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反
(1).亦作“ 十返 ”。谓反复或往返多次。列子·黄帝:“ 列子 师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尹生 闻之,从 列子 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蘄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董幼宰 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其相 天柱王 用事,拘天子行人鸿臚丞 赵德楷 ,帝遣使晓敕,十返,无悛言。”
(2).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详“ 十番鼓 ”。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漢語大詞典》:大韶
相传为 舜 乐名。庄子·天下:“ 舜 有《大韶》。”
分類:乐名
《國語辭典》:六茎(六莖)  拼音:liù jīng
乐曲名。相传为颛顼所作。《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六茎,及根茎也。」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漢語大詞典》:朝离(朝離)
即株离。古东方少数民族乐名。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故东夷之乐曰朝离。”按,《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以舞大夏” 汉 何休 注作“株离”。参见“ 株离 ”。
《漢語大詞典》:株离(株離)
(1).古代西方少数民族乐名。《周礼·春官·鞮鞻氏》“ 鞮鞻氏 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 汉 郑玄 注:“四夷之乐,东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一说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乐名。《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以舞 大夏 ” 汉 何休 注:“四夷之乐,大德广及之也。东夷之乐曰株离,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禁,北夷之乐曰昩。”
(2).古舞曲名。尚书大传卷一下:“ 阳伯 之乐,舞《株离》。” 郑玄 注:“《株离》,舞曲名,言象物生育离根株也。”
《國語辭典》:箾韶  拼音:shuò sháo
参见「箫韶」条。
分類:乐名
《國語辭典》: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乐曲名。相传舜所制的大型乐舞曲。也称为「箾韶」、「大韶」、「九韶」,亦简称「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清。陈奕禧〈虞帝陵〉诗:「飨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
《國語辭典》:合头(合頭)  拼音:hé tóu
1.传统套数中,当数曲连用时,开头的一、二句均采用相同的曲调,此相同部分称为「合头」。
2.南曲曲牌最后的几句唱腔,加入数人齐唱。也称为「合头」。
《漢語大詞典》:狄鞮
(1).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孔颖达 疏:“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 周 室受命,经典备存,象寄狄鞮,随方受职。”后泛指通译官,翻译人员。 宋 黄庭坚 《款塞来享》诗:“圣主敷文德,降书付狄鞮。”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惜哉国学舍,未及设狄鞮。”
(2).古地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俳优、侏儒、 狄鞮 之倡。”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韦昭 云: 狄鞮 ,地名,在 河内 ,出善唱者。”一说西戎乐名。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郭璞 注。
《漢語大詞典》:韶箾
舜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 杜预 注:“ 舜 乐。” 孔颖达 疏:“ 杜 不解‘箾’义,‘箾’即‘簫’也。尚书曰:‘《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云《韶箾》,即彼《簫韶》是也。 孔安国 云:言簫,见细器之备也。盖《韶》乐兼簫为名,簫字或上或下耳。” 汉 马融 《长笛赋》:“上拟法於《韶箾》《南籥》。”
分類:乐名
《漢語大詞典》:六列
(1).古乐名。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黑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吕氏春秋·古乐:“ 汤 乃命 伊尹 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高诱 注:“《大护》《晨露》《九招》《六列》,皆乐名。”
(2).谓古列女传之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六篇。续古文苑·丁廙〈蔡伯喈女赋〉:“披 邓林 之曜鲜,明六列之尚致。” 孙星衍 注:“案:六列,谓《列女》之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辨通六传也。”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迄盛年而始立,修女职於衣裳;承师保之明训,诵六列之篇章。” 唐 张说 《和丽妃神道碑铭》:“故坐而论教,则位比三司;动而具瞻,则仪刑六列者矣。”
《漢語大詞典》:王夏
周 乐名。九夏之一,王出入时所奏。周礼·春官·锺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驁夏》。”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王出入奏《王夏》。”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於以奏《永安》,於以奏《王夏》。”
《漢語大詞典》:茎英(莖英)
《五茎》《六英》的并称。皆古乐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贾公彦 疏引《乐纬》:“ 顓頊 之乐曰《五茎》, 帝嚳 之乐曰《六英》。” 唐 元稹 《奉制试乐为御赋》:“非劳辕軛,但布《茎》《英》。” 宋 李觏 《夜》诗:“举杯期混沌,开卷赏《茎》《英》。”
分類:乐名
《國語辭典》:武象  拼音:wǔ xiàng
周武王时的乐曲。《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
《漢語大詞典》:韶箫(韶簫)
(1).即《箫韶》。 舜 乐名。参见“ 簫韶 ”。
(2).古乐器名。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器用三·韶箫:“ 舜 作十管韶簫,长有二寸。”
《國語辭典》: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乐曲名。相传舜所制的大型乐舞曲。也称为「箾韶」、「大韶」、「九韶」,亦简称「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清。陈奕禧〈虞帝陵〉诗:「飨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
《漢語大詞典》:砀极(碭極)
古乐名。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碭极》,乐名也。”
《漢語大詞典》:帝韶
帝舜 之乐。借指宫廷的音乐。韶, 虞舜 乐名。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帝《韶》仪瑞鶠,玉藻跃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