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1,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外部
月石
艾炷
红汗
络脉
命关
阴毒
血海
卧蚕
热病
内因
中焦
霍乱
练石
心脉
《國語辭典》:外部  拼音:wài bù
1.物体的表面。如:「这栋建筑物的外部设计十分特殊,常吸引路人驻足欣赏。」
2.相对于内部,泛指在某一系统或范围之外者,如:「外部评鉴」、「外部环境」、「外部连结」。
3.清时称外交部。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臣当经办文照会英国外部,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分驻英国属境。」
《國語辭典》:月石  拼音:yuè shí
1.硼砂的别名。参见「硼砂」条。
2.月长石的简称。参见「月长石」条。
《國語辭典》:艾炷  拼音:ài zhù
中医上指用艾绒搓成的长条。供针灸治病用。
《漢語大詞典》:红汗(紅汗)
(1).妇女的汗。因妇女面上施胭脂,流汗则与之俱下,其色红,故曰红汗。 唐 李端 《胡腾儿》诗:“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按,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谓 杨贵妃 夏日畏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
(2).中医学症候名。外感热病过程中见鼻衄,其热随衄而解,犹汗出而热解,故称红汗。
《漢語大詞典》:络脉(絡脈)
(1).中医指人体由经脉分出的大小分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
(2).脉络,比喻头绪或条理。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 履常 ,天下士也,读书如 禹 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
《漢語大詞典》:命关(命關)
中医名词。中医分食指为三节,从连掌部一节起依次为风关、气关、命关。凡小儿指上脉纹透达第三节,表示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故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四诊总括》:“风关病轻气关重,命关若见病多难。”原注:“指之三节,初节曰风关,次节曰气关,三节曰命关。”
《國語辭典》:阴毒(陰毒)  拼音:yīn dú
1.阴险且毒辣。如:「他可是个阴毒小人,你多多提防!」
2.中医上泛指无热象的炎症、脓疡。
《國語辭典》:血海  拼音:xiě hǎi
1.形容重大。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水浒传》第一八回:「亏杀这个兄弟,担著血海也似干系来报与我们。」
2.中医上指位在大腿内侧的经穴。亦指冲脉。
3.中医上指冲脉。因它是十二经所归,诸络之海,藏血最多,故称为「血海」。
《國語辭典》:血海尸山(血海屍山)  拼音:xiě hǎi shī shān
血流成海,尸堆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元。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漢語大詞典》:卧蚕(卧蠶)
(1).指形如卧蚕的眉毛。又旧时相术者称眼眶下皱纹为卧蚕。 宋 王十朋 《喻叔奇采坡诗一联酬以四十韵》诗:“愁儹卧蚕眉,痛澈伏犀脑。”《三国演义》第一回:“ 玄德 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余儿时尚见此轴,貌修伟而秀削……目光如醉,卧蚕以上赭色薄晕如微肿。”
(2).中医学名词。指患者眼下微肿。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而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
(3).兽医学名词。指骡、马舌下的两个肉阜,其形如蚕。临诊时观察其色泽以助诊断。参阅 明 喻本元 喻本亨 《元亨疗马牛驼经集·色脉论》
《國語辭典》:热病(熱病)  拼音:rè bìng
中医指夏天的暑病,或因外感暑热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急,而且容易化燥伤阴。
《國語辭典》:内因(內因)  拼音:nèi yīn
1.含在一事物之内,而促使该事物产生变化的原因。
2.中医指致病的内部因素。如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内伤脏气为致病的因素。
《國語辭典》:中焦  拼音:zhōng jiāo
中医上指膈下、脐部以上的部位。内有脾、胃等脏腑。主要功能为脾胃的消化转输,并为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
《國語辭典》:三焦  拼音:sān jiāo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國語辭典》:霍乱(霍亂)  拼音:huò luàn
1.病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特徵为厉害的腹泻、呕吐、脱水、休克及尿毒症,严重者可能致命。也称为「虎列拉」、「虎疫」。
2.古代中医上泛指有上吐下泻等症状的疾病为「霍乱」。
3.比喻心烦意乱,无法定下心来。《金瓶梅》第八二回:「諕的经济气也不敢出一声儿来,乾霍乱了一夜。」
《漢語大詞典》:练石(練石)
中医治疗外肿的一种药物。北齐书·方伎传·马嗣明:“ 杨令 患背肿, 嗣明 以练石涂之便差。作练石法:以粗黄色石鹅鸭卵大,猛火烧令赤,内淳醋中,自屑,频烧至石尽,取石屑曝乾,擣下簁。和醋以涂肿上,无不愈。”
《漢語大詞典》:心脉(心脈)
亦作“ 心脉 ”。
(1).中医谓五脏皆有相应的脉象。主心之正常与否的脉象称心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切其脉时,风气也,心脉浊。”
(2).脉搏。 冰心 《山中杂记》十:“三夜没有睡好,心脉每分钟跳到一百十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