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6,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峒丁
丁零
单丁
丁冬
丁辰
丁时
二丁
保丁
丁甲
义丁
识丁
丁星
丁力
免丁
丁子
《漢語大詞典》:峒丁
(1).峒人。 唐 许浑 《题峡山寺》诗:“ 峒 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
(2).峒兵。宋史·高宗纪二:“詔 江西 、 闽 、 广 、 荆湖 诸路团教峒丁、枪杖手。”
《國語辭典》:丁零  拼音:dīng líng
1.零丁、孤单。元。李思衍〈鬻孙谣〉:「丁零老病维一身,独卧茅檐夜深雨。」
2.拟声词。形容铃声、或小金属的撞击声。唐。黄滔〈戴安道碎琴赋〉:「朱弦并断,类冰泉裂石以丁零。」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参见「丁灵」条。
《國語辭典》:单丁(單丁)  拼音:dān dīng
1.独生子。《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其单丁在军无有兼重者,皆遣归家,终身不调。」
2.仅只、单单。《金瓶梅》第五二回:「我就单丁摆布不起你这小淫妇儿?你休笑哗,我半边俏还动的!」
3.独自、独个儿。宋。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诗「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句下宋。任渊。注:「倚遇禅师三十年单丁住法昌山。」
《漢語大詞典》:丁冬
象声词。 唐 庄南杰 《阳春曲》:“紫锦红囊香满风,金鸞玉軾摇丁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少间,妓果出。年十七八,玉珮丁冬,云鬟掠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雨大的时候丁冬的可以听到檐漏的声音。”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丁辰
适逢其时。后汉书·班固传:“逢吉丁辰,景命也。” 李贤 注:“丁,当也。辰,时也。景,大也。逢休吉之代,当封禪之时,此为天子之大命也。”
《漢語大詞典》:丁时(丁時)
适逢其时。《楚辞·刘向<九叹·惜贤>》:“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沲兮。” 王逸 注:“丁,当也。言己之生,当逢遇殃咎,安可奈何。” 宋 王安石 《贺致政杨侍读启》:“丁时翕静,取道阻长,繄盛德之可师,宜明神之实相。” 景耀月 《己酉正月三去祖国舍弟太素踰河送别愀然赋此》诗:“丁时多患难,与汝共饥寒。”
《漢語大詞典》:二丁
指 三国 魏 丁仪 、 丁廙 兄弟。二人才朗学博,与 曹植 友善,后均遭 曹丕 杀害。 清 吴伟业 《别丁飞涛兄弟》诗:“三 陆 云间 空想像,二 丁 鄴下 自风流。”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吴 门之有 永叔 兄弟,犹 建安 之有二 丁 。”
《漢語大詞典》:保丁
(1). 宋 代保甲制中的乡兵。宋史·兵志六:“ 熙寧 初, 王安石 变募兵而行保甲,帝从其议……应主客户两丁以上,选一人为保丁。”参见“ 保甲 ”。
(2).旧时保里的差役,保长的走卒。 段荃法 《凌红蝶》:“保长怒了,又加派两个保丁,都提着柳木棒子,寻上门来。”参见“ 保甲 ”。
《漢語大詞典》:保甲
(1). 宋 代的一种乡兵制度。 熙宁 初, 王安石 变募兵而为保甲。其法是:十家为一保,有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家有两丁以上者,选一人做保丁,组成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参阅宋史·兵志六文献通考·兵考五·兵制
(2).旧时统治人民的户籍编制。 清 代保甲之法,十户为牌,设一牌头,十牌为甲,设一甲头;十甲为保,设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其所往,入则稽其所来。解放前,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役办法。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在它统治的各省市一律推行这种户籍制度。参阅《清朝文献通考·户口考一》《职役考一》《毛泽东选集·论联合政府》注释。
《漢語大詞典》:丁甲
即六丁六甲。本为道教神名。后亦泛指天兵天将。《西游记》十五回:“众揭諦道:‘丁甲、功曹、伽蓝轮次。’”
分類:为道道教
《漢語大詞典》:义丁(義丁)
旧指抗暴自卫的地方组织的兵丁。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臣居 庐陵 ,往往有寇警,则乡里又起所谓义丁者。” 明 高启 《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诗:“城中义丁一百万,坐委沟谿不成用。”
《國語辭典》:识丁(識丁)  拼音:shì dīng
语本《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比喻识字。《元史。卷一八二。许有壬传》:「若曰惟德行之择,其名固佳,恐皆厚貌深情,专意外饰,或懵不能识丁矣。」
《漢語大詞典》:丁星
对着星光。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诗:“珠翠丁星復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分類:星光
《漢語大詞典》:丁力
成年的劳力。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真陵开山:“且煎且凿,役百万丁力,孜孜矻矻。”金史·食货志一:“比闻民乏食至鬻子者,听以丁力等者赎之。”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本朝役东南之民,皆以均徭编审,而独注意於粮长之一事,故祖宗之法,必取丁力相应有行止者充之。”
分類:成年劳力
《國語辭典》:免丁  拼音:miǎn dīng
免除徭役。《元史。卷一三四。列传。月合乃》:「儒人免丁者,实月乃合始之也。」
《漢語大詞典》:丁子
(1).古 楚 地称虾蟆为丁子。庄子·天下:“ 郢 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 成玄英 疏:“ 楚 人呼虾蟆为丁子。”
(2).指儿子。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忽吟春草思 惠连 ,因之亦梦添丁子。”
(3).钉子。 唐 顾况 《露青竹杖歌》:“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楷光灿然。” 沙汀 《磁力》:“青年人都这样,多碰两回丁子就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