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浪淘沙令 钦谱
浪淘沙令 《乐章集》注“歇指调”。蒋氏《九宫谱目》“越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段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段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参杜词、柳词。 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格二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后约无凭 往事堪惊 秋蛩永夜绕床鸣 辗转寻思求好梦 还又难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愁思若浮云 消尽重生 佳人何处独盈盈 可惜一天无用月 空为谁明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减一字异。此词汲古阁本后段结句多一“照”字。按李之仪“霞卷云舒”词正与此同。后段结句“略借工夫”,原只四字,因为校正。《词律》论李词前段起句疑脱一字,按杜词二首前段起句皆四字,后段起句皆五字可證。盖词中换头句或多一字,或多二、三字,谓之“过变”,原不拘定前后如一也。

格三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帘外微风 云雨回踪 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 年少心事 陡顿成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 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 闷不见虫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年少心事”句,后段“闷不见虫虫”句疑有脱误。但按安世仄韵词句读与此如一,自应采入以备一体,旧谱删之者误。

格四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 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 眉黛双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汲古阁本首句误刻“有一个人人”,第四句“促拍”脱一“拍”字,今从《花草粹编》改定。又《高丽史·乐志》载宋所赐大晟乐有此词,与《花草粹编》同。 按此即李煜词体,不过前后段两起句各减去一字耳。《词律》因《乐章集》调名加以令字,另收在后,不知宋词字数少者为令,字数多者为慢。即李煜词在本集原名《浪淘沙令》,《词律》自未考索耳。

格五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宋祁

  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 因循不觉韶华换 到如今 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 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 望水远天远人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押仄韵者祇有宋、杜二词,句读各异,俱无宋元词可校。 此词前结三“满”字、后结三“远”字皆上声,不可用去声字替。按何籀“宴清都”词前段结句“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叠用四远字,其源盖出于此。

格六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 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负欢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此与押平韵“帘外微风”词句读悉同。
龙谱
浪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 格二(双调小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栏 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552,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续上)
杨澈 一首
葛秀英 一首
邵懿恒 一首
吴本嵩 一首
许禧身 九首
许心榛 一首
蔡灿 一首
蒋氏(元葵女) 一首
蒋晱 一首
邓瑜 五首
郑莲孙 一首
王少华 一首
李佩金 二首
许诵珠 一首
许淑慧 一首
丁采芝 一首
候士骧 一首
赵我佩 六首
残腊一宵除。
香发瓶梅。
樽前欢笑报春归。
争奈一身情作恶,事事皆非。

病骨强支离。
无限凄其。
明朝椒酒捧觞时。
还忆去年香阁里,有女相携。
华屋艳神仙(杜甫)
冶态娇妍(陆龟蒙)
纤腰婉约步金莲(毛震煦)
多事春风入闺闼(权德舆),独立花前(冯延已)

遥指夕阳边(刘长卿)
嫩草如烟(欧阳炯)
离人独上洞庭船(李频)
一去哪知行近远(崔颢),目断遥天(冯延已)
修竹影濛濛。
翠减幽丛。
啼鹃几染泪痕红。
难爇返魂香一炷,空认芳容。

杯棬泽犹浓。
画阁尘封。
云軿同驻碧城中。
日落平台携手望,依旧春风。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
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
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风静夜泠泠。
何处箫声。
听来历历韵分明。
最妙一枝斑竹好,入耳偏清。

衙鼓点轻轻。
已报初更。
露华如水洗中庭。
且喜窗前明月满,背了红灯。
第七锦衣归省图(筱石梦。)
梦一男子装者,头戴翠冠,身着白色绣花水脚袍。不识为谁,但见其衣冠徐徐自落,内着五色排穗小袄,良久始识儿也。
小立对瑶窗。
懒剔银缸。
掉头怕见泪珠双。
玉带锦衣刚入梦,报晓钟撞。

