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21,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七营
七月半
七诤
七资
首七
七堰
七移
七星坛
七献
七术
七胜
七地
七典
七宫
七颗
《骈字类编》:七营(七营)
魏书公孙渊传见五部下置唐书选举志太宗即位崇儒术虽七营飞骑亦 生遣博士为授经水经注西征记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旧城城周百馀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王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城结垒为大小七营滨带河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阜之上尚传故迹矣
《漢語大詞典》:七月半
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旧俗于此日设祭超度亡故亲人,称盂兰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骈字类编》:七诤(七诤)
胡文恭钱彦远制进增七诤之重
《骈字类编》:七资(七资)
宋史选举志见五资下
《國語辭典》:首七  拼音:shǒu qī
头七。俗称人死后的第七天为「首七」。《红楼梦》第一三回:「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
《骈字类编》:七堰
唐 白居易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韵府拾遗 阮韵》:晋中兴书兖州既平谢元患水道险涩运粮艰难壅吕梁水立七堰以利运漕
《骈字类编》:七移
诗终日七襄笺见七襄下
《國語辭典》:七星坛(七星壇)  拼音:qī xīng tán
道教祭拜北斗七星的祭坛。唐。陆龟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
《漢語大詞典》:七献(七獻)
献酒七次。 周 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饗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 孔颖达 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
《漢語大詞典》:七术(七術)
(1).指国君驾驭群臣的七种方法。韩非子·内储说上:“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詔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
(2).指 越 大夫 文种 教 句践 伐 吴 的七种策略。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人或谗 种 且作乱, 越王 乃赐 种 剑曰:‘子教寡人伐 吴 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 吴 ,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种 遂自杀。” 张守节 正义:“《越絶》云:‘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糴粟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臺,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諫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利;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
(3).指 鬼谷子 用兵七法。即威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腾文·七术:“威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腾蛇;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鷙鸟;转圆法,猛兽;损兑法,灵蓍。”参阅鬼谷子·本经阴符
《骈字类编》:七胜(七胜)
战国策平原君谓冯忌曰吾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何如冯忌对曰不可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馀兵围邯郸之城赵以亡败之馀众收破军之敝守而秦罢于邯郸之下赵守而不可拔者攻难而守者易也今赵非有七克之威也而燕非有长平之祸也今七败之祸未复而欲以罢赵攻强燕臣未见燕之可攻也 管子众胜寡疾胜徐勇胜怯智胜愚善胜恶有义胜无义有天道胜无天道凡此七胜者贵众用之终身者众矣
《漢語大詞典》:七地
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訶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四:“此从二地乃至七地,修道剪障,名断烦恼。”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谓七地始得无生,是时已悟理。但至于十地,金刚心现,乃证体而作佛。”参见“ 十地 ”。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语:(1)依菩萨證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说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菩萨地」。(2)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漢語大詞典》:七典
七部儒家经典。 汉 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清 黄生 义府卷下:“七典即七经,汉人以论语孝经与五经而七。”参见“ 七经 ”。
《漢語大詞典》:七经(七經)
(1). 汉 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 东汉 《一字石经》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 唐 李贤 注作《乐》春秋论语; 宋 刘敞 《七经小传》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 清 康熙 《御纂七经》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
(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漢語大詞典》:七宫
古代燕乐中的宫声七调。新唐书·礼乐志十二:“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鐘宫为七宫。” 清 凌廷堪 燕乐考原·宫声七调:“燕乐七宫一均,即琵琶之第一弦,分为七调,琵琶以第一弦为黄鐘宫,故曰七宫。”
《骈字类编》:七颗(七颗)
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索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
分类:七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