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12,分16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下
行下
下士
城下
地下
日下
松下
下马
窗下
下车
阙下
下风
下笔
下视
下至
《國語辭典》:不下  拼音:bù xià
1.不少于、不低于。如:「不下千人」。
2.不相让。如:「相持不下」。
《漢語大詞典》:行下
行文下达。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之二:“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便五穀通流,公私皆济。”《水浒传》第二十回:“本州孔目差人賫一纸公文,行下所属 鄆城县 ,教守御本境。”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时宣抚司未有行下, 玠 曰:‘事急矣,诸将不能办,我当自行。’”参见“ 行文 ”。
《國語辭典》:行文  拼音:xíng wén
1.推行文治教化。《史记。五五。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偃武行文,将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
2.作文。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格局》:「绳墨不改,斧斤自若,而工师之奇巧出焉,行文之道,亦若是也。」
3.官厅的公文往来。《儒林外史》第一回:「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来做官。」《文明小史》第一回:「齐巧这年春天,正逢岁试,行文下去,各学教官传齐廪生,携带门斗,知会了文武童生,齐向府中进发。」
《國語辭典》:下士  拼音:xià shì
1.浅俗的人。《老子》第四一章:「下士闻道,大笑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屈尊以下交贤士。《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红楼梦》第一○回:「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敢不奉命。」
3.军衔。军士的最后一级,在中士之下。
4.佛教用语。三士之一,指贪著世间快乐,对轮回还未生起自觉的人。
5.职官名。古代天子、诸侯皆设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地位在大夫之下。秦以后仍沿用。《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骈字类编》:城下
唐 高适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唐 王建 送人游塞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分类:城下
《國語辭典》:地下  拼音:dì xià
1.地面之下。如:「地下资源」、「地下水」。
2.秘密、不公开活动或不合法的。如:「地下舞厅」、「地下工厂」、「地下工作」。
《國語辭典》:地下  拼音:dì xià
地面上。《红楼梦》第一五回:「凤姐在里间,秦钟宝玉在外间,满地下皆是家婆子打铺坐更。」
《國語辭典》:日下  拼音:rì xià
1.太阳落下。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
2.现在、目前。《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日下天气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
3.当天。《水浒传》第六三回:「犒赏三军,限日下起行。」
4.京师。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5.比喻遥远。唐。王勃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6.国名。在东方荒远的地方。《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漢語大詞典》:松下
(1).松树之下;松间。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2).古地名。吕氏春秋·行论:“ 松下 乱,先君以不安弃羣臣也。” 高诱 注:“ 松下 ,地名也。”
《國語辭典》:下马(下馬)  拼音:xià mǎ
1.从马上下来。《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汉主回辔,北至赵村,追兵已及,疾忙下马,走入百姓家。」《三国演义》第二回:「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
2.比喻官吏到任。《水浒传》第六二回:「如今把五十两金子与我,结果了他性命,日后提刑官下马,我吃不的这等官司。」
《国语辞典》:窗下  拼音:chuāng xià
1.窗户下、窗前。《宋书。卷九三。隐逸列传。陶潜》:「尝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唐。李商隐〈所居〉诗:「窗下寻书细,溪边坐石平。」
2.比喻研读学业。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你为甚在十年窗下无人问?只图个一举成名天下知。」
《國語辭典》:下车(下車)  拼音:xià chē
1.从车上下来。《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八》:「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2.周武王灭殷之后,未及下车,立即封黄帝之后于蓟。见《礼记。乐记》。后用以指官吏赴任。《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國語辭典》:阙下(闕下)  拼音:què xià
1.宫庭。唐。白行简《李娃传》:「先是,天子方下诏,俾外方之牧,岁一至阙下,谓之『入计』。」
2.代称天子。古时不敢直言天子,而以阙下代称。《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
《國語辭典》:下风(下風)  拼音:xià fēng
1.风所吹向的那一方。《庄子。天运》:「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孙子。火攻》:「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2.比喻处于不利的地位。亦可引申为自谦之词。《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薄言载考,承颜下风。」
《國語辭典》:下笔(下筆)  拼音:xià bǐ
落笔为文或书画。《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
《漢語大詞典》:下视(下視)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骈字类编》:下至
诗行苇小序:内睦九族。笺:见上至下增。史记礼书: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 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
又范睢传见上及下。
分类: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