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三人
唐 宋之问 留别之望舍弟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分类:三人
《国语辞典》:善意第三人  拼音:shàn yì dì sān rén
指不知他人间法律关系内容之人,泛指不知情的第三人。
《国语辞典》:三人抬不过个理字(三人抬不过个理字)  拼音:sān rén tái bù guò ge lǐ zì
(谚语)人再多,也讲不过一个「理」字。《程乙本红楼梦》第六五回:「二姐笑道:『可是撒谎,这么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就是俗语说的:「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了。』」
分类:谚语不过
《国语辞典》: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拼音:sān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谚语)团结力量大。《情变》第三回:「古人说得好:『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他至亲的夫妻父子,只有三个人,就存了三条心,……,这就是离心离德。」
《國語辭典》:第三人称(第三人稱)  拼音:dì sān rén chēng
1.你、我以外的第三者,称为「第三人称」。
2.一种小说叙述法。作者立于旁观者的地位,以描写第三者的情节。这种体裁就称为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就是采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
《國語辭典》:三人成虎  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战国时,庞恭和魏太子同去赵国当人质,临行前庞恭以三人成虎劝谏惠王不要听信谗言。典出《战国策。魏策二》。比喻谣言惑众。《隋唐演义》第二回:「正是积毁成山,三人成虎。到开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诏废勇为庶人。」也作「市虎」。
《漢語大詞典》:三人成市虎
见“ 三人成虎 ”。 胡适 《这一周》三六:“‘三人成市虎’,这事竟很象真的了。”
《漢語大詞典》:三人六样话(三人六樣話)
形容众说不一。 茅盾 《子夜》十六:“有人说解到公安局了,有人说还关在厂里,三人六样话!他妈的!”
分類:容众众说
《漢語大詞典》:三人为众(三人爲衆)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言人三为众,虽难尽继,取其功尤高者一人继之,於名为众矣。”后多作“三人成众”。谓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苏杭甬铁路与川滇铁路之比较》:“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三人成众,必有一长。”
《漢語大詞典》: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三人誤大事,六耳不通謀)
喻人多不易保密。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岂不闻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分類:不易保密
《國語辭典》: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師)  拼音:sān rén xíng bì yǒu wǒ shī
语出《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比喻到处都有值得学习的对象,应勇于向人请益,取长补短。《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一折》:「岂不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
《漢語大詞典》:三人一龙(三人一龍)
喻三人友善如一体。三国志·魏志·华歆传“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漢語大詞典》: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三人一條心,黄土變成金)
俗谚。比喻团结力量大。语本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有些人羡慕 郭振山 ,说他弟兄‘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有些人则不满他,说他只管自己发家创业,不帮助 官渠岸 的困难户。”
《漢語大詞典》:三人月
谓与月亮、身影为伍。形容孤独无偶。语本 李白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宋 陈亮 《贺新郎·怀辛幼安》词:“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