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
词典
1
分类词汇
36
共36,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拾得
黄教
马内
南北朝
沙龙
蓝调
摩洛
十字军
世纪末
潞氏
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象徵主义
邪马台国
新印象画派
《国语辞典》:
拾得
拼音:
shí dé
1.拣获、拾取。如:「他于路旁拾得一百块。」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约西元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在世,生卒年不详。相传天台山国清寺僧丰干行至赤城,于道傍拾获,遂携入寺中为僧,故称为「拾得」。与寒山子交游,有偈词,附于《寒山集》中。
分类:
拾得
一位
位高
拾取
高僧
法号
七世
世纪末
世纪
八世
在世
人日
公元
《國語辭典》:
黄教(黃教)
拼音:
huáng jiào
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别称。参见「格鲁派」条。
分類:
族地
地区
喇嘛教
一派
十四
世纪末
《国语辞典》:
马内(马内)
拼音:
mǎ nèi
Edouard Manet
人名。(西元1832~1883)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印象派大师之一。常至户外,在阳光下写生,因而创立色彩明朗而画风写实的印象主义。代表作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等。也译作「马奈」。
分类:
人名
世纪末
法国
印象派
大师
公元
《國語辭典》:
南北朝
拼音:
nán běi cháo
(西元420~589)东晋以后,宋、齐、梁、陈四朝先后于南方建立政权,是为南朝。后汉、东西魏、北齐、北周于北方建立政权,是为北朝。南北分裂百馀年,至隋篡周灭陈,方告统一。
分類:
五世
世纪
六世
世纪末
《國語辭典》:
沙龙(沙龍)
拼音:
shā lóng
1.法语salon的音译。原为客厅之意,因法国十八世纪时,文人常在贵族客厅中谈论文艺时事,故渐成文艺集会的专称。
2.昔时巴黎每年所举行的图画、雕刻等美术品展览会。
3.设计雅致,供人饮酒谈天的场所。
分類:
法语
世纪
半叶
译音
法国
官方
客厅
每年
年在
世纪末
十八世
《漢語大詞典》:
沙笼(沙籠)
马来语saron的译音。 东南亚 一带人围的一种裙子。 光未然
《绿色的伊拉瓦底》
诗三:“把长袍换成沙笼,把他乡当作故乡。”
分類:
马来
译音
东南亚
裙子
《国语辞典》:
蓝调(蓝调)
拼音:
lán diào
Blues
1.乐曲形式的一种。源于十九世纪末美国南部,慢速含有几许忧郁气氛的爵士音乐、歌曲。也称为「布鲁斯」、「勃露斯」。
2.一种舞蹈。节奏为四四拍,每一慢步二拍,一快步一拍。主要步法为前进走步、后退走步及并步。也称为「四步舞」。
分类:
乐曲
一种舞蹈
曲形
舞蹈
节奏
源于
世纪末
慢步
美国
南部
《国语辞典》:
摩洛
拼音:
mó luò
Gustave Moreau
人名。(西元1826~1898)十九世纪末,当法国印象派盛行时,独自一人描绘宗教、异国情调等充满幻想与神秘的题材。他亦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马蒂斯、卢奥等野兽派大画家均出自他门下。
分类:
人名
世纪末
法国
印象派
盛行
公元
《國語辭典》:
十字军(十字軍)
拼音:
shí zì jūn
本指十一世纪末到十三世纪末,罗马教皇和西欧的基督徒,为夺回被土耳其伊斯兰教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所号召组成的军队。因士兵皆以红十字章著于肩上,故称为「十字军」。后泛指任何经教会赞许、教宗核可,讨伐异教徒的军队;一般也引申指打击罪恶的团体。
分類:
从事
革命
命运
动者
世纪末
罗马
教皇
西欧
国家
封建主
商人
土耳其
伊斯兰教
占领
基督教
圣地
耶路撒冷
号召
组织
侵略
《國語辭典》:
世纪末(世紀末)
拼音:
shì jì mò
一个世纪的末期,本指十九世纪而言,因当时社会变革剧烈,人心浮动不安,到了极点,故有世纪末之称。后用以指没落的时代,世纪末的普遍倾向是绝望而追求刺激。
分類:
世纪末
社会
当时
技术
迅速
进步
《漢語大詞典》:
潞氏
春秋 国名。 赤狄 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 晋 所灭。故城在今 山西省 潞城县 东北四十里。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六月癸卯, 晋 师灭赤 狄 潞氏 。” 杜预 注:“ 潞 , 赤狄 之别种。 潞氏 ,国,故称氏。”
分類:
赤狄
别种
六世
世纪末
《國語辭典》:
唯美主义(唯美主義)
拼音:
wéi měi zhǔ yì
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想。主张艺术只为本身的美而存在,即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审美的标准应不受道德、功利、社会风气等影响。
分類:
世纪末
流行
欧洲
资产阶级
文艺
思潮
《漢語大詞典》:
象征主义(象徵主义)
十九世纪末叶在 法国 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 法国 象征派诗人以 马拉美 、 魏尔伦 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 梅特林克 为代表;美术方面以 摩罗 为代表。 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
:“近来的 中国 戏是否象征主义,或 中国 戏里有无象征手法的问题,我是觉得很有趣味的。”
分類:
世纪末
法国
兴起
颓废
主义
文艺
思潮
流派
《國語辭典》:
象徵主义(象徵主義)
拼音:
xiàng zhēng zhǔ yì
西洋文学、艺术上,以主观推理或感情想像为内容,表现精神的超感觉意义的主义。最初是指西元一八八五年以来,源起于法国文学反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剧等层面的艺文活动,后扩至绘画和戏剧等层面。主张用隐喻、音乐,表现抽象感受。
分類:
世纪末
法国
兴起
颓废
主义
文艺
思潮
流派
《漢語大詞典》:
邪马台国(邪馬臺國)
日本 古国名。约公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出现在 九州 北部,公元四世纪末亡于 古大和国 。
分類:
日本
古国
一世
世纪末
世纪
二世
现在
《漢語大詞典》:
新印象画派
也称“点彩派”。19世纪末从法国印象画派发展而来。该派认为印象画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够严格,主张用不同的色点排列组合作画,具有镶嵌装饰画的效果,但画法机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分類:
世纪末
从法
法国
印象
画派
而来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