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品  拼音:xià pǐn
1.品质最差或等级最低者。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君看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喻世明言。卷一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七者,众人都笑他为下品,不列姊妹之数。」
2.魏晋九品中正制,品第最下的势族。《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国语辞典》: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拼音:wàn bān jiē xià pǐn,wéi yǒu dú shū gāo
(谚语)各行各业均属下等,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國語辭典》:下流  拼音:xià liú
1.下游。《陈书。卷八。周文育传》:「芊韶上流则欧阳頠、萧勃,下流则傅泰、余孝顷,文育据其中间,筑城飨士,贼徒大骇。」
2.向下流注。《书经。禹贡》「冀州既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当从下为始。」
3.上位者的恩泽扩及百姓。《淮南子。主术》:「君德不下流于民,而欲用之,如鞭蹄马矣。」《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此二臣者,皆极虑尽忠,闵主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
4.品格污下。《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门三十多年,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红楼梦》第二○回:「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
5.卑微的地位。汉。王充《论衡。逢遇》:「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汉。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國語辭典》:下乘  拼音:xià shèng
1.劣马。《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亵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厩之下乘也。」
2.泛称一切下等者。唐。韩愈〈为人求荐书〉:「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摹印》:「譬诸画家,无胸中丘壑,以稿本临模,终是下乘。」
《漢語大詞典》:猥品
下品;下流。明史·李文祥传:“能知自愧,即属名流;乐其危菑,乃为猥品。”
分類:下品下流
《國語辭典》:下驷(下駟)  拼音:xià sì
1.劣等的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宋书。卷七五。颜竣传》:「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今弃此所重,得彼下驷,千匹以上,尚不足言。」
2.比喻下等的物品,或才能低下的人。宋。李纲〈荔支后赋〉:「汉贡南海,唐驿西川,皆荔支之下驷,乃并驾于中原,当时所见,得其粗焉。」
《國語辭典》:下药(下藥)  拼音:xià yào
1.品质低劣的药物。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下药治病,谓大黄除实,当归止痛。」
2.调配药剂。唐。元稹 病醉诗:「那知下药还沽底,人去人来剩一卮。」《薛仁贵征辽事略》:「卿烧为灰,与英公下药。」
3.下毒。如:「他成天紧张兮兮,总以为别人会在他饭里下药。」
《漢語大詞典》:燕岱之石
喻庸才下品。 隋 江总 《让尚书令表》:“谬以 商丘 之木,遂比舟檝之材; 燕 岱 之石,混同瑚璉之器。”
分類:庸才下品
《漢語大詞典》:败乘(敗乘)
犹下品,劣等品。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沈山人 子登 ﹞时有清音……如‘野日寒如月,河冰聚若刀’,宛见旷思。至 俞 氏所编,是其败乘耳。”
分類:下品劣等
下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弥陀净土之人有九种类,其中之下三种曰下品。(参见:次)
下品上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九品往生之一。经曰:「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诸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中略)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中略)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下品中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下品下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中略)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发下品十善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种发心之一。众生念念起胜他之心,行下品之十善,植修罗道之种也。
【三藏法数】
下品者,于作善之时,即生悔心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谓众生念念欲胜于人,轻他重己,而外扬仁义,行修罗道,是名发下品十善心。(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谓行非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