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台湾电视公司(台湾电视公司)  拼音:tái wān diàn shì gōng sī
中华民国三大电视网之一。民国五十一年十月十日开播,股权一半归属于省府六家行库,一半属于民间投资,经营上纯为民营公司型态。成立宗旨为报导新闻及宣导政令、推广社会教育、发扬中华文化、提供公共服务及提倡高尚娱乐等为导向。也称为「台视」。
《国语辞典》:淡水河  拼音:dàn shuǐ hé
河川名。台湾第三大河,发源于大霸尖山,到淡水镇入海。因与南部的下淡水溪相对,故也称为「上淡水」。
《国语辞典》:达芬奇(达芬奇)  拼音:dá fēn qí
Leonardo da Vinci
人名。(西元1452~1519)义大利文艺复兴三大艺术巨匠之一。参见「达文西」条。
《国语辞典》:达文西(达文西)  拼音:dá wén xī
Leonardo da Vinci
人名。(西元1452~1519)义大利文艺复兴三大艺术巨匠之一,不仅对绘画、雕刻、建筑,甚至对机械、天文、解剖等自然科学都表现不凡的天才。辗转于佛罗棱斯、米兰、罗马等地,从事艺术创作,最后客死于巴黎。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也译作「达芬奇」。
《国语辞典》:保护食物(保护食物)  拼音:bǎo hù shí wù
五大基本食物中的蔬菜、水果及鱼、肉、蛋、奶、豆等三大类食物。具维持体内组织健康、补充组织及调节生理的功能。
《国语辞典》:波布政权(波布政权)  拼音:bō bù zhèng quán
高棉三大政治势力之一。西元一九七五年高棉陷共时,由中共所支持的波布(Plo Pot)组成。后越共以武力支持横山林政权,将波布逐出高棉首都金边,撤退至西南山区。
《国语辞典》:法华玄义(法华玄义)  拼音:fǎ huā xuán yì
书名。全名为「妙法莲华经玄义」,天台三大部之一。隋朝智顗讲述,弟子灌顶笔录。十卷(或分二十卷)。透过《妙法莲华经》的注释,阐述天台宗的教理。唐朝湛然有《法华玄》二十卷,详注本书。
《国语辞典》:美蒂雅  拼音:měi dì yǎ
Medea
1.希腊神话公主。为太阳神阿波罗的孙女,其个性善妒,会占卜,曾帮助阿尔戈英雄领袖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在以美蒂雅故事为主的文学作品中,则以欧里庇得斯的《美蒂雅》和奥维德的《变形记》最为有名。
2.希腊三大悲剧之一,为欧里庇得斯所作。内容叙述希腊女神美蒂雅和希腊被黜王子伊阿宋私奔,而后伊阿宋爱上科林斯国王的女儿,抛弃了美蒂雅,美蒂雅为了报复,毒害了城邦公主和她的父王,甚至刺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国语辞典》:马赛港(马赛港)  拼音:mǎ sài gǎng
Marseilles
城市名。在法国东南部,临里昂湾。当欧、亚、非三大陆航路的要冲,贸易繁盛,为法国第一商港,第二大都市,是地中海的重要港口。
《国语辞典》:欧胡岛(欧胡岛)  拼音:ōu hú dǎo
Oahu Island
岛名。位于太平洋中部,为夏威夷群岛中第三大岛,面积一千五百七十四平方公里。为火山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岛上有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火奴鲁鲁)和珍珠港及威基基海滩。重要经济项目为主要的经济活动有军需服务业、旅游业、农业等。盛产凤梨、甘蔗、夏威夷豆等。
《國語辭典》:基督教  拼音:jī dū jiào
西元一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的宗教,初期流行于亚细亚西部,现遍及世界。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又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如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卫理会等。台湾地区统称新教。
《漢語大詞典》:渤海湾
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向西深入陆地,东以滦河口至黄河口连线为界。黄河、海河等注入,海底平缓。水深一般不到20米。沿岸有冰期。海底油气资源丰富。沿海有大盐场。西岸有天津港。
《國語辭典》:巴尔干半岛(巴爾幹半島)  拼音:bā ěr gàn bàn dǎo
Balkan Peninsula
半岛名。东滨黑海,南临爱琴海、达达尼尔海峡及马尔马拉海,西濒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因巴尔干山脉而得名,半岛上群山分布,以采矿、伐木等工业为主。民族复杂,易生冲突,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
《國語辭典》:爱尔兰岛(愛爾蘭島)  拼音:ài ěr lán dǎo
岛名。大不列颠群岛之一。位于欧洲北部。面积约八万四千四百平方公里,其中爱尔兰共和国占七万二百八十二平方公里。居民为克勒特族,信奉罗马天主教。简称为「爱尔兰」。
《國語辭典》:电炉(電爐)  拼音:diàn lú
一种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高热,用于取暖、烹饪,或工业上加热、冶炼的炉子。依构造可分电阻式、电弧式及感应式等。也称为「电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