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日见(日見)
(1).天天看见。孝经·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见之也。”《淮南子·氾论训》:“今夫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者,何也?鬼魅不世出而狗马可日见也。”
(2).一天一天地显示。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
《國語辭典》:岁除(歲除)  拼音:suì chú
1.指年终、岁暮。旧时于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故称。唐。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2.指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旧岁至此而除,次日即为新岁,有除旧更新之意。《新五代史。卷四七。杂传。皇甫遇》:「是时岁除,出帝与近臣饮酒过量,得疾,不能出征。」也称为「除夕」、「除夜」。
《國語辭典》:逐日  拼音:zhú rì
1.追逐日影。
2.比喻马行的快速。《梁书。卷五。元帝本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隋。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昂昂逸骥,逐日千里。」
3.每日、按日。唐。白居易〈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也作「日逐」。
《國語辭典》:除夕  拼音:chú xì
农历十二月最末一日的晚上。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为新岁,故称。当晚有阖家团聚以守岁,及燃放鞭炮之习俗。宋。刘克庄 除夕诗:「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不觉已是除夕。卜老一家过年,儿子媳妇房中,都有酒席、炭火。」也称为「除夜」、「岁除」。
《國語辭典》:里程  拼音:lǐ chéng
1.汽机车里程表所显示的使用公里数。如:「这辆二手车的使用里程才一万公里而已。」
2.路程。如:「你要从广州到北平,里程可遥远的呢!」
3.发展过程、阶段。如:「迈向人生新里程」。
《漢語大詞典》:二时(二時)
(1).犹两季。汉书·匈奴传下:“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 颜师古 注:“离,歷也。三月为一时。”
(2).指一天内的两段时间。陈书·徐孝克传:“每日二时讲,旦讲佛经,晚讲《传》,道俗受业者数百人。” 唐 鲍溶 《长安言怀》诗:“殷殷生念厚,戚戚劳者多。二时昼夜等,百岁詎几何!”
《国语辞典》:隔天  拼音:gé tiān
经过一天时间。如:「他们举行完婚礼,隔天就出国蜜月旅行。」也作「隔日」。
《國語辭典》:午时(午時)  拼音:wǔ shí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长日安可度?」《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
《國語辭典》:初一  拼音:chū yī
1.本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今亦指国历每月的第一天。如:「每月初一发薪水。」
2.未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以前,初级中学的一年级。如:「民国五十年,我刚念初一。」
《國語辭典》:人工  拼音:rén gōng
1.用人力做的,相对于自然力而言。《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另结一枝开头牡丹,花朵丰满,枝叶繁茂,人工做不来的。」《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前面石山、石屏,都是人工堆就的。」也称为「人工儿」。
2.工作时一人为一工,人工即人数。如:「修这所房子必须多少人工?」
3.人的工夫、力量或工资。如:「现在人工很贵。」也称为「人工儿」。
《國語辭典》:次日  拼音:cì rì
第二天。《水浒传》第二三回:「次日早起来,打火吃了饭,还了房钱。」《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次日出口,风平浪静,两人凭栏看看海中景致。」
《漢語大詞典》:前宵
(1).前一天晚上。 唐 侯道华 《题院》诗:“前宵盗喫却,今日碧空飞。”
(2).喻事物即将出现的时刻。 郭沫若 《战取》诗:“朋友,你以为目前过于混沌了吗?这是新社会快要诞生的前宵。”
《國語辭典》:前夜  拼音:qián yè
前天的夜晚。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前夜亏我想得开,不然几乎又上了他的当。」也作「前晚」。
《國語辭典》:日力  拼音:rì lì
光阴、时间。《文选。韦曜。博弈论》:「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宋史。卷三五九。李纲传下》:「臣昧死上条六事:一曰信任辅弼,二曰公选人材,三曰变革士风,四曰爱惜日力,五曰务尽人事,六曰寅畏天威。」
《國語辭典》:兼程  拼音:jiān chéng
不分昼夜,加倍速度的赶路。唐。钱起 送原公南游诗:「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红楼梦》第一六回:「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也作「并行」、「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