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三年〉~367~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晋·杜预注:「示欲偪周取天下。」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晋·杜预注:「示欲偪周取天下。」
例句
沈吟问鼎语,但见东波流。 李群玉 登章华楼
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并序)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韩愈 谢自然诗
典故
相关人物
奸人妇人之泣
相关人物
孔穿(字子高)
《孔丛子》卷下《儒服》
「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巳。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怆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邪?』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于取断,必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妇人懦夫,以泣著爱。』」
「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巳。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怆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邪?』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于取断,必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妇人懦夫,以泣著爱。』」
例句
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罗隐 泪
《漢語大詞典》:奸回(姦回)
亦作“姧回”。亦作“奸回”。
(1).奸恶邪僻。《左传·宣公三年》:“ 商紂 暴虐,鼎迁於 周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昬乱,虽大,轻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观 孔光 之奏 董贤 ,则实其奸回; 路粹 之奏 孔融 ,则诬其衅恶。”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 裴延龄 以姦回得幸,害时蠹政,物议莫敢指言,公独以身当之,屡言不可。” 宋 司马光 《起请科场札子》:“有以姧回巧伪致富贵者,不为清仪所容。”《明史·吕大器传》:“ 士英 、 大鋮 ,臣不谓无一技之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
(2).指奸恶邪僻的人或事。《书·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师保。” 孔 传:“回,邪也。姦邪之人,反尊信之。” 唐 王勃 《三国论》:“ 汉 自 顺 桓 之间,国统屡絶,奸回窃位,阉宦满朝。”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五状》:“若使臣言出於矫伪,当正典刑,以警姦回。”
(1).奸恶邪僻。《左传·宣公三年》:“ 商紂 暴虐,鼎迁於 周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昬乱,虽大,轻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观 孔光 之奏 董贤 ,则实其奸回; 路粹 之奏 孔融 ,则诬其衅恶。” 唐 权德舆 《陆宣公翰苑集序》:“ 裴延龄 以姦回得幸,害时蠹政,物议莫敢指言,公独以身当之,屡言不可。” 宋 司马光 《起请科场札子》:“有以姧回巧伪致富贵者,不为清仪所容。”《明史·吕大器传》:“ 士英 、 大鋮 ,臣不谓无一技之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
(2).指奸恶邪僻的人或事。《书·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师保。” 孔 传:“回,邪也。姦邪之人,反尊信之。” 唐 王勃 《三国论》:“ 汉 自 顺 桓 之间,国统屡絶,奸回窃位,阉宦满朝。”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五状》:“若使臣言出於矫伪,当正典刑,以警姦回。”
《漢語大詞典》:神奸(神姦)
亦作“ 神奸 ”。
(1).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安能入山泽不逢恶物,辟除神姦乎?”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宫室。”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尽三江於一吸,吞鱼龙之神姦。”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姦状。”
(2).奸诈狡猾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裂土控 燕 韩 ,部落连蕃 汉 ,包藏逆节伏神奸,一举神州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回目:“内外吏胥神奸狙猾,风尘妓女豪侠多情。” 钟敬文 《念总理》诗之五:“疑信谤忠从古事,念沙射影恨神奸。”
见“ 神姦 ”。
(1).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安能入山泽不逢恶物,辟除神姦乎?”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宫室。”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尽三江於一吸,吞鱼龙之神姦。”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姦状。”
(2).奸诈狡猾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裂土控 燕 韩 ,部落连蕃 汉 ,包藏逆节伏神奸,一举神州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回目:“内外吏胥神奸狙猾,风尘妓女豪侠多情。” 钟敬文 《念总理》诗之五:“疑信谤忠从古事,念沙射影恨神奸。”
见“ 神姦 ”。
《國語辭典》:奸慝 拼音:jiān tè
1.邪恶。《明史。卷二五八。姜埰传》:「士子作文,高谈孝悌仁义,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也作「奸慝」。
2.邪恶之人。唐。陈子昂 祃牙文:「奸慝窃命,戎夷不龚,则必肆诸市朝。」也作「奸慝」。
2.邪恶之人。唐。陈子昂 祃牙文:「奸慝窃命,戎夷不龚,则必肆诸市朝。」也作「奸慝」。
《國語辭典》:奸慝(姦慝) 拼音:jiān tè
1.邪恶。《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有失,辄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考竟。」也作「奸慝」。
2.邪恶的人。《书经。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国语。鲁语下》:「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也作「奸慝」。
2.邪恶的人。《书经。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国语。鲁语下》:「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也作「奸慝」。
《漢語大詞典》:卜世
占卜预测传国的世数。亦泛指国运。《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南史·宋武帝纪》:“ 晋 以卜世告终,歷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 裕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敌去之后,脩德政以息民,若卜世未穷,何忧旧业之不復!”参见“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