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二等  拼音:èr děng
1.两个等级。《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兴,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2.次于一等的等级。如:「二等兵」、「二等舱」。
《国语辞典》:二等边梯形(二等边梯形)  拼音:èr děng biān tī xíng
梯形之不平行二边边长相等者,称为「二等边梯形」。其特性有各底两端的之角相等、对角互补以及二对角线等长。
《国语辞典》:二等分  拼音:èr děng fēn
将线段或角度平分为相等两部分,称为「二等分」。
《国语辞典》:二等国(二等国)  拼音:èr děng guó
在国际上地位次于一等国的国家。其派遣驻外公使时,仅得用全权公使,或代办公使的名义。
《国语辞典》:二等分线(二等分线)  拼音:èr děng fēn xiàn
几何学中平分一几何量(如角、线段)为二部分的直线,称为「二等分线」。也称为「平分线」。
《高级汉语词典》:二等舱  拼音:èr děng cāng
高于三等或经济座,低于头等舱的舱位
《國語辭典》:猛士  拼音:měng shì
勇士。《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初,王莽徵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
《國語辭典》:寿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老人星的别称,参见「老人」条。古人以之为天下太平、健康长寿的象徵。民间常把他塑造成秃顶广额、白须持杖的老人。也称为「南极老人星」、「老人星」、「寿星老儿」。
2.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十二国为郑,在十二州为衮,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至氐宿四度。
《國語辭典》:寿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被祝寿的人。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我生辰,我是寿星。」也称为「寿星老儿」。
2.饰物。如:「铃铛寿星」。
《漢語大詞典》:上中
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书·禹贡:“海 岱 及 淮 惟 徐州 ……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 孔 传:“田第二,赋第五。” 宋 晁贯之 墨经·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國語辭典》:长随(長隨)  拼音:cháng suí
1.长久跟随。如:「长随左右」。
2.随侍于官吏身边的仆从。《明史。卷三○四。宦官传一。何鼎传》:「弘治初,为长随,上疏请革传奉官,为侪辈所忌。」《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打发出去,随即把他荐在一个知县衙里做长随。」也称为「长班」。
《國語辭典》:老人星  拼音:lǎo rén xīng
寿星的别名。参见「寿星」条。《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唐。杜甫 泊松滋江亭诗:「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國語辭典》:老寿星(老壽星)  拼音:lǎo shòu xīng
1.传说中象徵长寿的福神。后用以称誉高寿的人。如:「老寿星呵呵地笑说:『我一共有十个儿女,五十个孙子。』」《红楼梦》第三九回:「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2.旧式婚礼中,对新夫妇致颂祝词的人。
《國語辭典》:次等  拼音:cì děng
第二等,比较下一等。如:「次等货」、「次等角色」。
《漢語大詞典》:独标(獨標)
(1).谓特别鲜明。帝星为北极附近唯一的二等星,特别明亮突出,故云。魏书·术艺传·张渊:“﹝ 渊 ﹞尝著《观象赋》曰:‘……覩紫宫之环周,嘉帝座之独标。’”原注:“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宫中,天帝位尊,故言独标也。”
(2).特别显示;独自标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你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告乡人兴学书》:“个人之意志,与团队之生存,必调和……而后谓之有秩序。非谓我之名位在众人之上,遂可独标己见,一意孤行。”
《漢語大詞典》:第二人
第二等的人才。晋书·王坦之传:“僕射 江虨 领选,将拟为尚书郎, 坦之 闻曰:‘自过 江 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以此见拟!’ 虨 遂止。”参见“ 第一人 ”。
分類:二等人才
《國語辭典》:第一人  拼音:dì yī rén
1.第一个人。如:「孔子是历史上提倡因材施教的第一人。」
2.最优秀的人。如:「他的诗学造诣称得上是古今第一人。」
《漢語大詞典》:二流
犹言次等,二等。如:二流人物;二流作家。
分類:次等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