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故纸研


《景德传灯录》卷九〈古灵神赞禅师〉
本师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得!」遂有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古纸,何日出头时?」
典故
小符
 
研丹作厌兵符


《抱朴子》卷十五〈内篇·杂应〉~245~
或问辟五兵之道。抱朴子答曰:「吾闻吴大皇帝曾从介先生受要道云,但知书北斗字及日月字,便不畏白刃。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锋陷阵,皆终身不伤也。郑君云,但诵五兵名亦有验。刀名大房,虚星主之;弓名曲张,氐星主之;矢名彷徨,荧惑星主之;剑名失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参星主之也。临战时,常细祝之。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或丙午日日中时,作燕君龙虎三囊符。岁符岁易之,月符月易之,日符日易之。或佩西王母兵信之符,或佩荧惑朱雀之符,或佩南极铄金之符,或戴却刃之符,祝融之符。或傅玉札散,或浴禁葱汤,或取牡荆以作六阴神将符,符指敌人。或以月蚀时刻,三岁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以书所持之刀剑。或带武威符荧火丸。或交锋刃之际,乘魁履●,呼四方之长,亦有明效。今世之人,亦有得禁辟五兵之道,往往有之。」
《漢語大詞典》:研精
(1).尽心;专心。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 彧 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鋭,以抚庶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2).穷究精义。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 朱穆 好学,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独笑。”
(3).犹精研。后汉书·曹褒传:“﹝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 叔孙通 为 汉 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术,研精道训,务究本源。”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士之欲得志於时者,莫不研精学问,标新领异,以自取重。”
《漢語大詞典》:笔研(筆研)
见“ 笔砚 ”。
《漢語大詞典》:笔砚(筆硯)
亦作“ 笔研 ”。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國語辭典》:精研  拼音:jīng yán
仔细研究。《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何休传》:「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國語辭典》:精深  拼音:jīng shēn
精微深奥。《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赞曰》:「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唐。常衮授郗昂知制诰制〉:「有精深之学,实究儒元。」
《漢語大詞典》:研几(研幾)
亦作“ 研机 ”。 穷究精微之理。易·繫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韩康伯 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亢志清冥。”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语彝伦者,必求宗於九畴;谈阴阳者,亦研几於六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踰陀国:“其弟 世亲菩萨 於説一切有部出家受业,博闻强识,达学研机。”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学元同舍,研几尔独能。”
《國語辭典》:研究  拼音:yán jiù
1.穷究、探索。唐。李山甫〈古石砚〉诗:「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元史。卷一四○。铁木儿塔识传》:「铁木儿塔识天性忠亮,学术正大,伊洛诸儒之书,深所研究。」
2.商量、考虑。如:「这件事我们必须再研究一下。」
3.仔细询问。《聊斋志异。卷八。褚生》:「既起,见褚生在旁,惚惚若梦,屏人而研究之。」
《國語辭典》:研穷(研窮)  拼音:yán qióng
精审穷究。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闷恹恹废寝忘食,你教我怎研穷。」《聊斋志异。卷九。小梅》:「王力审所自。女曰:『不必研穷,既以为神,朝夕供养,自无殃咎。』」
《國語辭典》:钻研(鑽研)  拼音:zuān yán
澈底深入研究。南朝陈。江总〈借刘太常说文〉诗:「三写遍钻研,六书多补益。」也作「研钻」。
《國語辭典》:研磨  拼音:yán mó
磨碎。如:「研磨成细末儿。」
《漢語大詞典》:研池
指砚。亦指砚心。 元 鲜于枢 《题高房山墨竹》诗:“添阴生研池,叶叶秋可数。”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卓笔峰两诗:“ 笠泽 研池小, 穹窿 架石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其子于研池下得一纸,乃细书其死之时日并诸未完事。”`参见“ 砚池 ”。
分類:
《漢語大詞典》:研席
砚台与坐席。亦借指学习。晋书·刘弘传:“ 弘 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 洛阳 ,与 武帝 同居 永安里 ,又同年,共研席。” 明 方孝孺 《严光论》:“ 子陵 与 光武 布衣研席之旧,知其志趣德量之浅深审矣。” 清 杜浚 《别兴》诗:“昼吟分研席,夜卧共匡牀。”参见“ 砚席 ”。
《國語辭典》:砚席(硯席)  拼音:yàn xí
1.砚台与坐席。借指学习。《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列传。陈留王虔》:「好涉猎书记,少得美名于京下。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甲与乙邻居世好。幼同嬉戏,长同砚席,相契如兄弟。」
2.习作或执教的地方。唐。刘得仁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诗:「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宋。柳永郭郎儿近拍。帝里〉词:「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閒都尽废。」
3.书信中用于同学间的提称语。
《漢語大詞典》:研山
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江 南 李氏后主 ,寳一研山,径长尺踰咫,前耸三十六峯,皆大如手指,左右则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研。” 宋 米芾 《宝晋斋研山图》:“右此石是 南唐 寳石,久为吾斋研山,今被 道祖 易去。”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三:“ 灵璧 石、 英德 石可作研山、悬磬。”参见“ 砚山 ”。
分類:砚台山形
《漢語大詞典》:砚山(硯山)
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宋 贾似道 《悦生随抄》:“ 江 南 李氏后主 尝买一砚山,径长纔踰尺,前耸三十六峯,皆大犹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及 江 南国破,砚山因流转数十人,为 米老 元章 得。” 元 揭傒斯 有《砚山》诗。
分類:砚台山形
《国语辞典》:研墨  拼音:yán mò
磨墨。《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是不长于做诗,不过去给众位研墨就是了。」《红楼梦》第七○回:「次日起来梳洗了,便在窗下研墨,恭楷临帖。」
分类:磨墨
《漢語大詞典》:研摩
研究揣摩。 宋 欧阳修 《读〈徂徕集〉》诗:“子生诚多难,忧患靡不罹。宦学三十年,六经老研摩。” 金 元好问 《论诗》诗:“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清 赵翼 《晤钱竹汀宫詹话旧》诗:“研摩结习自诸生,舘阁归来业益精。”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八:“雪景的课文要叫南方的学生研摩,乡村的教室里却大讲其电话和电车。”
分類:揣摩
《國語辭典》:钻故纸(鑽故紙)  拼音:zuān gù zhǐ
在旧纸堆里钻洞。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五灯会元。卷四。古灵神赞禅师》:「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分類:一味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