,用它代替语言传达感情。” 云南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娥并与桑洛》:“手指象竹笋,声音象口弦,她会说会讲,她的名字叫 娥并 。”
《漢語大詞典》:狜豵
我国古代 吐蕃 部落之一。分布于 云南 附近,后来逐渐移居 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