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两黄鹄
 
平陂往复
  
思两鹄
 
方进坏陂
 
羹芋魁
  
陂坏当复
 
双黄鹤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列传·(子)翟义〉~3440~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唐·颜师古注曰:「托言有神来告之。」
典故
南朝狂客帽
 
参军吹帽
 
参军往事
 
吹堕白纶巾
  
吹帽狂司马
 
吹乌帽
 
堕帽
 
堕轻帽
 
孟嘉吹帽
 
孟嘉帽
 
孟嘉狂醉
  
客帽欺风
 
山头吹帽
 
山头落帽
 
帽受西风
 
帽逐秋风
 
损帽
 
乌帽任风吹
 
乌帽风里坠
 
乌纱随风
 
无帽厌西风
 
登高落帽
 
登高龙山
 
破帽恋头
 
破帽惊吹
 
老嘉破帽
  
落帽人
 
落帽孟嘉
 
落帽风
 
落乌纱
 
西风吹帽
 
醉里乌纱
 
重阳帽
 
风落帽
 
惊乌帽
 
惊飙捲乌纱
 
鸟帽落
  
龙山胜集
 
龙山吹帽
 
龙山客
 
龙山宴
 
龙山对孟嘉
 
龙山帽
 
龙山置酒
 
龙山落帽

相关人物
孟嘉
 
桓温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二〈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20~2~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閒,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日:「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馀,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脩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太傅河南褚,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邪。」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荅。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2580~
孟嘉字万年,江夏鄳人,吴司空宗曾孙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嘉还都,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还传当问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谓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褚裒时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裒有器识,亮大会州府人士,嘉坐次甚远。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指嘉谓亮曰:「此君小异,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卿自求之。』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曰:「嘉字万年,江夏鄳人。曾祖父宗,吴司空。祖父揖,晋庐陵太守。宗葬武昌阳新县,子孙家焉。嘉少以清操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嘉部庐陵从事。下都还,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待还,当问从事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语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太傅褚裒有器识,亮正旦大会,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久之,指嘉曰:『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之。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成,箸嘉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

简释

孟嘉帽:喻气度非凡,潇洒倜傥。唐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龙山:喻欢宴。唐末湾《重阳日陪韦卿宴》:“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例句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令孤楚 奉和严石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唐彦谦 九日游中溪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严维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 严维 九月十日即事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张登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张贲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戎昱 九日贾明府见访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朱放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朱湾 九日登青山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朱湾 重阳日陪韦卿宴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李白 九日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李白 九日登山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 九日龙山饮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李群玉 九日越台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极浦沉碑会,秋花落帽筵。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权德舆 九日北楼宴集

今日同心赏,全胜落帽年。 权德舆 和九日从杨氏姊游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 权德舆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盍簪莲府宴,落帽龙沙醉。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权德舆 腊日龙沙会绝句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王贞白 九日长安作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许棠 白菊

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钱起 九日闭居寄登高数子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韩愈 荐士

典故
席维门
  
曲逆车
 
柴门车辙
 
无车辙
 
穷巷回车辙
 
老人骖驭往
 
辙迹陈巷
   
门前车辙
 
门无车辙
  
陈巷车音

相关人物
陈平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205~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简释

长者车:咏贫寒而有才者。唐张九龄《送宛句赵少府》。“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例句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张说 送乔安邑备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李峤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杨巨源 题贾巡官林亭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王缙 与卢员外像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典故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94~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例句

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 储光羲 献八舅东归

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 岑参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杜甫 立秋后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白居易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典故
亭伯之辽东
 
亭伯去
 
亭伯投荒
 
亭伯流离
 
往长岑
 
渡辽水

相关人物
崔骃
 
窦宪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崔骃〉~703~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閒。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永元四年,卒于家。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五〈崔骃〉~7~
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和帝初,车骑将军窦宪辟为府掾,进主簿,察高第,出为长岑长,不之官而归,永元四年卒,有集十卷。

