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浪淘沙令 钦谱
浪淘沙令 《乐章集》注“歇指调”。蒋氏《九宫谱目》“越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段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段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馀参杜词、柳词。 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格二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后约无凭 往事堪惊 秋蛩永夜绕床鸣 辗转寻思求好梦 还又难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愁思若浮云 消尽重生 佳人何处独盈盈 可惜一天无用月 空为谁明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减一字异。此词汲古阁本后段结句多一“照”字。按李之仪“霞卷云舒”词正与此同。后段结句“略借工夫”,原只四字,因为校正。《词律》论李词前段起句疑脱一字,按杜词二首前段起句皆四字,后段起句皆五字可證。盖词中换头句或多一字,或多二、三字,谓之“过变”,原不拘定前后如一也。

格三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帘外微风 云雨回踪 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 年少心事 陡顿成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 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 闷不见虫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年少心事”句,后段“闷不见虫虫”句疑有脱误。但按安世仄韵词句读与此如一,自应采入以备一体,旧谱删之者误。

格四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 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 眉黛双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汲古阁本首句误刻“有一个人人”,第四句“促拍”脱一“拍”字,今从《花草粹编》改定。又《高丽史·乐志》载宋所赐大晟乐有此词,与《花草粹编》同。 按此即李煜词体,不过前后段两起句各减去一字耳。《词律》因《乐章集》调名加以令字,另收在后,不知宋词字数少者为令,字数多者为慢。即李煜词在本集原名《浪淘沙令》,《词律》自未考索耳。

格五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宋祁

  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 因循不觉韶华换 到如今 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 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 望水远天远人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押仄韵者祇有宋、杜二词,句读各异,俱无宋元词可校。 此词前结三“满”字、后结三“远”字皆上声,不可用去声字替。按何籀“宴清都”词前段结句“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叠用四远字,其源盖出于此。

格六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 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负欢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此与押平韵“帘外微风”词句读悉同。
龙谱
浪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浪淘沙 格二(双调小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栏 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1552,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续上)
彭兆荪 1768 - 1821 四首
王贞仪 1768 - 1797 一首
叶绍本 一首
乐钧 六首
陶梁 1772 - 1857 三首
丁翼 一首
张槎 四首
张绉英 三首
徐燮 一首
凌祉媛 二首
范安澜 一首
陆茜 二首
杨逢春 一首
杨涛 一首
石气冷斜晖。
关路依稀。
西风尖似弩牙机。
吹过紫厓松一片,卷出红旗。

何处好岩扉。
门掩蔷薇。
雁门山上雁初飞。
十五小丛歌略略,缓了征衣。
屈戍两钩纤。
绣户深严。
薰笼小响夜厌厌。
似说浣纱归路晚,湿了鞋尖。

何处望雕奁。
数尽铜签。
耐他风露立重檐。
今夜二更明月上,万一钩帘。
芳意坼微馨。
春色星星。
涂妆绾髻小娉婷。
正好年华刚豆蔻,十四三零。

红玉易漂萍。
莫放杯停。
待他开到越梅青。
总有樱桃能结子,不算韶龄。
天色越窑开。
身落云阶。
担霜闪月一绳来。
逼近星辰书虿脚,也有些才。

孤客白杨斋。
没个安排。
半窗风弄小松钗。
读了离骚温了七,交过秋怀。
关塞冷秋风。
沙雾迷濛。
可怜秋去又匆匆。
凝望乱烟衰草外,离恨无穷。

最好故园中。
黄鞠丹枫。
蟹螯双擘酒盈钟。
此景那堪回首忆,愁见归鸿。
浅水立凫翁。
芦荻西风。
焜黄老柳半书虫。
一段冷云斜日外,澹影横空。

路指凤城东。
石陌遥通。
田家禾黍正年丰。
夹岸舞翻红䆉稏,拍手儿童。
浪淘沙 七夕(癸丑) 清 · 乐钧
谪限几千年。
枉作神仙。
年年泪洒鹊桥边。
不信天孙能擅巧,自误良缘。

负债恼青天。
无计还钱。
天教月缺怎生圆。
十万星娥都嫁否,各自婵娟。
浪淘沙(嘉庆丙辰) 清 · 乐钧
小住碧城隈。
曲巷云回。
角门尘锁不曾开。
引路春风人乍到,踏碎莓苔。

睡眼晕红腮。
广袖弓鞋。
亭亭一榭柳新栽。
斜整绿云松未稳,溜了金钗。
浪淘沙(己未) 清 · 乐钧
歌罢酒颜红。
船小江空。
仙仙衣袂惹轻风。
玉臂云鬟波上影,明月当中。

沙渚淡烟笼。
隔岸闻钟。
流苏羽帐夜香浓。
唤起侍儿教瀹茗,灯陨钗虫。
浪淘沙 水仙(己未) 清 · 乐钧
小玉最玲珑。
雪貌冰聪。
珊珊骨节佩摇风。
薄命可怜生水国,罗袜波中。

明月浸珠宫。
寒透帘栊。
瑶情一缕倩谁通。
怅望湘妃来极浦,写入丝桐。
浪淘沙(乙丑) 清 · 乐钧
花影荡帘纹。
淡月残春。
个侬时候共谁论。
直到五更寒未了,今只黄昏。

