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天门(天門) 拼音:tiān mén
1.天宫之门,指天帝所居住的宫门。唐。沈佺期〈龙池篇〉:「池开天汉分黄一,龙向天门入紫微。」
2.帝王宫殿之门,即君门的尊称。《楚辞。王褒。九怀。通路》:「天门兮地户,孰由兮贤者。」
3.天机之门,指心。《庄子。天运》:「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4.道家称鼻孔或两眉之间的天庭。《老子》第九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五。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5.星官名。由两颗星组成,属角宿,在西方属室女座。
6.古人称角宿两颗星之间的天区为天门。
7.赌牌九时,庄家的对面。《老残游记》第一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
8.天门冬的别名。参见「天门冬」条。
2.帝王宫殿之门,即君门的尊称。《楚辞。王褒。九怀。通路》:「天门兮地户,孰由兮贤者。」
3.天机之门,指心。《庄子。天运》:「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
4.道家称鼻孔或两眉之间的天庭。《老子》第九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五。隐藏章》:「上合天门,入明堂。」
5.星官名。由两颗星组成,属角宿,在西方属室女座。
6.古人称角宿两颗星之间的天区为天门。
7.赌牌九时,庄家的对面。《老残游记》第一九回:「第二条拿了个八点,天门是地之八,上下庄是九点,又赔了一个通庄。」
8.天门冬的别名。参见「天门冬」条。
《國語辭典》:苍龙(蒼龍) 拼音:cāng lóng
1.青色的龙。《楚辞。贾谊。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
2.青色的马。《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
3.太岁。《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张纯》:「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
4.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
5.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比喻青苍高大的树木或起伏不定的山岭。唐。李山甫松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宋。苏轼 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2.青色的马。《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
3.太岁。《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张纯》:「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
4.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
5.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比喻青苍高大的树木或起伏不定的山岭。唐。李山甫松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宋。苏轼 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國語辭典》:天津 拼音:tiān jīn
1.星官名。位于女宿之北,在西方属天鹅座。横跨银河中。《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主四渎津梁,所以度神通四方也。」
2.城市名。参见「天津市」条。
2.城市名。参见「天津市」条。
《國語辭典》:青龙(青龍) 拼音:qīng lóng
1.青色的龙。古代传说的祥物。《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
2.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星的合称。《管子。地员》:「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
3.太岁的别名。参见「太岁」条。《淮南子。天文》:「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4.左方。《礼记。曲礼上》:「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5.俗称没有阴毛的男子为「青龙」。
2.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星的合称。《管子。地员》:「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
3.太岁的别名。参见「太岁」条。《淮南子。天文》:「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4.左方。《礼记。曲礼上》:「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5.俗称没有阴毛的男子为「青龙」。
《國語辭典》:白虎 拼音:bái hǔ
1.神话传说中的野兽。《诗经。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汉。毛亨。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2.星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总称。
3.中国神话或星相家所说的凶神。《水浒传》第三七回:「才离黑煞凶神难,又遇丧门白虎灾。」《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
4.俗称无阴毛之女子。
《漢語大詞典》:龙尾(龍尾)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 虢 之旂。’” 杜预 注:“龙尾,尾星也。” 汉 张衡 《天象赋》:“歷龙尾以及箕,跨北 燕 而在兹。”
(2).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华歆 字 子鱼 , 平原 高唐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引《朱草衣诗》:“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 王国维 《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幸免 仲叔 累猪肝,颇觉 幼安 惭龙尾。”
(3).草名。乌蔹莓的别名。《尔雅·释草》“拔蘢葛” 晋 郭璞 注:“似葛,蔓生,有节, 江 东呼为龙尾。”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乌蔹莓》:“俗名五爪龙, 江 东呼龙尾。”
(4).砚名。亦泛指砚。 宋 苏轼 《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清 钱谦益 《赠砚》诗:“紫纯端砚镇书楼,牛后真令龙尾羞。”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取麟毫麝煤龙尾凤笺来。”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元 欧阳玄 《河防记》:“隄前置龙尾大埽,龙尾者,伐大树连梢繫之隄旁,随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