例句

始知亭伯去,还是拙谋身。 崔湜 至桃林塞作

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李百药 途中述怀

典故
戊己往衔泥


《博物志》
燕戊巳日不衔泥涂巢,此非才智,自然得之。
典故
周秦来往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九〈杂传记六·周秦行记〉~408~
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馀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如贵香,因趋进行,不知厌远。见火明,意庄家,更前驱,至一宅,门庭若富家。有黄衣阍人曰:「郎君何至?」馀答曰:「僧孺姓牛,应进士落弟,本往大安民舍,误道来此,直乞宿,无他。」中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曰:「门外谓谁?」黄衣曰:「有客有客。」黄衣入告,少时出曰:「请郎君入。」馀问谁大宅,黄衣曰:「但进,无须问。」入十馀门,至大殿,蔽以珠帘,有朱衣黄衣阍人数百。立阶,左右曰:「拜。」帘中语曰:「妾汉文帝母薄太后,此是庙,郎君不当来,何辱至此?」馀曰:「臣家宛叶,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语讫,太后命使轴帘避席曰:「妾故汉室老母,君唐朝名士,不相君臣,幸希简敬,便上殿来见。」太后著练衣,状貌瑰玮,不甚年高。劳馀曰:「行役无苦乎?」召坐。食顷,闻殿内有笑声。太后曰:「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呼左右屈二娘子出见秀才。良久,有女子二人从中至,从者数百。前立者一人,狭腰长面,多发不妆,衣青衣,仅可二十馀。太后曰:「高祖戚夫人。」馀下拜,夫人亦拜。更一人,柔肌稳身,貌舒态逸,光彩射远近,多服花绣,年低太后。后曰:「此元帝王嫱。」余拜如戚夫人,王嫱复拜。各就坐,坐定,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迎杨家潘家来。」久之,空中见五色云下,闻笑语声寝近。太后曰:「杨家至矣。」忽车音马迹相杂,罗绮焕耀,旁视不给。有二女子从云中下,余起立于侧,见前一人,纤腰修眸,仪容甚丽,衣黄衣,冠玉冠,年三十许。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谒,拜如臣礼。太真曰:「妾得罪先帝(先帝谓肃宗也),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数中,设此礼,岂不虚乎?不敢受。」却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太后曰:「齐潘淑妃。」余拜之如妃子。既而太后命进馔,少时馔至,芳洁万端,皆不得名,馀但欲充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其器用尽如王者。太后语太真曰:「何久不来相看?」太真谨容对曰:「三郎(天宝中。宫人呼玄宗多曰三郎)数幸华清宫,扈从不得至。」太后又谓潘妃曰:「子亦不来,何也?」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对。太真乃视潘妃而对曰:「潘妃向玉奴(太真名也)说,懊恼东昏侯疏狂,终日出猎,故不得时谒耳。」太后问余:「今天子为谁?」馀对曰:「今皇帝先帝长子。」太真笑曰:「沈婆儿作天子也,大奇。」太后曰:「何如主?」馀对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无嫌,但言之。」馀曰:「民间传圣武。」太后首肯三四。太后命进酒加乐,乐妓皆年少女子。酒环行数周,乐亦随辍。太后请戚夫人鼓琴,夫人约指玉环,光照于座(《西京杂记》云:「高祖与夫人环,照见指骨也」),引琴而鼓,其声甚怨。太后曰:「牛秀才邂逅到此,诸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赋诗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与笺笔,逡巡诗成。太后诗曰:「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王嫱诗曰:「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戚夫人诗曰:「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太真诗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禦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不复舞《霓裳》。」潘妃诗曰:「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业宫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再三邀馀作诗,馀不得辞,遂应命作诗曰:「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别有善笛女子,短发丽服,貌甚美,而且多媚。潘妃偕来,太后以接座居之,时令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后顾而问曰:「识此否?石家绿珠也。潘妃养作妹,故潘妃与俱来。」太后因曰:「绿珠岂能无诗乎?」绿珠乃谢而作诗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诗毕,酒既至,太后曰:「牛秀才远来,今夕谁人为伴?戚夫人先起辞曰:「如意成长,固不可,且不可如此。」潘妃辞曰:「东昏以玉儿身死国除,玉儿不宜负也(明抄本作他)。」绿珠辞曰:「石卫尉性严急,今有死,不可及乱。」太后曰:「太真今朝光帝贵妃,不可言其他。」乃顾谓王嫱曰:「昭君始嫁呼韩单于,复为株累弟单于妇,固自用(「用」原作「困」,据明抄本改),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昭君幸无辞。」昭君不对,低眉羞恨。俄各归休,馀为左右送入昭君院。会将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别。忽闻外有太后命,余遂出见太后。太后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还,便别矣,幸无忘向来欢。」更索酒,酒再行已,戚夫人、潘妃、绿珠皆泣下,竟辞去。太后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时始明矣,余就大安里,问其里人,里人云:「此十馀里,有薄后庙。」馀却回,望庙宇,荒毁不可入,非向者所见矣。余衣上香经十馀日不歇,竟不知其何如。
《國語辭典》:往往  拼音:wǎng wǎng
1.每每、常常。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今之官府,督取甚急,往往鞭挞人民取足,至有伐叶为薪以易钱货。」
2.处处。《管子。度地》:「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魏书。卷四二。尧暄传》:「初,暄使徐州,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后更损落。」
《國語辭典》:往来(往來)  拼音:wǎng lái
1.去与来。《楚辞。宋玉。招魂》:「雄虺九首,往来鯈忽。」《三国演义》第六八回:「令陈武带领人马,往来江岸巡哨。」
2.交往、交际。《老子》第八○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魏书。卷五五。刘芳传》:「高肇之盛及清河王怿为宰辅,廞皆与其子侄交游往来。」
《國語辭典》:往事  拼音:wǎng shì