香冷莫重温。
留伴愁魂。
几家庭院闭闲门。
芳草绿时心便死,休怨王孙。
浪淘沙 昨夜(乙丑) 清 · 乐钧
昨夜立空廊。
月地流霜。
影儿一半是衣裳。
如此天寒如此瘦,怎不凄凉。

昨夜枕空床。
雾阁吹香。
梦儿一半是钗光。
如此相逢如此别,怎不思量。
薄晕脸烘霞。
双髻堆鸦。
香名千载属侯家。
剩粉零脂无著处,吹上桃花。

风月谱红牙。
往事堪嗟。
板桥依旧夕阳斜。
却笑南朝浑一霎,扇底繁华。
翠巘倚红楼。
低按梁州。
玲珑一串贯珠喉。
舞扇歌裙谁得似,莺燕都愁。

鱼梵伴清幽。
脸晕眉修(是日演偷诗一出)
小名录就唤柔柔。
曲罢当筵翻顾客,恼乱归舟。
帘幕翠痕交。
梧竹萧萧。
新声倚就可怜宵。
惆怅碧天鸾去远,赢得无聊。

天上奏云璈。
别院春饶。
银尊檀板惯招邀。
独有凤凰池上客,偏忆吹箫。
谁剪旧宫衣,春思迷离。
南朝金粉未全非。
愁绝玉钩斜外路,绿怨红凄。

紫陌画楼西,拾翠人稀。
金钿委地茜裙低。
二十四桥歌舞歇,只剩香肥。
按:国朝常州词录卷二十五
新燕乍来时。
闹起蜂儿。
凭栏无语倩谁知。
梦里巫山山上路,一半凄迷。

妆钿冷清池。
莫问人归。
垂杨砌畔有将离。
纵使来时花尽也,总是佳期。
此去几时回。
别恨成堆。
乱红飞絮总相催。
怪杀子规啼不住,开到荼蘼。

水曲与山隈。
甚处徘徊。
卷帘聊与饯金杯。
酒醒梦回何处是,雨打风吹。
毕竟要重来。
何苦分开。
三更未满尚堪偕。
谁使东风常不换,输却金钗。

楚雨暗章台。
珠泪盈腮。
明年花发莫相乖。
收拾南园千倾地,任尔安排。
短榻与残灯。
拨火敲冰。
閒来拥絮说心情。
不信人归先似燕,倏尔奔腾。

莫漫惜伶仃。
琐琐星星。
悔将生事误春耕。
藉语儿曹休望远,未有归程。
无事卷帘旌。
微雨初晴。
牡丹才放已清明。
结伴踏青香满路,风送花迎。

堤柳密藏莺。
时弄新声。
归来双袖觉寒生。
听的玉笼鹦鹉唤,何处吹笙。
病怯晚寒严。
休卷重帘。
穿窗无奈朔风尖。
人与梅花同瘦损,一晌恹恹。

新月上茅檐。
眉影纤纤。
闲愁暗逐漏声添。
回首岳云千里外,清泪空黏。
身世等浮鸥。
欲住无由。
天涯几见月如钩。
想得新来帘不卷,一样凝愁。

雁字过重楼。
归思悠悠。
春来准拟趁归舟。
终日寻春春不见,何事迟留。
细雨浥轻尘。
晓日初晴。
桃花红绽柳垂青。
正是游人行乐处,云淡风轻。

缓步傍溪行。
翠草生生。
绿杨高下啭流莺。
报道今朝寒食节,明日清明。
灯影掩兰房。
寂寂昏黄。
春人拜月理残妆。
花径风来烟暗袅,一缕心香。

倩影倚回廊。
罗带轻扬。
弓鞋立尽露华凉。
却怪嫦娥无一语,没个商量。
苍翠耸层峦。
苔磴跻攀。
重来梵刹访香山。
三径白云秋色冷,岩桂香残。

幽壑水潺潺。
六月犹寒。
缤纷花雨散旃檀。
一杵晚钟斜日里,落叶声乾。
午睡酒初醒。
江上閒行。
水边天末远山晴。
江水连天天接水,水阔天青。

浩浩杂风声。
波痕千层。
早潮晚汐不曾停。
亦复有时平似掌,一片空明。
极目小楼东。
彩彻残虹。
惊秋孤雁咽长空。
渔笛一声烟水绿,两岸丹枫。

夜色浸帘栊。
愁倚西风。
萧疏景色别离中。
秋月春风长不老,减了腮红。
名遍浙西东。
此老犹龙。
少陵慷慨古今同。
愿得先生横笔阵,扫却狼烽。

小草荷春风。
技愧雕虫。
绿窗又整旧诗筒。
从此破魔还礼佛,丹桂香中。
佳节又清明,风日初晴。
桃花露重柳烟轻。
听唤踏青时候也,饧担箫声。

小队簇聘婷。
笑语盈盈。
随莺逐蝶向前汀。
不遣春泥沾绣袜,芳草多情。
浑似雪漫漫,遥扑江干。
赚他雁阵落无端。
枫叶霜红相问好,画出秋寒。

深处粉云般。
惯耐风湍。
收纶时宿钓鱼船。
只恐骚人头易白,冷眼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