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缥缃(縹緗)  拼音:piǎo xiāng
青白色及浅黄色的绢帛,古用以盛书或书衣。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后比喻为珍贵的书籍。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
《漢語大詞典》:织室(織室)
(1). 汉 代宫中掌管丝帛礼服等织造之机构。织室在 未央宫 ,分设东、西织,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属少府。 成帝 时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汉书·惠帝纪:“秋七月乙亥, 未央宫 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颜师古 注:“主织作繒帛之处。”汉书·外戚传上·高祖薄姬:“ 汉 使 曹参 等虏 魏王 豹 ,以其国为郡,而 薄姬 输织室。”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三辅黄图·未央宫
(2).指 织女 织作处。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一:“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國語辭典》:染人  拼音:rǎn rén
1.职官名。掌管染丝帛等事。《周礼。天官。染人》:「染人,掌染丝帛。」
2.从事染色工作的工人。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漢語大詞典》:皮帛
兽皮和丝帛。古代举行结盟、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饰。皮,虎豹皮;帛,如今璧色繒也。” 贾公彦 疏:“言‘表以皮为之饰’者,凡以皮配物者皆手执帛以致命而皮设於地。”庄子·让王:“ 太王亶父 居 邠 , 狄 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汉 张衡 《东京赋》:“璧羔皮帛之贄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
《漢語大詞典》:通帛
用纯色丝帛制作的旗帜。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 郑玄 注:“通帛为大赤,从 周 正色,无饰。” 孙诒让 正义:“通帛者,谓縿斿通以一色之帛为之。”文选·张衡〈东京赋〉:“鸞旗皮轩,通帛綪斾。” 李善 注:“通帛曰旗。”
《漢語大詞典》:絮缯(絮繒)
丝帛之类的总称。史记·匈奴列传:“ 高帝 乃使 刘敬 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閼氏,岁奉 匈奴 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分類:丝帛
《漢語大詞典》:宝帛(寶帛)
珍宝丝帛。 晋 桓温 《与抚军笺》:“兼 百越 沃野之资,据 江 汉 山海之利,盐铁宝帛之饶,角竿羽毛之用。”
分類:珍宝丝帛
《漢語大詞典》:粗良
指麻布与丝帛。周礼·天官·内宰:“佐后而受献功者,比其小大与其麤良而赏罚之。” 孙诒让 正义:“盖此经之麤,即《典枲》之苦功, 先郑 谓即麻功,良即《典丝》之良功, 先郑 谓即丝功是也。麤良者,别丝枲而比之;大小者,通丝枲而比之。”
《国语辞典》:楚缯书(楚缯书)  拼音:chǔ zēng shū
战国时期楚国古物,为现存最早书于丝帛上的墨迹。其字迹极小,笔力遒劲而饶意致,表现出婉曲古雅的楚书风格。抗战前后于湖南长沙东郊出土。
《国语辞典》:纺纤(纺纤)  拼音:fǎng xiān
纺织成细纹的丝帛或棉布,称为「纺纤」。
《漢語大詞典》:曼帛
细腻精美的丝帛。《淮南子·氾沦训》:“裘不可以藏者,非能具綈绵曼帛温煖於身也。” 高诱 注:“曼帛,细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