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浪淘沙令 钦谱
浪淘沙令 《乐章集》注“歇指调”。蒋氏《九宫谱目》“越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段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段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参杜词、柳词。 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格二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后约无凭 往事堪惊 秋蛩永夜绕床鸣 辗转寻思求好梦 还又难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愁思若浮云 消尽重生 佳人何处独盈盈 可惜一天无用月 空为谁明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减一字异。此词汲古阁本后段结句多一“照”字。按李之仪“霞卷云舒”词正与此同。后段结句“略借工夫”,原只四字,因为校正。《词律》论李词前段起句疑脱一字,按杜词二首前段起句皆四字,后段起句皆五字可證。盖词中换头句或多一字,或多二、三字,谓之“过变”,原不拘定前后如一也。

格三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帘外微风 云雨回踪 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 年少心事 陡顿成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 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 闷不见虫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年少心事”句,后段“闷不见虫虫”句疑有脱误。但按安世仄韵词句读与此如一,自应采入以备一体,旧谱删之者误。

格四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 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 眉黛双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汲古阁本首句误刻“有一个人人”,第四句“促拍”脱一“拍”字,今从《花草粹编》改定。又《高丽史·乐志》载宋所赐大晟乐有此词,与《花草粹编》同。 按此即李煜词体,不过前后段两起句各减去一字耳。《词律》因《乐章集》调名加以令字,另收在后,不知宋词字数少者为令,字数多者为慢。即李煜词在本集原名《浪淘沙令》,《词律》自未考索耳。

格五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宋祁

  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 因循不觉韶华换 到如今 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 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 望水远天远人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押仄韵者祇有宋、杜二词,句读各异,俱无宋元词可校。 此词前结三“满”字、后结三“远”字皆上声,不可用去声字替。按何籀“宴清都”词前段结句“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叠用四远字,其源盖出于此。

格六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 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负欢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此与押平韵“帘外微风”词句读悉同。
龙谱
浪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 格二(双调小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栏 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542,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续上)
沈岸登 1639 - 1702 一首
李符 1639 - 1689 一首
朱中楣 一首
董俞 二首
查慎行 1650 - 1728 三首
纳兰性德 1655 - 1685 三首
龚翔麟 1657 - 1718 一首
颜氏 一首
赵执信 1662 - 1744 二首
黄之隽 1668 - 1748 一首
沈德潜 1673 - 1769 二首
王时翔 1675 - 1744 二首
厉鹗 1692 - 1752 三首
蔡琬 1695 - 1755 一首
过春山 一首
史承谦 1707 - 1756 三首
王策 二首
丁如琦 1722 - 1800 一首
三亩旧柴扉。
一半疏篱。
春来长定雨霏微。
杨柳丝轻兰叶小,鸂鶒双飞。

花径未全非。
乡梦依依。
天涯兄弟几时归。
可惜年年芳草色,绿遍渔矶。
昨夜别扬州。
今夜真州。
此行不似少年游。
莫问红妆人住处,大道青楼。

潮水落江头。
月上城头。
破除万事饮能不。
无奈酒肠天吝与,何计销愁。
新月映眉妆。
露滴花房。
香风暗透薄罗裳。
何处清音偏著耳,恰在东墙。

切切指生香。
韵雅悠扬。
凄凄楚楚断人肠。
流水调高人不见,遥隔长廊。
斗帐异香薰。
无限温存。
凤箫吹罢更偎人。
枕上双蛾衾上泪,事事消魂。

潦倒厌芳樽。
身在孤村。
梧桐残露隔窗闻。
别是一番滋味也,月澹灯昏。
露重叶无声。
微雨秋灯。
情深不见更分明。
想得焚香垂手立,绣被寒轻。

雁柱不飞筝。
锦字谁凭。
梦中犹记彩云名。
桂影半窗人寂寂,依约三更。
略彴傍苍葭。
酒旆夭斜。
县南风色野人家。
黄石堆墙茅当瓦,还占平沙。

烟外晓程赊。
去去天涯。
严城何处不吹笳。
恰似废池乔木畔,一一啼鸦。
栏槛落鲜澄。
倒影分明。
今来古往一邮亭。
阁下长桥桥下涧,马渴泉清。

拉沓是蛮程。
难得佳名。
戍人行尽野人行。
如此溪山留不住,弦月旋生。
龛赭露脽居。
对束江皋。
云垂海立涌金鳌。
隔岸越山浑不见,水比山高。

万马走单槽。
鳄徙龙逃。
当初谁赋广陵涛。
强弩三千输笔力,直是人豪。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
任将蠡测笑江湖。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
竿拂珊瑚。
桑田清浅问麻姑。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脂粉旧香塘。
影蘸丝杨。
花纹不数紫鸳鸯。
一种藻鳞金色嫩,三尾拖凉。

