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9,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鱼书
大安
置邮
飞翰
远书
抬头
好书
照察
雁鸿
毫素
宝书
履舄
一纸书
朵云
悚息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國語辭典》:大安  拼音:dà ān
身体康健舒泰。《红楼梦》第四三回:「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
《漢語大詞典》:置邮(置郵)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 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漢語大詞典》:飞翰(飛翰)
(1).迅速递送书信。后汉书·孔融传:“驰檄飞翰,引谋州郡。”
(2).指飞鸟。 晋 陆机 《拟古》诗之十:“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唐 柳宗元 《东蛮》诗:“王卒如飞翰,鹏騫骇群龙。”
(3).迅速书写。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窃駢语以飞翰,操丹铅何工四六。”
《漢語大詞典》:远书(遠書)
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永远书於江澨,结深痛於尔魂。” 唐 杜牧 《秋岸》诗:“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宋 唐庚 《鸣鹊行》:“簷前羣鹊鸣相呼,法当有客或远书。”
《國語辭典》:抬头(抬頭)  拼音:tái tóu
1.举起头来。如:「抬头挺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抬头,先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甚好。」
2.传统书写表示礼貌的格式。遇值得尊敬的对象,有关其称谓、身体、行为等词原行空一格再写,称为「挪抬」,或换行顶格再写,称为「平抬」。《孽海花》第一九回:「只见榻上枕边,拖出一幅长笺,满纸都是些抬头,那抬头却奇怪,不是阁下台端,也非长者左右,一叠连三全是『妄人』两字。」
3.支票、统一发票上指来往户头的户名。
《國語辭典》:好书(好書)  拼音:hǎo shū
1.表示修缔友好的书信。《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
2.有益的书。《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这是外国来的好书。如今场里问到外国的事,都有在上面。」
分類:友好书信
《漢語大詞典》:照察
(1).明察;照见。 汉 王充 论衡·吉验:“盖天命当兴,圣王当出,前后气验,照察明著。”晋书·郭璞传:“月者属坎,羣阴之府,所以照察幽情,以佐太阳精者也。”
(2).常用于书信。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书》:“奬借逾分,又有未甚喻意之处,故復进以相开,惟足下照察。”
《漢語大詞典》:雁鸿(雁鴻)
指音讯,书信。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绐误》:“只怕豺狼纷扰路途间,雁鸿怕不到家乡。”参见“ 雁足书 ”。
分類:音讯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毫素  拼音:háo sù
笔和纸。也称为「毫楮」、「豪素」。
《國語辭典》:宝书(寶書)  拼音:bǎo shū
1.泛指珍奇宝贵的书籍。唐。李白〈猛虎行〉:「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2.史书。《公羊传。隐公元年》唐。徐彦。疏:「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
3.皇帝的诏书。《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天宝初,改玺书为宝书。」
《國語辭典》:履舄  拼音:lǚ xì
1.履,单底鞋;舄,复底鞋。「履舄」泛指鞋。唐。姚合 扬州春词:「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2.足下。敬称对方,常用于写信。宋。王安石〈与王宣徽书〉:「南北辽阔,无缘进望履舄。」
《漢語大詞典》:一纸书(一紙書)
晋书·刘弘传:“ 弘 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寧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 刘公 一纸书,贤於十部从事。’”后用以为典,或以“一纸书”代指书信。 唐 许浑 《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 季氏 千金诺,更望 刘公 一纸书。” 唐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诗:“空惭 季布 千金诺,但负 刘弘 一纸书。” 宋 范成大 《采莲》诗之三:“空江日暮无来客,断肠 三湘 一纸书。” 元 耶律楚材 《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懒答禪师一纸书,禪师佳句古谁知?”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朵云(朵雲)  拼音:duǒ yún
比喻他人的来信。宋。王洋〈回谢王参议启〉:「尚稽尺牍之驰,先拜朵云之赐。」
分類:书信敬称
《國語辭典》:悚息  拼音:sǒng xí
因恐惧而屏息、喘息。《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笺草,惧于浅局,追用悚息。」《明史。卷二一○。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复言,冕独抗章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