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寒食  拼音:xiǎo hán shí
寒食日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国语辞典》:零时(零时)  拼音:líng shí
晚上十二点到一点。即前一天的二十四点整到次日凌晨一点。如:「他出差多日,直到昨天零时才回来。」
《漢語大詞典》:甲日
旧历每旬的第一天。《楚辞·九章·哀郢》“甲之鼂吾以行” 汉 王逸 注:“以甲日之旦而行。”宋书·礼志四:“ 周 以甲日祭之,用日之始也。”《易·蛊》“先甲三日” 高亨 注:“每旬之第一日为甲日。”
分類:旧历一天
《漢語大詞典》:日完
(1).一天所做的事情。国语·周语中:“月会、旬修,日完不忘。” 韦昭 注:“日完,一日之所为。”
(2).谓太阳完整无缺。指朔日不发生日蚀。古代迷信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李善 注引汉书:“天下太平,日不蚀朔,月不掩望。” 吕向 注:“完,全也。日蚀在朔,月蚀在望,言今日月朔望皆全也。”
《国语辞典》:掩星  拼音:yǎn xīng
某天体遮蔽了另一天体的现象。如月亮遮掩了恒星,称为「月掩星」。
《漢語大詞典》:四离(四離)
(1).作诗的四种避忌。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四离:“虽期道情而离深僻;虽用经史而离书生;虽尚高逸而离迂远;虽欲飞动而离轻浮。”
(2).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称。详“ 四离四絶 ”。
《國語辭典》:四离四绝(四離四絕)  拼音: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称为「四绝」。星相术士以此八日为大忌日。
《國語辭典》:明儿(明兒)  拼音:míng ér
1.明天。《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今儿送他回去,告诉他明儿仍旧叫他,这也就没事了。」《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天长夜短了,该早些睡,明儿起的方早。」
2.以后。《红楼梦》第一八回:「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彀了。」
《漢語大詞典》:旬晦
泛指时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南朝 梁 刘潜 《为南平王让徐州表》:“臣緜顿枕席,动移旬晦。恒恐尺波易流,寸阴难保。”
《漢語大詞典》:正晦
农历正月晦日。即正月的末一天。隋书·礼仪志四:“正晦汎舟,则皇帝乘舆,鼓吹至行殿。”
《国语辞典》:平安夜  拼音:píng ān yè
1.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即耶诞节的前一天晚上。也称为「耶诞夜」。
2.乐曲名。〈平安夜〉(德语: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是一首十分流行的传统圣诞颂歌,原始的歌词由约瑟夫。摩尔(Joseph Mohr)于西元一八一六年用德文写成,一八一八年由奥地利一所小学的校长弗兰兹。葛鲁伯(Franz Gruber)谱曲。现代传唱的版本与原始版本有些微的不同(特别是在最后部分的变化)。由于词、曲优美广为流传,已被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为耶诞夜必唱歌曲。
《漢語大詞典》:递日(遞日)
依照次序一天接一天。南史·袁粲传:“时 粲 与 齐高帝 、 褚彦回 、 刘彦节 递日入直,平决万机。”南史·儒林传·孔子袪:“事竟,敕 子袪 与右卫 朱异 、左丞 贺琛 於 士林馆 递日执经。”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 太宗 乃令 洎 ( 刘洎 )与 岑文本 、 马周 递日往东宫与皇太子谈论。”
《漢語大詞典》:明个(明個)
方言。明天,今天的下一天;不远的未来。 端木蕻良 《乡愁》三:“有的,有的,明个我给你多带点来。”
《漢語大詞典》:一半天
一天半天。泛指较短的时间。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不然,就在那店里耽搁一半天倒使得。”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妇女商店就是 凌云 她们那个试验田改大了的,现在照常卖鱼肉青菜,一半天就全部开张。” 草明 《乘风破浪》五:“我爱人还在海边体验生活,一半天来不了。”
《国语辞典》:过小年(过小年)  拼音:guò xiǎo nián
过冬至。冬至是过年前最大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人都要吃汤圆,表示又大了一岁,故视同过年。
《漢語大詞典》:冬住
亦称“ 冬除 ”。 冬至节的前一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陈师锡 家享仪,谓冬至前一日为‘冬住’,与岁除夜为对,盖 闽 音也。予读太平广记三百四十卷有《卢頊传》云:‘是夕,冬至除夜。’乃知 唐 人冬至前一日,亦谓之‘除夜’。诗·唐风‘日月其除’,除音直虑反。则所谓‘冬住’者,‘冬除’也。 陈 氏传其语,而失其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