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久锢(久錮)  拼音:jiǔ gù
长期受到束缚。《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蔡幼学传》:「时正学久锢,士专于声律度数,其学支离。」
《漢語大詞典》:踬字(躓字)
谓背诵不流利,出现停顿或漏字。 清 梅曾亮 《鲍母谢孺人家传》:“自塾归,必背诵书,无躓字乃已。”
《國語辭典》:瘀血  拼音:yū xiě
血液凝滞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姑奶奶的病是停了瘀血。请看看两手。」也作「淤血」。
《漢語大詞典》:淤渟
水淤积不流。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 黄河 湍悍,宜防而不宜泄; 漳水 淤渟,可资灌溉,宜泄而不宜防。”
分類:淤积不流
《漢語大詞典》:郁废(鬱廢)
积阻,不流通。逸周书·大聚:“夫然则关夷市平,财无鬱废。” 朱右曾 校释:“鬱废,不流通也。”
分類:不流流通
《國語辭典》:一潭死水  拼音:yī tán sǐ shuǐ
一池不流动的水。比喻停顿或沉闷空洞的现象。如:「新社长到任后,注入不少活水,整个社团不再是一潭死水了。」「多运动、多活动、多读书,生活自然不会成为一潭死水。」
《国语辞典》:目无流视(目无流视)  拼音:mù wú liú shì
眼珠不流转四望。形容行为端庄。《明史。卷二一六。列传。翁正春》:「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
《国语辞典》:和平改革  拼音:hé píng gǎi gé
以和平不流血的方法来进行改革。如:「专制政权的国家若能和平改革,迈向民主,对人民来说真是莫大的福气,对世界和平也颇有裨益。」
《国语辞典》:潢潦可荐(潢潦可荐)  拼音:huáng liáo kě jiàn
潢潦,淤积而不流动的水。荐,祭祀。潢潦可荐形容污浊的积水可以用来祭祀鬼神。语本《左传。隐公三年》:「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比喻祭祀重心在虔诚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国语辞典》:彆扭  拼音:biè niu
1.执拗、不顺心。如:「他的脾气很彆扭。」
2.不通顺、不流畅。如:「这个句子念起来有点彆扭。」
3.意见不合而吵闹或赌气。如:「他们俩又闹彆扭了。」也作「彆拗」。
4.尴尬、难为情。如:「你不要这个样子,让别人看到了怪彆扭的。」
《国语辞典》:闷得慌(闷得慌)  拼音:mèn de huang
心情非常烦闷。如:「近日一连串不顺利,让我心里著实闷得慌。」《红楼梦》第八二回:「我那里是乏,只是闷得慌。」《醉醒石》第一五回:「咱闷得慌,正走出门,巧巧撞著舅子。」
分类:心情烦闷
《漢語大詞典》:哽吃
形容发言不连续、不流畅,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 祥子 的脸红起来,哽吃了半天才说出来。”
《漢語大詞典》:搁煞(擱煞)
方言。谓搁置不周转或不流通;耽搁。 茅盾 《子夜》十二:“堆栈里的干茧就搁煞了十多万,加之最近丝价狂跌,他再不能忍痛抛售,这存丝一项也搁煞了十多万。”
《漢語大詞典》:疙里疙瘩
亦作“ 疙疙瘩瘩 ”。
(1).粗糙,不平滑。《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咚!’ 霍金娃 疙疙瘩瘩的大拳擂在炕沿上,心里暗暗大骂安检科长 王信 。”如:在他那疙里疙瘩的脑壳上,头发像针似地竖立着。
(2).不流畅;不顺利。 巴金 《寒夜》十一:“还是那些疙里疙瘩的译文,他不知道这是哪一个世界的文字。” 克非 《春潮急》二六:“ 春伦 平常说话疙里疙瘩,生气的时候,口齿却很流畅。” 柳杞 《好年胜景》:“她搬下来自然是好,可是那疙疙瘩瘩的事情也就多啦。”
《漢語大詞典》:钝口拙腮(鈍口拙腮)
谓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镜花缘第八十回:“罢!罢!罢!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