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扫雪烹茶
 
党家风调
 
党尉宅


《宋稗类钞》卷四〈豪旷〉~46~
陶学士谷,买得党太尉故妓。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得有此。但能销金帐下,浅酌低唱,饮羊羔美酒耳。」陶愧其言。
典故   
党家人笑


《苏轼诗集》卷四十七〈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试问高吟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莫言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
《宋稗类钞》卷四〈豪旷〉~46~
陶学士谷,买得党太尉故妓。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得有此。但能销金帐下,浅酌低唱,饮羊羔美酒耳。」陶愧其言。
典故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285~
逮桓灵之閒,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夫上好则下必甚,矫枉故直必过,其理然矣。若范滂、张俭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时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占当赦,遂教子杀人。李膺为河南尹,督促收捕,既而逢宥获免,膺愈怀愤疾,竟案杀之。初,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谇其占。成弟子牢脩因上书诬告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执膺等。其辞所连及陈寔之徒二百馀人,或有逃遁不获,皆悬金购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明年,尚书霍谞、城门校尉窦武并表为请,帝意稍解,乃皆赦归田里,禁锢终身。而党人之名,犹书王府。……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馀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

例句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二首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杜牧 故洛阳城有感

典故
七札贯
 
旁穿七札

相关人物
潘党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八〈成公·传十六年〉~476~
癸巳。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晋·杜预注:「党,潘尪之子。蹲,聚也。一发达七札,言其能陷坚。」

简释

七札贯:喻箭术精湛,或喻速度极快。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春波下数州,快若七札贯。”

典故
上党天下脊

相关人物
张仪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289~
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下之脊,天下有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7799~
颇闻教育,实曰精强。昨者凶竖专地之请初陈,圣主整旅之诏将下,中外远迩,皆疑难攻,蜂虿螗螂,颇亦自负。伏惟相公上符神断,潜运庙谟,仗宗社威灵,驱风云雷电。掌上必取,彀中难逃,才逾周星,果枭逆首。周公东征之役,捷至三年;宪皇淮夷之师,克闻四岁。校虏寇之强弱,曾不等伦;考攻取之败亡,何至容易。若非睿算英略,借箸深谋,比之前修,一何远出!自此鞭笞反侧,洒扫河湟,大开明堂,再振儒校。穷天尽地,皆为寿域之人;赤子秀眉,共老止戈之代。某谬分符竹,实由恩知,庆快欢抃之诚,倍百常品,不宣。谨启。
典故
吾党二三子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公冶长》
「子在陈,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论语·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例句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韩愈 山石

典故
洗盏开党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谢严中丞相送青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案:原注。军州谓驱使骑为马军。】。
《國語辭典》:乡党(鄉黨)  拼音:xiāng dǎng
1.乡里、家乡。《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2.乡族朋友。《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
《漢語大詞典》:吾党(吾黨)
(1).我的同乡。论语·子路:“ 叶公 语 孔子 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邢昺 疏:“言吾乡党中有直身而行者。”
(2).犹吾辈,吾俦。 唐 贾岛 《石门陂留辞从叔謩》诗:“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严复 《论世变之亟》:“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於灭四千年之文物。”
(3).我们的政党。 孙中山 《在梧州对国民党员的演说》:“吾党之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
《國語辭典》:朋党(朋黨)  拼音:péng dǎng
同类的人相互集结成党派,排除异己。《战国策。赵策二》:「臣闻明王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骈字类编》:上党(上党)
唐 李峤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唐 李白 詶张司马赠墨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
唐 权德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地雄韩上党,秩比鲁中都。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三首 雪浪石二首 其一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國語辭典》:党人(黨人)  拼音:dǎng rén
1.党内的一分子。
2.朋党。《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3.同乡里的人。《庄子。外物》:「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
4.朋比为奸的群小。《楚辞。屈原。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漢語大詞典》:无党(無黨)
不结党,不徇私。《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左传·僖公九年:“亡人无党,有党必有讎。” 唐 韩愈 《明水赋》:“足以验圣贤之无党,天地之至公。”
《漢語大詞典》:党与(黨與)
同党之人。《公羊传·宣公十一年》:“纳 公孙宁 、 仪行父 于 陈 。此皆大夫也,其言纳何?纳公党与也。”新唐书·张廷珪传:“ 张易之 诛,议穷治党与。” 邹鲁 《云南光复》:“哥老会首 余占标 ,不密其事,为 滇 吏侦知,被获梟首,党与遂散。”
分類:党与同党
《漢語大詞典》:亲党(親黨)
亲信党与。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侍中 杜乔 奏免 陈留 太守 梁让 、 济阳 太守 氾宫 、 济北 太守 崔瑗 赃罪狼籍, 梁氏 亲党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若不大行诛罚,更树亲党,恐公北还之日,未渡 太行 而内变作矣。”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 鲁直 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鉢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分類:亲信党与
《國語辭典》:浅斟低唱(淺斟低唱)  拼音:qiǎn zhēn dī chàng
斟著茶酒,低声吟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閒的情景。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浅斟低唱,觥筹交举。」也作「浅斟低酌」、「浅斟低讴」。
《國語辭典》:羔儿酒(羔兒酒)  拼音:gāo ér jiǔ
一种用糯米酿制的酒。泛指美酒。宋。苏轼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宋。刘过〈鹧鸪天。楼外云山千万重〉词:「一杯自劝羔儿酒,十幅销金暖帐笼。」
《國語辭典》:羊羔  拼音:yáng gāo
1.小羊。后魏。贾思协《齐民要术。卷六。养羊》:「羊羔乳食其母,比至正月,母皆瘦死。」
2.一种高利贷。参见「羊羔利」条。
3.一种美酒。参见「羊羔酒」条。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俺只见瑞雪舞鹅毛,美酒泛羊羔。」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止不过瓦钵内斟村酿,那里有金盏内泛羊羔。」
分類:酒名
《國語辭典》:销金帐(銷金帳)  拼音:xiāo jīn zhàng
以金箔物装饰的床帐。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你这般当歌对酒销金帐,煞强如扫雪烹茶破草堂。」
《漢語大詞典》:锢党(錮黨)
(1).指遭禁锢之朋党中人。 唐 杜牧 《李甘诗》:“指名为錮党,状跡谁告诉?”
(2).指 东汉 党锢事。 宋 王安石 《读〈后汉书〉》诗:“錮党纷纷果是非,当时高士见精微。”参见“ 党錮 ”。
《國語辭典》:党锢(黨錮)  拼音:dǎng gù
禁止诽谤宦官的党人出任官职,并限制其与人交往,禁锢终身。《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中常侍吕彊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也作「党禁」。
《漢語大詞典》:党议(黨議)
(1).聚众议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后汉书·党锢传·魏朗:“尚书令 陈蕃 荐 朗公 忠亮直,宜在机密,復徵为尚书。会被党议,免归家。” 南朝 梁 沈约 《君子行》:“嚣途或妄践,党议勿轻持。” 唐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诗之一:“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