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七十二小洞天〉
第十七玉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地部六·玉笥山〉~327~
《玉笥山记》曰:汉武好仙,察众山之迹,知此山为灵感之司,遂于山顶致降真坛,日夕祈祷,天乃降白玉笥,置坛上,武帝遣使取至,其坛侧飘风大振,卷玉笥而去,因封为玉笥山。
典故 
捣药轮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四十六〈傅玄·拟天问〉~72~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2~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蝫何?月,阴也。蟾蝫,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简释

月兔:咏月。唐李白《拟古》其九:“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例句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杜甫

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 杜荀鹤 与友人话别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 贾岛 送沈鹤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韩琮 春愁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 鲍溶 庐山石镜

典故
远致石榴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
「石榴蒲陶之珍。」唐·李善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张骞使大夏,得石榴。」
《太平御览》卷九七○
晋·陆机《与弟云书》:「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例句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典故
相关人物
勾践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台下〉~996~2~
吴既败越王勾践于会稽山上,地方千里。勾践得范蠡之谋,躬教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台于外而馆贤士,会稽之上有越台。
《履园丛话丛话十八·古迹·越王台》~484~
《名胜志》云:「萧山县西九里有越王台,李太白诗『西陵拱越台』是也。祥符图经云种山东北亦有越王台。种山即今之卧龙山,在绍兴府城内。其山盘旋回绕,形如卧龙,相传越大夫文种葬此,故名。府志云嘉定十五年,郡守汪纲于卧龙山西南又筑一台,有曾耆年篆书三大字,刻诸石,今不存。」
典故

《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三〈竹部二·竹下·筼筜竹〉~4406~2~
晋·张勃《吴录》:「始兴曲江县有筼筜竹,围尺五寸节,相去六七尺,夷人以为布葛。」
典故
葬鱼娘子

相关人物
曹娥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五月五日〉~276~2~
《会稽典录》:「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沈溺死,不得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

《太平御览》卷四百七十二〈人事部一百一十三〉~2297~2~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河南平阴庞检,本魏郡邺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检三岁,弟才襁抱尔。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馀万,遂温富。检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蜀任者,年六十馀,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语婢次说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志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邺时,在富乐里宛西,父艾氏女,字阿横,大儿字阿嶷,小儿曰越子,时为县吏,为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痣如半栉。』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子孙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庐里者兄弟二人,家买奴得公尔。」
《风俗通义·佚文·情遇》
河南平阴庞俭,本魏郡邺人,遭仓卒之世,亡失其父,时俭三岁,弟才襁抱耳,流转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馀万,遂温富。俭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苍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馀,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老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说:「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诘其由,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邺时,在富乐里宛西,妇艾氏女,字阿横,大儿字阿痴,小儿曰越子,时为县吏,为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腋下赤志如半栉。」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俭子历二千石刺史七八人。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子孙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庐里者兄弟二人,家买奴得公尔。」
典故
张骞泛槎

相关人物
严君平
 
张骞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地部十六·石上〉~379~2~
《荆楚岁时记》:「张骞寻河源,得一石,示东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织女支机石,何至于此。』」

例句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杜甫 有感五首

典故
赵孟疵面

相关人物
赵孟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六〈人事部六·面 〉~809~
晋·王隐《晋书》卷十一〈赵孟传〉:「赵孟字长舒,入补尚书都官令史,善于清谈,有国士之风,其面有疵黯,诸事不决,皆言『当问疵面』也。」

例句

赵孟疵面,田骈天口。 李瀚 蒙求

典故
质子寄书

相关人物
质子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五百〈卉部二·藤〉~4537~
王韶之《始兴记》:「晋中朝有质子将归,忽有人寄其书,告曰:『吾家在观亭,亭庙石閒有悬藤,君至叩藤,家人自出。』归者如其言,果有二人出水取书,并曰:『江伯令君前。』入水,见屋舍甚丽。今俗咸言观亭有江伯神也。」

例句

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 李峤

典故
掷三钱


《太平御览》卷四二六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顷仲山饮马渭水,曰与三钱以偿之。

例句

江涛让双璧,渭水掷三钱。 骆宾王 海曲书情

典故 
把茱萸


《西京杂记》卷三~080~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帝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悽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2~
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时序部十七·九月九日〉~282~
晋·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禦初寒。」
典故

《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七〈兽部九·马五〉~43~
晋·崔豹《古今注》:「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影,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抱朴子外篇》上册〈君道卷五〉~204~
市马骨,以招追风之骏。轼怒以劝勇,避螳螂以励武。聆公庐之谠言,容保申之正直。剔腹背无益之毛,揽六翮淩虚之用。烹如簧以谧司原之箴,折菀渃以迪梁伯之美。放丹姬以弭婉娈之迷,退子瑕以杜馀桃之惑。藏渊中之鱼,操利器之柄。勿惮徙薪之烦,以省焦烂之费。鼓廉耻之陶冶,明考试之准的。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二〈仪式部三·玺〉~375~
东汉·卫宏《旧汉仪》:「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剑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里。」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上〉~22~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秦记》云紫泥水在今成州,《舆地志》云汉封诏玺用紫泥,则此水之泥也。」

例句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

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 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李商隐 九成宫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李白 玉壶吟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李白 送别得书字

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 皇甫曾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许浑 送陆拾遗东归

典故
坐穴藜床


《太平御览》卷五百九〈逸民部九·逸民九〉~2447~
管宁,字幼安。灵帝末,以中国方乱,乃与其友邴原涉海依辽东太守公孙度,度虚馆礼之,其后中国少安,人多南归,唯宁不还。黄初中华歆荐宁,宁知公孙渊必乱,乃因徵辞还。以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就。宁凡徵命十至,舆服四赐。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年,末尝箕琚,榻上当膝皆穿。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小园赋〉~392~2~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