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浪淘沙令 钦谱
浪淘沙令 《乐章集》注“歇指调”。蒋氏《九宫谱目》“越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段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段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参杜词、柳词。 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格二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后约无凭 往事堪惊 秋蛩永夜绕床鸣 辗转寻思求好梦 还又难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愁思若浮云 消尽重生 佳人何处独盈盈 可惜一天无用月 空为谁明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减一字异。此词汲古阁本后段结句多一“照”字。按李之仪“霞卷云舒”词正与此同。后段结句“略借工夫”,原只四字,因为校正。《词律》论李词前段起句疑脱一字,按杜词二首前段起句皆四字,后段起句皆五字可證。盖词中换头句或多一字,或多二、三字,谓之“过变”,原不拘定前后如一也。

格三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帘外微风 云雨回踪 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 年少心事 陡顿成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 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 闷不见虫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年少心事”句,后段“闷不见虫虫”句疑有脱误。但按安世仄韵词句读与此如一,自应采入以备一体,旧谱删之者误。

格四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 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 眉黛双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汲古阁本首句误刻“有一个人人”,第四句“促拍”脱一“拍”字,今从《花草粹编》改定。又《高丽史·乐志》载宋所赐大晟乐有此词,与《花草粹编》同。 按此即李煜词体,不过前后段两起句各减去一字耳。《词律》因《乐章集》调名加以令字,另收在后,不知宋词字数少者为令,字数多者为慢。即李煜词在本集原名《浪淘沙令》,《词律》自未考索耳。

格五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宋祁

  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 因循不觉韶华换 到如今 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 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 望水远天远人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押仄韵者祇有宋、杜二词,句读各异,俱无宋元词可校。 此词前结三“满”字、后结三“远”字皆上声,不可用去声字替。按何籀“宴清都”词前段结句“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叠用四远字,其源盖出于此。

格六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 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负欢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此与押平韵“帘外微风”词句读悉同。
龙谱
浪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 格二(双调小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栏 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552,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续上)
杨芳灿 1754 - 1816 二首
钱枚 1761 - 1803 三首
丁若镛 1762 - 1836 一首
刘嗣绾 1762 - 1820 七首
郭麟 1767 - 1831 十四首
项鸿祚 1768 - 1835 四首
落叶带愁飘。
敲响窗寮。
相思人度可怜宵。
几片凉云留不住,听雨萧萧。

鹊尾嫩香销。
镫也慵挑。
罗衾如水梦无憀。
自是侬家听不得,错怪芭蕉。
衰柳石桥边。
且放江船。
夕阳明上鹭鸶肩。
瑟瑟丛芦声似雨,万顷秋烟。

风紧布帆偏。
黯澹霜天。
夹衣寒重要添绵。
回首家山青渐远,乡思凄然。
香雾湿花枝。
月上迟迟。
笼灯说与醉人知。
酒后须教添半臂,怕有风吹。

好梦不多时。
花事迷离。
春阴阁住海棠丝。
一陈凄凉心上过,独自寻思。
月影上红楼。
挂起帘钩。
尊前重唱小梁州。
叵耐三更银烛泪,先替人愁。

往事梦悠悠。
独自凝眸。
肯来相伴是春愁。
别有一般消遣处,阁在心头。
微雨暗西楼。
花事勾留。
从君分取半庭秋。
属付园丁轻著力,牢护根头。

花韵便盈眸。
无限温柔。
问花真个断肠不。
侬做断肠人已惯,翻替花愁。
门外柳枝黄。
春意难详。
芳池绿涨燕飞忙。
细忆玉楼陪宴。
日一蓦心伤。

流落在南荒。
梦里君王。
东风吹绽小桃香。
歌管嘲轰何处。
也剪断愁肠。
风影酒旗飘。
水阁灯摇。
满船红叶出枫桥。
柔橹一声秋去远,暮雨潇潇。

浊酒几曾消。
梦也无聊。
桃笙如水夜迢迢。
三尺短篷听不得,误了芭蕉。
落叶下重楼。
暮雨飕飕。
病来和影说绸缪。
不是芭蕉窗外语,忘了深秋。

料理旧时愁。
药碗茶瓯。
无聊独自倚香篝。
二十五声今夜点,点点心头。
帆影暮江宽。
占断鱼竿。
几行疏柳挂萧寒。
要与荆关留画本,添尺筇看。

夕磬下云端。
门掩重峦。
空山无地著蒲团。
一夜西风黄叶梦,吹上长干。
镜里怨韶华。
满鬓风沙。
春人春日到天涯。
湿透青衫衫上泪,不为琵琶。

恼杀楚天鸦。
掩上窗纱。
断无人处梦还家。
一点相思红豆小,落了灯花。
湘雨一枝枝。
若个风姿。
看他袖薄费禁持。
眉到秋来容易锁,莫放秋知。

兀自为谁痴。
小立多时。
碧云无路寄相思。
应有离心天外落,吹断参差。
风色怨飞花。
镜里盘鸦。
曲阑干角路斜斜。
莫向影娥池上立,流去铅华。

花底艳朝霞。
唱出双丫。
风光约略孟珠家。
曾是别来三里雾,隔几重纱。
门外易斜阳。
一片清商。
残声还向别枝长。
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