过去的、已往的事情。《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红楼梦》第五○回:「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
分類:往事过去
《國語辭典》:来往(來往)  拼音:lái wǎng
往还。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却说王总办送出金子香,回到卧室,检点来往信札。」
《國語辭典》:来往(來往)  拼音:lái wang
交际往来。《红楼梦》第三四回:「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國語辭典》:往还(往還)  拼音:wǎng huán
1.去与来。《文选。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红楼梦》第一四回:「手下各官两旁拥侍,军民人众不得往还。」
2.交往。唐。王维 答张五弟诗:「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魏书。卷五五。刘芳传》:「灵太后临朝,又与太后兄弟往还相好。」
《國語辭典》:独往(獨往)  拼音:dú wǎng
单独前往。如:「那个地方人烟稀少,你独往可要特别当心喔!」
《國語辭典》:独往独来(獨往獨來)  拼音:dú wǎng dú lái
1.游行无碍。比喻性行无所依傍。《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列子。力命》:「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2.独自一人,不与人同伙。宋。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诗:「静闻檐滴元雨语,倒挂水牙未怕晴,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也作「独来独往」。
《國語辭典》:往者  拼音:wǎng zhě
1.过去所作所为。《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唐。韩愈〈复志赋〉:「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
2.以前、昔日。《文选。钟会。檄蜀文》:「往者吴将孙壹,举众内附,位为上司,宠秩殊异。」《三国演义》第六回:「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
《國語辭典》:往复(往復)  拼音:wǎng fù
去与来。唐。韩愈〈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聊斋志异。卷八。局诈》:「五更携眷去,不知何作,言往复可三日耳。」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復陂謡)
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 宋 范成大 《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 清 查慎行 《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漢語大詞典》:芋魁饭豆(芋魁飯豆)
见“ 芋魁豆饭 ”。
《漢語大詞典》:芋魁豆饭(芋魁豆飯)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 芋魁饭豆 ”。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有书来求红带既已遗之且作诗为戏》:“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分類:食物粗劣
《漢語大詞典》:吹帽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 温 ( 桓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髮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良儔,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臺此日情。”
分類:重九登高
《國語辭典》:孟嘉落帽  拼音:mèng jiā luò mào
晋代孟嘉在宴席上虽被风将帽子吹落,仍显得洒脱风流。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形容才子名士的潇洒儒雅、才思敏捷。也作「落帽孟嘉」。
《漢語大詞典》: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分類:重九登高
《漢語大詞典》:龙山佳会(龍山佳會)
见“ 龙山会 ”。
《漢語大詞典》:龙山会(龍山會)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 桓温 曾大聚佐僚于 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唐 朱湾 《九日登青山》诗:“想见 龙山 会,良辰亦似今。” 唐 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 龙山 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宋 吴则礼 《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 龙山 会,宾主俱豪。”亦作“ 龙山佳会 ”。 宋 周紫芝 《品令》词:“休説 龙山 佳会,此情不浅。”
《漢語大詞典》:席门穷巷(席門窮巷)
亦作“ 席门蓬巷 ”。 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 唐 王勃 《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佇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东邻少年安所知?席门穷巷出无车。”
分類:所居简陋
《漢語大詞典》:长者车(長者車)
见“ 长者辙 ”。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陈巷(陳巷)
见“ 陈家巷 ”。
《漢語大詞典》:陈家巷(陳家巷)
汉 丞相 陈平 少贫,“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家巷”美称有达官、高人往来的居所。 唐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 陈 家巷,诗书 孟子 邻。”亦省称“ 陈巷 ”。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郄 堂流桂影, 陈 巷集车音。”
《國語辭典》:云阶月地(雲階月地)  拼音:yún jiē yuè dì
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唐。杜牧 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也作「月地云阶」。
《國語辭典》:月地云阶(月地雲階)  拼音:yuè dì yún jiē
以月为地,以云为阶。指天上。亦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宋。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一○首之四:「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明。屠隆《䌽毫记》第二八出:「一样的月地云阶,香室清斋,偿尽凄凉债。」也作「云阶月地」。
分類: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