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眼明囊
古代民俗于农历八月一日(一说农历八月十四日)制小锦囊盛朝露馈赠亲友,谓用以拭目,可使眼明。 南朝 梁简文帝 《眼明囊赋》序:“俗之妇人,八月旦,多以锦翠珠寳为眼明囊,因竞凌晨取露以拭目。”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四日……以锦綵为眼明囊,递相餉遗。按《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亦称“ 眼明袋 ”。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眼明袋:“ 弘农 邓绍 尝八月旦入 华山 採药,见一童子执五綵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 绍 问曰:‘用此何为?’答曰:‘ 赤松先生 取以明目。’……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
《漢語大詞典》:杖化龙(杖化龍)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向一卖药老翁学道,一日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遂以“杖化龙”用为道家神异之典。 宋 陆游 《道室杂咏》:“舄化双鳧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漢語大詞典》:兜玄国(兜玄國)
唐 人小说中的国名。 薛君胄 一日酒醉,忽觉耳中有车马声,小车自耳中出,高二三寸。车有二童,亦二三寸,谓 君胄 曰:吾自 兜玄国 来, 兜玄国 在吾耳中。见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二:“不须路入 兜玄国 ,自有音闻 室筏城 。” 清 钱谦益 《左耳病戏作十二韵》:“ 室筏 音闻旋恍忽, 兜玄 梦断转迷离。”
分類:一日酒醉
《國語辭典》:鬼节(鬼節)  拼音:guǐ jié
旧称清明、中元、寒衣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并会在此三日祭祀祖先。
《漢語大詞典》:四时节(四時節)
谓一日之内有四季的气候变化。 宋 陶谷 清异录·地理:“ 桂林 一日间具四时之气,迁謫者恶之,号为四时节。”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国语辞典》:星期日  拼音:xīng qí rì
一星期的第一日,通常订为休息日。也称为「星期天」。
《漢語大詞典》:辟恶酒(辟惡酒)
即椒柏酒。旧俗,正月一日饮椒实、柏叶所浸酒,谓饮之可辟恶气、消疾疫,故名。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参见“ 椒柏酒 ”。
《漢語大詞典》:椒柏酒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
《漢語大詞典》:祥荚(祥莢)
蓂荚。传说 唐尧 时瑞草名。相传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荚,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荚,月晦而尽,故又名历荚。 唐 郑愔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月满增祥荚,天长发瑞灵。”
《漢語大詞典》:十月朝
农历十月一日。旧俗为扫墓日。亦称十月一。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 墓祭 ﹞今民间以新岁、寒食、十月朝三次。据 程子 《遗书》,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寒食则又从常祭礼。”《中国歌谣资料·颠倒歌》:“清明当十月朝,家家去祭扫。”
《国语辞典》:除息  拼音:chú xí
股票术语。除息日时,上市股票的前一日收盘价,减去公司配发的现金股利,称为「除息」。如除息前的收盘价为二十元,现金股利为二元,则当日的参考报价为十八元。
《国语辞典》:单日(单日)  拼音:dān rì
1.一天、一日。如:「今日股票的单日成交量创下新高点。」
2.单数序的日子。如一、三、五、七日。如:「单日读经,偶日读史。」
《国语辞典》:四分历(四分历)  拼音:sì fēn lì
一种汉代所用的历法。定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十九年为一章,每四章有一闰月与大小月,以与太阳配合。
《国语辞典》:寒衣节(寒衣节)  拼音:hán yī jié
农历十月一日。为更换冬衣的日子,生者要改换衣著及改变生活起居,以适应冬天气候,同时也为死者焚烧纸制衣物,以供禦寒。
《國語辭典》:愚人节(愚人節)  拼音:yú rén jié
每年四月一日为愚人节,为一民间节日,其起源不详。当日人们可互相愚弄以为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