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学舞


《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羽族部三·鹤 〉~493~
旧题淮南八公《相鹤经》:「鹤二年落子毛,易黑点,三年产伏,复七年羽翮具,复七年飞薄云汉,复七年舞应节,复七年昼夜十二时鸣声中律。」

例句

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 李白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典故
相关人物
陆机


《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一〈饮食部十九·羹〉~3956~
晋·郭澄之《郭子》:「陆士衡诣王武子,武子有数斛羊酪,指示陆机曰:『卿东吴何以敌此?』机曰:『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88~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剑南诗稿》卷二十七〈戏咏山阴风物〉
万里秦吴税驾迟,还乡已叹鬓成丝。城边绿树山阴道,水际朱扉夏禹祠。项里杨梅盐可彻,湘湖莼菜豉偏宜。图经草草常堪恨,好事它年采此诗。自注:「莼菜最宜豉,所谓『未下盐豉』者,言下盐豉则非羊酪可敌,盖盛言?羹之美尔。」
典故
羊衔新穗


《太平御览》卷七百四〈服用部六·囊~〉3272~
裴渊《广州记》:「州厅事梁上画五羊象又作五谷囊随象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年衔谷萃于楚庭,因是图其象。」
典故
相关人物
杨朱


《太平御览》卷四八七
《列子》:「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

例句

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 王维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典故
尧帝成茅
 
尧阶

相关人物


《太平御览》卷九九六
旧题周·尹文《尹文子》:尧文天子,衣不重帛,食不兼味。土阶三尺,茅茨不剪。(据《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

例句

园绮生虽逢汉室,巢由死不谒尧阶。 徐夤 闻司空侍郎讣音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李峤

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褚载 长城

典故
一襟幽恨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四〈虫豸部一·蝉〉~4325~2~
晋·崔豹《古今注》:「牛亨问董仲舒曰:『蝉为齐女,何?』荅曰:『昔齐王后怨王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之,故曰齐女。』」
典故
一声吹裂山石


《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乐部十八·笛〉~2748~
唐·李肇《唐国史补》:「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与舟吹之,溜亮逸发。俄有客立于岸,呼舡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及人破,呼吸盘辟,应指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著记,疑其蛟龙也」。
典故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四〈虫豸部一·蝇〉~4326~2~
晋·崔豹《古今注》:「蝇虎,蝇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蝇。一名蝇蝗,一名蝇豹。」
典故
颍川星
 
颍川聚贤
 
相关人物
荀叔
 
陈寔

参考典故
德星会


《太平御览》卷三八四
《汉杂事》曰:陈寔字仲弓,汉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书下诸郡县问。颖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大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此是也。

例句

今宵颍川曲,谁识聚贤人。 李峤

方知颍川集,别有太丘门。 董思恭 咏星

风月相思夜,劳望颍川星。 薛稷 钱许州宋司马赴任

典故

《国史补》卷下
旧言春水时至,鱼登龙门,有化龙者。今邠晋山穴间龙蜕骨角甚多,人采以为药,有五色者。
《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二〈居处部十·门上〉~05~
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典故 
虞海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
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太平御览》卷三
《淮南子》曰:薄于虞泉,是谓黄昏。

例句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崙虞泉入马蹄。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沉。 权德舆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一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钱起 中书遇雨