忽弃旧时裳。
环佩铮鏦。
云车风马下吴江。
花落花开儿不管,一道红墙。
第十八玉尘上升图(爵廷侄妇梦。)
梦儿在云端。侄妇云:如何得上。儿即以手中麈尾下拂,忽已有路可登。但见对面山岚青翠,奇花异草皆目所未见。侄妇云:妹何在此。答云:此地甚佳。但嫌劳耳。正盘桓閒,忽惊觉,闻满屋异香。
楼阁五云中。
七宝玲珑。
重归天上不相同。
忽忆外家诸女伴,絮语东风。

瑶草玉阶红。
一道垂虹。
漫山翠柏閒丹枫。
旧日人閒鸡与犬,谢却樊笼。
两翼若轻纱。
飘堕檐牙。
蹁跹逐队舞欹斜。
袅袅临风如柳絮,绕遍群花。

来去是谁家。
酒尽流霞。
画堂汤饼彩灯华(蝶来正值公处,添丁开贺。)
顷刻桂楼飞聚处,日影重遮。
⑴ 鄂署后楼前亦时有三四金黄色蝶,如太常仙蝶,盘旋来去无常。
静对一炉香。
无限思量。
终朝碌碌总悤忙。
欲整归舟仍荏苒,愁结衷肠。

落日过长廊。
暮色苍茫。
满庭新月照蕉窗。
欹枕愁听风弄叶,梦绕云乡。
心曲苦猜详。
玉尺难量。
繁音急管太悤忙。
大好金瓯拚一掷,是甚心肠。

蝶桂忆长廊
江汉茫茫。
月钩初上照西墙。
何日干戈平静也,稳渡鲈乡。
⑴ 鄂署后楼有丹桂数株,彩蝶飞绕,多至数十。
日色已西沈。
宿鸟栖林。
夕阳西落下山行。
到得归来人寂寂,黯自消魂。

灯下漫沈吟。
往事推评。
窥窗明月一钩痕。
心念蓬山何处是,梦里追寻。
初晓倚篷窗。
垂柳低昂。
遥观山色映朝阳。
对此春光如锦绣,助我愁肠。

欲说也难详。
心自凄凉。
罗衾展尽梦难长。
似玉左芬何速返,云掩仙乡。
割臂奉高堂。
药饵亲尝。
心钦孝女志非常。
一旦骖鸾何太速,话也心伤。

旄采桂旗扬。
仙境迷茫。
春花秋月两悤忙。
只有瑶台风景好,岁月常芳。
六出绕庭中。
野外云彤。
斜斜整整舞长空。
笑指青山头白了,似雨非风。

归鹤失行踪。
缟袂相逢。
梁园授简夺天工。
谁共梅花萧索也,人在楼东。
新雨涨银塘。
杨柳轻黄。
偶然经过郁金堂。
鸾镜乍开窗半启,恰好晨妆。

挽髻坐闻香。
眉语商量。
丁宁切莫露轻狂。
真个相怜侬自解,妒眼须防。
按:国朝常州词录卷五
剩得几多春。
十二时辰。
满庭飞絮糁花茵。
添阵潺潺帘外雨,深院黄昏。