(6).古国名。 南诏 的别称。《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南詔 ,或曰 鹤拓 、曰 龙尾 ……本 哀牢夷 ,后乌蛮别种也。”参见“ 南詔 ”。
(7).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无锡 西龙尾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吴 所造也。”《隋书·酷吏传·崔弘度》:“ 弘度 妹先适 迥 子为妻,及破 鄴城 , 迥 窘迫升楼, 弘度 直上龙尾追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筑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龙垂尾然,故曰龙尾。”
(8).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清 钱谦益 《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诗:“趁朝龙尾还如梦,稳卧牛衣得此生。” 钱曾 笺注:“ 宋敏求 《长安志》:鐘楼鼓楼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 李上交 《近事会元》: 含元殿 侧有龙尾道,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 丹凤门 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2).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华歆 字 子鱼 , 平原 高唐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引《朱草衣诗》:“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 王国维 《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幸免 仲叔 累猪肝,颇觉 幼安 惭龙尾。”
(3).草名。乌蔹莓的别名。《尔雅·释草》“拔蘢葛” 晋 郭璞 注:“似葛,蔓生,有节, 江 东呼为龙尾。”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乌蔹莓》:“俗名五爪龙, 江 东呼龙尾。”
(4).砚名。亦泛指砚。 宋 苏轼 《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清 钱谦益 《赠砚》诗:“紫纯端砚镇书楼,牛后真令龙尾羞。”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取麟毫麝煤龙尾凤笺来。”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元 欧阳玄 《河防记》:“隄前置龙尾大埽,龙尾者,伐大树连梢繫之隄旁,随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
(6).古国名。 南诏 的别称。《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南詔 ,或曰 鹤拓 、曰 龙尾 ……本 哀牢夷 ,后乌蛮别种也。”参见“ 南詔 ”。
(7).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无锡 西龙尾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吴 所造也。”《隋书·酷吏传·崔弘度》:“ 弘度 妹先适 迥 子为妻,及破 鄴城 , 迥 窘迫升楼, 弘度 直上龙尾追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筑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龙垂尾然,故曰龙尾。”
(8).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清 钱谦益 《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诗:“趁朝龙尾还如梦,稳卧牛衣得此生。” 钱曾 笺注:“ 宋敏求 《长安志》:鐘楼鼓楼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 李上交 《近事会元》: 含元殿 侧有龙尾道,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 丹凤门 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國語辭典》:朱鸟(朱鳥) 拼音:zhū niǎo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因朱乃赤色,象火,而南方属火,七宿相联起来像鸟形。故称为「朱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也称为「朱雀」。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國語辭典》:朱雀 拼音:zhū què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也称为「朱鸟」。《书经。尧典》:「日中星鸟。」清。孙星衍。疏:「经言星鸟者,鸟谓朱雀,南方之宿……如郑康成之意,南方七宿,总为鸟星。」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2.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廷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唐。李周翰。注:「 朱鸟、朱雀,南方神也。」也称为「朱鸟」。
3.神话传说中的祥瑞动物。《三辅黄图。卷三。未央宫》:「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國語辭典》:朱鸟(朱鳥) 拼音:zhū niǎo
1.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因朱乃赤色,象火,而南方属火,七宿相联起来像鸟形。故称为「朱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也称为「朱雀」。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
2.古以天文四宫布列军阵,前后左右分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图形称为「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3.传说中南方之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蛇蟉虬而绕榱。」《太平御览。卷八八一。神鬼》:「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也称为「朱雀」。
4.凤。《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唐。章怀太子。注:「朱鸟,凤也。」
5.燕。汉。扬雄《法言。问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晋。李轨。注:「朱鸟,燕别名也。」
6.道教上称舌头为「朱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呼吸篇》:「朱鸟舌象,白石齿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