典故

《太平御览》卷七百二〈服用部四·扇〉~3263~
晋·裴启《裴子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
典故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八〈乐部六·宴乐〉~2698~
《乐府杂录》:「雨淋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又曰:「还京乐者,唐明皇自蜀返正乐官,张野狐撰此曲。」
《碧鸡漫志》卷五
〈雨淋铃〉,《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予考史及诸家说,明皇自陈仓入散关,出河池,初不由斜谷路。今剑州梓桐县地名上亭,有古今诗刻记明皇闻铃之地,庶几是也。罗隐诗云:「细雨霏微宿上亭,两中因感雨淋铃。贵为天子犹魂断,穷著荷衣好涕零。剑水多端何处去,巴猿无赖不堪听。少年辛苦今飘荡,空愧先生教聚萤。」世传明皇宿上亭,雨中闻牛铎声,怅然而起,问黄幡绰:「铃作何语?」曰:「谓陛下特郎当。」特郎当,俗称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杨妃外传》又载上皇还京后,复幸华清,从宫嫔御多非旧人。于望京楼下,命张野狐奏〈雨淋铃〉曲。上四顾悽然,自是圣怀耿耿,但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世中」。杜牧之诗云:「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连开蕊暖泉香。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张祜诗云:「雨淋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张徽即张野狐也。或谓祜诗言上皇出蜀时曲,与《明皇杂录》、《杨妃外传》不同。祜意明皇入蜀时作此曲,至两淋铃夜却又归秦,犹是张野狐向来新曲,非异说也。元微之〈琵琶歌〉云:「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因玆弹作雨淋铃,风雨萧条鬼神泣。」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典故

《抱朴子》卷二十〈内篇·袪惑〉~39~
成都太守吴文,说五原有蔡诞者,好道而不得佳师要事,废弃家业,但昼夜诵咏黄庭、太清中经、观天节详之属,诸家不急之书,口不辍诵,谓之道尽于此。然竟不知所施用者,徒美其浮华之说而愚人。又教之但读千遍,自得其意,为此积久,家中患苦之,坐消衣食,而不能有异,己亦惭忿,无以自解,于是弃家,言仙道成矣。因走之异界深山中,又不晓采掘诸草木药可以辟谷者,但行卖薪以易衣食,如是三年,饥冻辛苦,人或识之,而诡不知也。久不堪而还家,黑瘦而骨立,不似人。其家问之,从何处来,竟不得仙邪?因欺家云,吾未能升天,但为地仙也。又初成位卑,应给诸仙先达者,当以渐迁耳。向者为老君牧数头龙,一班龙五色最好,是老君常所乘者,令吾守视之,不勤,但与后进诸仙共博戏,忽失此龙,龙遂不知所在。为此罪见责,送吾付昆崙山下,芸锄草三四顷,并皆生细,而中多荒秽,治之勤苦不可论,法当十年乃得原。会偓佺子王乔诸仙来按行,吾守请之,并为吾作力,且自放归,当更自修理求去,于是遂老死矣。初诞还云,从昆崙来,诸亲故竞共问之,昆崙何似?答云: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去天不过十数丈也。上有木禾,高四丈九尺,其穗盈车,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玉李玉瓜玉桃,其实形如世閒桃李,但为光明洞彻而坚,须以玉井水洗之,便软而可食。每风起,珠玉之树,枝条花叶,互相扣击,自成五音,清哀动心。吾见谪失志,闻此莫不怆然含悲。又见昆崙山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楼下有青龙白虎,蜲蛇长百馀里,其中口牙皆如三百斛船,大蜂一丈,其毒煞象。又有神兽,名狮子辟邪、三鹿焦羊,铜头铁额、长牙凿齿之属,三十六种,尽知其名,则天下恶鬼恶兽,不敢犯人也。其神则有无头子、倒景君、翕鹿公、中黄先生、与六门大夫。张阳字子渊,浃备玉阙,自不带老君竹使符左右契者,不得入也。五河皆出山隅,弱水绕之,鸿毛不浮,飞鸟不过,唯仙人乃得越之。其上神鸟神马,幽昌、鹪、腾黄、吉光之辈,皆能人语而不死,真济济快仙府也,恨吾不得善周旋其上耳。于时闻诞此言了了,多信之者。
《太平御览》卷三十八〈地部三·昆崙山〉~3~2~
《抱朴子》曰:蔡诞者,自云被谪至昆崙,初诞还,人问云:「昆崙似何?」荅曰:「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去天过十数里也。」
典故
玉龙吹怨
 
玉龙吹裂
 
玉龙呼
 
玉龙哀曲
 
玉龙喷

参考典故
龙笛


《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乐部十八·笛〉~2748~
唐·李肇《唐国史补》:「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与舟吹之,溜亮逸发。俄有客立于岸,呼舡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及人破,呼吸盘辟,应指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著记,疑其蛟龙也」。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长笛赋〉~822~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例句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