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采莲子(采蓮子)
唐 教坊曲名,为七言四句带有和声的声诗。后用为词牌。
《国语辞典》:陇西行(陇西行)  拼音:lǒng xī xíng
1.一种乐府瑟调曲的名称。
2.诗名。唐陈陶作。七言绝句。诗中多描述边塞景象,及战争所带给人的悲痛。
《国语辞典》:哀江头(哀江头)  拼音:āi jiāng tóu
诗名。唐杜甫所作。七言乐府。诗中描写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时事。安史乱后,杜甫见曲江残破,感叹昔盛今衰,遂作此诗以致哀惋。
《国语辞典》:老将行(老将行)  拼音:lǎo jiàng xíng
诗名。唐王维所作。七言乐府。内容描写老将从小就跃马边疆,后因衰朽而被冷落,自己却仍不愿服老,志在千里,还想要为国家立功的豪情。
《國語辭典》:七古  拼音:qī gǔ
一种诗体。七言古诗的简称。句数不一,每句七字,不求平仄对仗,讲押韵。
《國語辭典》:借韵(借韻)  拼音:jiè yùn
近体诗首句可不押韵,如押韵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韵,称为「借韵」。如唐朝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在广韵中,「中」属「东」韵,「浓」属「钟」韵。
《国语辞典》:泊秦淮  拼音:bó qín huái
诗名。唐杜牧所作。七言绝句。全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國語辭典》:古体诗(古體詩)  拼音:gǔ tǐ shī
诗歌的一种型体。相对于近体诗而言。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数无限制,用韵无定则,不拘平仄对偶。简称为「古诗」。
《漢語大詞典》:望夫歌
词牌名。又名《罗唝曲》。皆为五、六、七言绝句,唯起句可用韵可不用韵。 唐 元稹 赠 浙东 刘采春 诗有“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句。参阅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元稹《词谱》卷一。
《漢語大詞典》:格律诗(格律詩)
诗体的一种。通常指五言或七言的律诗、绝句和排律。因其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等都有一定的规则,故称格律诗。格律诗产生于 南朝 齐 ,至 唐 代发展成熟,直至近代一直为我国诗坛的主要诗体。因其区别于古诗,又称近体诗或今体诗。
《漢語大詞典》:下场诗(下場詩)
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 明 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
《国语辞典》:良朋益友  拼音:liáng péng yì yǒu
有助于增长知识与品德的朋友。如:「班代表为人真诚、热心,总能适时帮我解困,真是我的良朋益友。」唐。皎然〈七言乐意联句〉诗:「良朋益友自远来,万里乡书对酒开。」《镜花缘》第七三回:「在我们闺中,真可算得良朋益友,就是独自一人,只要有了他,也可消遣的。」
《国语辞典》:巴渝词(巴渝词)  拼音:bā yú cí
唐刘禹锡依巴渝民歌剪制的诗体,形式多为七言绝句。参见「竹枝词」条。
《国语辞典》:敦煌曲子  拼音:dūn huáng qǔ zi
敦煌石窟所发现的唐代民间歌曲。有五、七言的整齐句式,也有长短句;有单段的,也有多段词共用一个曲调的;还有若干段成套连续演唱的大曲。
《国语辞典》: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拼音:chì bì huái gǔ
1.宋苏轼所作〈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为苏轼游历赤壁后所写的作品。
2.诗名。清秋瑾所作。七言绝句。全诗为:「潼潼水势响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