倚树罢思量。
扇底新凉。
高槐古柳忆江乡。
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
深院锁葳蕤。
青鸟飞迟。
閒将寸纸写相思。
小研墨香铜雀瓦,自画乌丝。

窗扇耀琉璃。
月影迷离。
也曾刻烛倚新词。
到得海棠新月上,便忆当时。
十二玉阑干。
六曲屏山。
留春不住送春还。
昨夜梨花今夜雨,多分阑珊。

春梦太无端。
到好先残。
夹衣初换又添绵。
只是别来珍重意,不为春寒。
小凤飐钗梁。
皓腕先攘。
是谁惊起晓来妆。
问取木芙蓉上露,何日成霜。

旧梦莫思量。
满镜眉长。
水精帘下有微凉。
唤作春人浑不似,莫是秋娘。
秋水淡盈盈。
秋雨初晴。
月华洗出太分明。
照见旧时人立处,曲曲围屏。

风露浩无声。
衣薄凉生。
与谁人说此时情。
帘幕几重窗几扇,说也零星。
小雨夜愔愔。
寒恋重衾。
朝来香径怯相寻。
不信东风魂不断,葬得深深。

旧事暗沈吟。
憔悴而今。
长堤宿草有红心。
翻羡当时狂杜牧,来便成阴。
一片好莓苔。
绿了空阶。
葳蕤深锁旧池台。
除却斜阳和燕子,还有谁来。

风约画帘开。
独自徘徊。
春痕如梦满天涯。
泥上袜罗泉下玉,都被伊埋。
积雨净溪沙。
鱼尾明霞。
缺瓜小小趁风撶。
几个画船归去也,闲杀蘋花。

烟霭半横斜。
树杪周遮。
酒旗楼角是谁家。
一面驼钩都不下,人影凉些。
低髻约钗梁。
病不成妆。
啼痕已拭尚成行。
指点画楼文杏好,归燕凄凉。

渐远渐苍茫。
灯火渔榔。
暮寒想透薄罗裳。
只得一钩微月影,多少思量。
桐叶碧愔愔。
小院轻阴。
月痕澹照第三厅。
贪卷疏帘风露下,不点秋灯。

楼阁对高棱。
招手还应。
夜凉乘兴我来能。
酒半诗成慵不写,念与君听。
小院碧云停。
花又深深。
旧时珍伴共閒庭。
谁记迷藏花下事,蛱蝶蜻蜓。

斑管费沈吟。
哀怨湘灵。
一弦一柱最愔愔。
弹尽明光三十段,知有谁听。
归雁已参差。
何处疏砧。
天涯憔悴旅人心。
开到芙蓉无限好,只是秋深。

推枕起沈吟。
小簟轻衾。
枫根可奈薄寒侵。
又是一宵檐外雨,到晓沈沈。
远水净员沙。
楼隐红霞。
石城艇子小能撶。
闲向六朝山影里,去采蘋花。

衰柳几丝斜。
风帽低遮。
旧时俊侣各天涯。
何似郁金堂上燕,长傍卢家。
青玉削嵯峨。
秋影罗罗。
坐来寒翠湿衣多。
领取风泉归一壑,弹入云和。

卜筑傍岩阿。
老子婆娑。
郎君撰杖待行窝。
肯信有人空谷里,日暮牵萝。
骢马铁连钱。
芳草芊眠。
载来金雁与钿蝉。
筝柱十三钗十二,一棹觥船。

旧梦阿谁边。
说甚因缘。
只今禅榻坐萧然。
佛火炉香清到晓,明日新年。
按:壬午十二月廿二日,所假馆之楼火,仅跳而免,所著皆烬,友朋掇拾,间以钞寄,不复次第,得即存之。频伽记。
绿酒负金蕉,叠鼓春宵。
小屏风底暗香焦。
闲梦一床推不去,夜夜枫桥。

往事只魂销,双鲤迢迢。
梅花与我两无聊。
剩有眉楼弓样月,还忆吹箫。
池面绿生涡,雨打残荷。
茶烟风细漾帘波。
枕簟新凉人浅醉,无奈秋何。

懒去听笙歌,心事销磨。
芭蕉声到睡时多。
纨扇纱帘休忆著,只梦渔蓑。
兰烬黦湘屏,蛛网帘钉。
林莺捎落护花铃。
撒尽榆钱飘尽絮,春也零星。

月又上窗棂,风又泠泠。
坠欢如梦不曾醒。
只有乌龙眠自在,绿草闲庭。
楼上五更寒,风雨无端。
愁多不奈一生闲。
莫问画堂南畔事,如此江山。

铅泪洗朱颜,歌舞阑珊。
心头滋味只馀酸。
唱到宫中新乐府,杜宇啼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