独坐掩重门。
愁倒芳樽,便无离别也销魂。
明日那堪南浦去,又送行人。
无语独凭栏。
离思谁传。
东风破冻柳含烟。
不信归鞭常入梦,珠泪偷弹。

买卜费金钱。
愁绝离鸾。
晴窗检点白云篇。
怕有空闺孤烛句,惹蹙眉山。
悄月转花枝。
心事谁知。
博山香烬夜迟迟。
不是当年同赏处,空惹相思。

世乱叹纷驰。
难定归时。
海云千里递愁丝。
何日题襟重刻烛,分韵寻诗。
话别月明中。
几阵霜风。
潮声帆影忒匆匆。
不管离人情恋恋,吹送孤蓬。

天晓望云峰。
心事相同。
花开姊妹正初红。
此去前途逢雁字,系帛休空。
帘捲背银灯。
冰簟铺平。
遥天明月未三更。
睡鸭香销花影上,衫袖凉生。

莲漏一声声。
珠露轻轻。
飞来星火小流萤。
最是多情蕉叶扇,欲却还停。
莺燕互寻盟。
满院飞英。
惜花人去暗心惊。
何日桐棺归故里,魂妥山茔。

事事减心情。
闷坐闲行。
一腔尘俗撇难清。
拾翠寻芳都懒问,负了清明。
帘外雨潇潇。
凉透疏寮。
玉釭与我两无聊。
自是愁人心易碎,休怨芭蕉。

望远暗魂销。
双鲤迢迢。
青溪柳色白门潮。
为语西风须著力,早送归桡。
恼煞落梅天。
细雨连绵。
通宵不住洒连纤。
罗帐低垂屏半掩,独坐灯前。

香饼鸭炉添。
倦倚疏帘。
芭蕉敲碎绿窗烟。
迟漏疏钟闻断续,恐不成眠。
皓魄满窗前。
不照人圆。
离魂真欲上青天。
只为分巢双燕小,破尽宵眠。

何计慰高年。
日薄虞渊。
时来甥馆问鱼笺。
甚日浣花溪畔水,准送归船。
抱膝拥香篝。
数尽更筹。
绿波青草忆侬不。
多少相思离别语,欲写还休。

灯火独窗幽。
新月如钩。
花魂蝶影暗牵愁。
风雨连朝春去也,何计忘忧。
眉影控帘钉。
花补苔痕。
满身香雾嫩寒侵。
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

玉笛咽离情。
草长红心。
月钩空钓美人魂。
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雁鹜乱池塘。
啄稻争梁。
是谁竿木早逢场。
一样玉昆难竞爽,迢水乌伤

梦短别情长。
泪滴千行。
莫言前后有沉扬。
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凉。
⑴ 同治庚午,外子与仲兄并义乌朱蓉生、苗生兄弟,皆以同怀领浙荐今科,蓉生偕仲兄同与馆选,而外子及苗生均此下弟。
江北蓼花秋。
天自悠悠。
一生离恨几时休。
听到夜深更漏转,点点生愁。

云影向东流。
月上邗篝。
何时同泛菊花舟。
说尽相思千万语,才下心头。
开卷便生怜。
好句如仙。
玉钗敲断梦难圆,如此韶华如此过,那得延年。

底事不成欢。
月夕花天。
怀人题遍衍波笺。
个里伤心人不晓,说也凄然。
盼到柳条青。
已过清明。
落花如雨听无声。
不信一春憔悴意,单为啼莺。

斜月满空庭。
香雾冥冥。
簟纹如水夜凄清。
睡去纵然无好梦,却胜愁醒。
断梦倩谁招。
难逐归潮。
泪痕多在旧鲛绡。
心上闲愁眉上恨,暮暮朝朝。

帘外雨潇潇。
寒杂砧敲。
个人几日瘦纤腰。
怪煞西风无赖甚,魂不禁销。
深院下帘旌。
秋冷银屏。
露华如水浸中庭。
一炷心香烧未减,来拜双星。

花底步轻轻。
罗袜凉生。
何人能会此时情。
只有如弓天上月,照得分明。
鬓影感华年。
香冷蝉钿。
旧游如梦梦如烟。
可惜咏花人不见,泪洒情天。

怨海恨难填。
絮果谁怜。
春蚕抵死尚缠绵。
安得吴刚修月斧,月再团圆。
春雨抱愁眠。
瘦削吟肩。
回文载入衍波笺。
羡煞扫眉才子笔,妙句金荃。

断梦落谁边。
倩影楼前。
我来刚是熟梅天。
怪底碧城云样远,飞去词仙。
麝墨扫云烟。
艳谱金荃。
春风香洒笔花鲜。
却好旗亭人赌唱,绝妙词笺。

一字一珠连。
绮语缠绵。
蓬莱阁近大罗天。
翠耸遥山山万叠,合住吟仙。
把酒夜眠迟。
檀板金卮。
晓风残月饯春时。
花落花开名士泪,写遍新词。

红豆种相思(初集名《红豆词》)
叶叶枝枝,闲愁除有白鸥知。
知否当时狂杜牧,鬓早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