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千年桃
王母不来
王母仙桃
种桃核
几度桃实
千年桃熟
王母种桃
阿母种桃
海中桃熟
三千年一荐金盘
一熟一千年
一子千年见
华实三度
王母过汉家
王母过刘彻
著子三千岁
子三千熟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武帝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桃〉~468~
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岁一为子。此儿不良也,已三过偷之矣。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著前,母问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岁一为子。此儿不良也,已三过偷之矣。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著前,母问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太平广记》卷第三〈神仙三·汉武帝〉~4~
王母至也。……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王母至也。……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汉武帝故事》~345~
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埽宫内,然九华灯。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上乃施帷帐,烧兜末香,香,兜渠国所献也,香如大豆,涂宫门,闻数百里;关中尝大疫,死者相系,烧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圆丘之紫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谈语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肃然便去。东方朔于朱鸟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好作罪过,疏妄无赖,久被斥退,不得还天;然原心无恶,寻当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怅良久。
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埽宫内,然九华灯。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上乃施帷帐,烧兜末香,香,兜渠国所献也,香如大豆,涂宫门,闻数百里;关中尝大疫,死者相系,烧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圆丘之紫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谈语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肃然便去。东方朔于朱鸟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好作罪过,疏妄无赖,久被斥退,不得还天;然原心无恶,寻当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怅良久。
例句
阿母蟠桃香未齐,汉皇骨葬秋山碧。 张碧 惜花三首
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沈佺期 幸白鹿观应制
仙翁遗竹杖,王母留桃核。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张继 上清词
仙女群中名最高,曾看王母种仙桃。 施肩吾 仙女词
王母不来方朔去,更须重见李夫人。 李商隐 汉宫
仙娥桂树长自春,王母桃花未尝落。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李贺 浩歌
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 杜甫 千秋节有感二首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刘郎一笑同。 温庭筠 反生桃花发因题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 皇甫冉 祭张公洞二首
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 庄南杰 伤歌行
思量更有何堪比,王母新开一树桃。 薛能 赠韦氏歌人二首
王母摘桃海上还,感之西过聊问讯。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三首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韦处厚 盛山十二诗桃坞
王母欲过刘彻家,飞琼夜入云軿车。 顾况 梁广画花歌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高适 玉真公主歌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 顾况 朝上清歌
《骈字类编》:一子
左传: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 汉书贾山传:出帛十万馀匹,以赈贫民。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注:师古曰:一子不事,蠲其赋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赋也。又东方朔传: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狱系内官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请论,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又扬雄传: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无它,扬于蜀妇。后汉书樊鯈传见一宗下。晋书惠羊皇后传见一下。 孝子传:闵子骞为后 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父知之,欲出后母。子骞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寒。遂止。 拾遗记: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妃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 水经注:昔世祖微时,过江阳县,有一子,望气者言江阳有贵儿象,王莽求之而撩煞之。后世祖怨,为子立祠于县,谪其民,罚布数世。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杜荀鹤赠张员外儿诗:张公一子才三岁,闻客吟声便出来。英又新论:俗之观士者,见其威仪屑屑,好行细洁,乃谓 彦士有大趣,不修容仪,不惜小检,而谓之弃人。是见朱橘一子蠹,因剪树而弃之;睹缛锦一寸点,乃全匹而燔之。 皮日休小桂诗: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又晋书刘毅传: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馀。 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
又扬雄传: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无它,扬于蜀妇。后汉书樊鯈传见一宗下。晋书惠羊皇后传见一下。 孝子传:闵子骞为后 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父知之,欲出后母。子骞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寒。遂止。 拾遗记: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妃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 水经注:昔世祖微时,过江阳县,有一子,望气者言江阳有贵儿象,王莽求之而撩煞之。后世祖怨,为子立祠于县,谪其民,罚布数世。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杜荀鹤赠张员外儿诗:张公一子才三岁,闻客吟声便出来。英又新论:俗之观士者,见其威仪屑屑,好行细洁,乃谓 彦士有大趣,不修容仪,不惜小检,而谓之弃人。是见朱橘一子蠹,因剪树而弃之;睹缛锦一寸点,乃全匹而燔之。 皮日休小桂诗: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又晋书刘毅传: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馀。 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
分类:一子
《國語辭典》:一子出家,七祖升天(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拼音: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谚语)一人得志,一家人连祖宗都沾光。《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分類:一百
《漢語大詞典》:连房(連房)
(1).连延的房屋。《后汉书·梁冀传》:“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鏤,加以铜漆。”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离亭合榭,因岸谷之高低;叠观连房,就冈峦之曲直。” 王闿运 《到广州与妇书》:“或连房比屋,如诸生斋舍之制;或联舟并舫,仿水师行营之法。”
(2).同房;同族。《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此是俺过世老公公连房大侄儿 花大 、 花三 、 花四 ,与俺家都是叔伯兄弟。”
(3).指植物二子房合生一花穗或一子房生二花穗。古以为吉祥之兆。 唐 韩愈 《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状》:“前件嘉禾等,或两根并植,一穗连房;或延蔓敷荣,异实共蔕。” 宋 刘攽 《瑞荷》诗:“浣纱女子红连房,背面照镜匀鲜粧。”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惟雁翅檜、珠紫柏连房玉蕊存焉。”
(2).同房;同族。《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此是俺过世老公公连房大侄儿 花大 、 花三 、 花四 ,与俺家都是叔伯兄弟。”
(3).指植物二子房合生一花穗或一子房生二花穗。古以为吉祥之兆。 唐 韩愈 《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状》:“前件嘉禾等,或两根并植,一穗连房;或延蔓敷荣,异实共蔕。” 宋 刘攽 《瑞荷》诗:“浣纱女子红连房,背面照镜匀鲜粧。”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惟雁翅檜、珠紫柏连房玉蕊存焉。”
《漢語大詞典》:下着
本谓下棋落子。善弈者往往先于某处下一子,以备将来之用,故亦称做准备为“下着”。《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赵春儿 ﹞教 可成 再锄下去,锄出一大瓷罈,内中都是黄白之物,不下千金。原来 春儿 看见 可成 浪费,预先下着,悄地埋藏这许多东西,终日在上面坐着绩麻,一十五年并不露半字,真女中丈夫也。”
《漢語大詞典》:王母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