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墨痴  拼音:mò chī
不善用墨的书画家。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蕴酿宿陈,出之无光泽耳。如书画家不善使墨,谓之墨痴。」
《国语辞典》:口钝(口钝)  拼音:kǒu dùn
口舌迟钝、不善于言谈。如:「他口钝得很,那里懂得说些拍马屁的话!」也作「口讷」。
《漢語大詞典》:呐口
(1).说话困难,不流畅。汉书·李广传:“ 广 呐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訥口少言”。
(2).指不善辞令之口。 唐 沈亚之 《古山水障·和史馆陈学士作》:“赋他山於遗图,掷琨瑶於呐口。”
《漢語大詞典》:迂讷(迂訥)
谓迂拙而不善言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成 ﹞为人迂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 孙子楚 ﹞性迂訥,人誑之,輒信为真。”
《國語辭典》:讷口(訥口)  拼音:nè kǒu
言语迟钝。《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何休传》:「休为人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分類:不善
《漢語大詞典》:谨讷(謹訥)
老实,不善谈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鄂 为人谨訥,年十九岁,见客羞涩如童子。”
《漢語大詞典》:鸠计拙(鳩計拙)
谓生性笨拙,不善营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八·寿诗:“ 杭 刘菊 庄泰 , 成化 癸巳六月,适当六十……自寿云:‘落落乾坤六十翁,苍颜寧復旧时红。蒐罗经史有餘力,补报君亲无寸功。舌在未应鳩计拙,眼高浑觉马羣空。’”
《漢語大詞典》:有嘴没舌
形容不善言辞。 杨朔 《春子姑娘》:“这孩子,真窝囊!有嘴没舌的,你就不会说话?”
《國語辭典》:渊鱼丛爵(淵魚叢爵)  拼音:yuān yú cóng jué
爵,雀也。渊鱼丛爵比喻暴君为政不善,就好像驱赶人民到敌方。语本《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漢語大詞典》:鹰瞵虎视(鷹瞵虎視)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英特战役》:“百餘年来,其鹰瞵虎视雄踞全球者,其伎俩亦可见矣。” 张继煦 《〈湖北学生界〉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亦作“ 鹰瞵虎攫 ”。 赵汉卿 《宣言书》:“列强鹰瞵虎攫,日迫一日,动輒以兵事相恐吓。”
《漢語大詞典》:肿膝(腫膝)
(马的)膝部粗大。谓马之不善扬蹄奔驰者。韩非子·说林下:“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
《漢語大詞典》:凿四方眼儿(鑿四方眼兒)
比喻呆板,不善变通。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要撒溺到底説呀,怎么憋着不言语呢?还这么凿四方眼儿,一定要使个浄桶!”
《漢語大詞典》:愠惀
心有所蕴积而不善表达。《楚辞·九章·哀郢》:“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洪兴祖 补注:“愠,紆粉切,心所愠积也。惀,力允切,思求晓知谓之惀。”
《漢語大詞典》:拙嘴笨舌
嘴巴笨拙。谓不善于言辞。 杨朔 《中国人民的脚步声·望南山》:“我一个草木之人,拙嘴笨舌的……说错了,你也别怪。”亦作“ 拙嘴笨腮 ”。 刘厚明 《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
《漢語大詞典》:玩忽职守
由于工作疏忽而对他人或公众造成损害的行为
∶担任公职的官员的胡作非为或管理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