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77,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好事
好事
生事
多事
大事
时事
乐事
行事
行事
职事
春事
盛事
事事
旧事
王事
《國語辭典》:好事  拼音:hào shì
1.喜欢多事、兴造事端。《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
2.有某种爱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休琏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3.热心助人。《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不由的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救苦的搜寻出来。」
《國語辭典》:好事  拼音:hǎo shì
1.喜庆之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2.善事。《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3.请僧道做建醮、祈福、追荐等法事活动。《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咱与卿等宜唤集僧道,就寺观作些好事,以回天意。」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今年是老柳十周年,请十众僧做好事。」
4.表示惊讶和不满的话。《红楼梦》第六八回:「孽障种子!和你老子作的好事!我就说不好的。」
《國語辭典》:生事  拼音:shēng shì
1.人下葬前事以生人之礼。《礼记。檀弓下》:「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2.制造事端、纠纷。《西游记》第一七回:「悟空,你回去罢。好生伏侍唐僧,以后休懈惰生事。」《红楼梦》第四回:「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
3.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唐。王维〈偶然作〉诗六首之四:「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4.人事、世事。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诗:「生事且瀰漫,愿为持竿叟。」
《國語辭典》:多事  拼音:duō shì
1.本指诸多事端,后用以比喻不安定的状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红楼梦》第一六回:「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閒暇之工。」
2.多管閒事。《文明小史》第三回:「有些欢喜多事的,不免在茶坊酒店里散布谣言,说大人把永顺一府的山,通统卖给了外国人。」《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
《國語辭典》:大事  拼音:dà shì
1.重要的事。《红楼梦》第六七回:「看那个光景,倒像有什么大事是的。」
2.丧亡送终之事。《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3.婚姻,终生之事。《红楼梦》第五七回:「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
4.国之戎事与祭祀。《礼记。月令》:「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5.大事业。《三国演义》第一回:「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
《國語辭典》:时事(時事)  拼音:shí shì
1.当时的急事。《周礼。地官。逐师》:「巡其稼穑,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2.四时的贡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他事矣。」
3.当时的事情或事物。《红楼梦》第六二回:「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
4.最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如:「时事报导」、「时事分析」。《文明小史》第四○回:「母亲天天在家里,没有晓得外面的时事,如今外国人在那里要中国的地方,想出各种的法子来欺负中国。」
《國語辭典》:乐事(樂事)  拼音:lè shì
令人愉快的事。《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漢語大詞典》:乐事劝功(樂事勸功)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國語辭典》:行事  拼音:xíng shì
1.行为举止。《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太史公曰》:「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红楼梦》第六三回:「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
2.办事、做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夫修德以锡符,奉命以行事。」《三国演义》第三回:「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
《漢語大詞典》:行人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國語辭典》:行人  拼音:xíng rén
1.在路上走的人。唐。杜甫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红楼梦》第五三回:「只见这一条街上,……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
2.出外打仗或远游的人。唐。王建〈望夫石〉诗:「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3.使者的通称。《荀子。侈靡》:「行人不可以有私。不有私,所以为内因也。」《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4.媒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
5.职官名。掌朝觐聘问,接待宾客之事。
《國語辭典》:行事  拼音:háng shì
行业。《儒林外史》第三回:「比如我的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妆大?」
分類:行业
《國語辭典》:行业(行業)  拼音:xíng yè
修行、道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僧尼行业多不精纯为奸慝也。」
《國語辭典》:行业(行業)  拼音:háng yè
所从事职业的种类。如农、工、商、演艺等业。《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舍下住在水西门,原是梨园行业。」
分類:职业类别
《漢語大詞典》:职事(職事)
(1).职务;职业。管子·法禁:“身无职事,家无常姓。” 唐 白居易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诗:“官小无职事,闲於为客时。”《水浒传》第六回:“你纔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职事?”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
(2).任职。左传·定公四年:“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 周公 ,用即命于 周 ,是使之职事于 鲁 ,以昭 周公 之明德。”后汉书·张晧传:“五迁尚书僕射,职事八年,出为 彭城 相。”
(3).旧时官吏仪仗的一种。即官品牌。《淮南子·本经训》:“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凡有品级官员婚嫁,或用本官职事……无品级人及生监军民不得僭用职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灯笼是姓什么的,甚么衔牌,甚么职事,几个孝子,一一都説得明明白白。”
《國語辭典》:春事  拼音:chūn shì
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2.春意,春天的景象。唐。徐晶 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國語辭典》:盛事  拼音:shèng shì
美事,伟大的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分類:大事美事
《國語辭典》:事事  拼音:shì shì
1.治事、做事。《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宋。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2.每一件事。《书经。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红楼梦》第六五回:「话说贾琏、贾珍、贾蓉三人商议,事事妥贴,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
《國語辭典》:旧事(舊事)  拼音:jiù shì
过往的事。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诚当思省,述修旧事。」《红楼梦》第六八回:「原说接过来大家安分守己的,我也不提旧事了。」
《國語辭典》:王事  拼音:wáng shì
1.国家的政事。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事。《易经。坤卦。六二。象曰》:「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礼记。丧大记》:「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
2.官差。《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晋。王赞〈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