蔽日有青房。
翠网休张。
池星密处惯迷藏。
雨过满奁真个似,濯锦秋江。
箫史韵凄凉。
月冷筠廊。
本来劲节傲冰霜。
地下人间心一点。
幻影茫茫。

白发两高堂。
暮景悲伤。
亲调药饵检丹方。
泪洒西风红叶里。
一带斜阳。
微雨过庭墀。
新绿离披。
玉人和笑近郎时。
何物比将娇与巧,燕子莺儿。

杯趁晚风移。
漏鼓参差。
云间细闪月如眉。
灭烛解襟香泽散,一石何辞。
深屋小溪隈。
倦眼惊开。
东风吹闷避金钗。
消受纤纤双腻玉,撩乱传杯。

红烛影徘徊。
酒满香怀。
桃花糁雪上春腮。
记得横波娇欲溜,几为侬回。
残月堕无声。
山睡初醒。
马蹄得得自敲星。
兜路秋藤风过处,几点流萤。

游笈惯飘零。
此地频经。
客程回首晓霞生。
一带人家閒裹住,炊瓦烟青。
娄水小林峦,溪壑回环,閒携筇屐暂游盘。
歌扇酒旗怀往事,前后悲欢。

凭吊旧词坛,曾驻鹓鸾(唐东江选文于此。),文章声价亦摧残。
王氏弇园寥落尽,更怅荒寒(王元美弇园相近,今无可问矣。)
不怪晓风颠,际晚春天,魂消黯澹夕阳前。
以我离群江畔客,送汝便娟。

片片逐清川,馀艳回旋,也同天上葬神仙。
只恐明年荣又谢,依旧情牵。
晚镜倦临妆。
只坐熏香。
是谁蝶梦绕回廊。
窥见露寒花有恨,玉泪盈眶。

何似淡相忘。
不要思量。
针儿难透线儿长。
渺渺茫茫天一角,隔了疏窗。
却立看梳妆。
暗惹衣香。
下楼携手坐西廊。
良会乍圆光怕别,袖掩啼眶。

是处最难忘。
那不思量。
路儿争比意儿长。
判把勤勤心一片,抛与璚窗。
花月秣陵秋,十四妆楼。
青溪回抱板桥头。
旧日徐娘无觅处,芳草生愁。

金粉一时休,团扇谁留。
殢人只有小银钩。
句尾可怜书荡妇,似诉漂流。
春信一番新,春水生鳞。
春花春鸟尚逡巡。
剪就钗头春胜也,添个春人。

准拟踏春尘,春色初匀,春风困著小腰身。
制就春词知几首,贴写宜春。
艳韵遍芳蹊。
几字高低。
宋墙东畔谢桥西。
唤到将离春事减,肠断红闺。

解语定凄迷。
留缀鸾篦。
香随口角贱如泥。
犹胜风欺并雨妒,分付莺啼。
西阁旧帷空。
惆怅音容。
拈花看竹与谁同。
记得鸾钗斜插鬓,翠袖香浓。

短梦更朦胧。
肠断东风。
清明寒食过匆匆。
一缕香魂招不得,满砌残红。
乔木古台荒。
野径苍苍。
杜鹃声里怨斜阳。
剩水残山春又老,花落横塘。

往事暮云长。
满眼兴亡。
采莲遗曲最凄凉。
回首当年歌舞地,无数垂杨。
独自掩屏山,香冷人间。
东风应不惜花残。
片片玉鳞飞尽也,楼上春寒。

疏影惯贪看,折下难拚。
笛声休遣近栏干。
知有一番零落恨,空护苔湾。
谁似武林城,烟景初晴。
一湾螺黛掠波轻。
想得西湖湖畔路,春水方生。

细柳最盈盈,眉眼分明。
画船唤酒六桥行。
定有嬉春红袖女,低按秦筝。
明月画楼前。
早是凉天。
年年明月向人圆。
只觉去年凉夜好,不似今年。

败砌暗虫喧。
消受无眠。
旧欢如梦两茫然。
惹起人问愁万斛,懊恼婵娟。
尽彀得凄凉。
雨又浪浪。
湿灯寒逼影微茫。
霜后芭蕉刚一叶,响遍西窗。

还想甚家乡。
秋稻云荒。
好留残粒鹤为粮。
侬自短衣随旅雁,啄雪枯塘。
窗里竹炉烟。
窗外遥山。
离骚香草注初完。
邻父寻梅携酒到,扫石同看。

落日雁声寒。
木末霞丹。
稚儿腰笛护牛还。
先报阿翁新喜事,晚麦青攒。
青嶂拥晴沙。
几簇人家。
眼前桃李艳于霞。
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

烟水望中赊。
绕径桑麻。
武陵何必更浮槎。
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