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铸币
钱币的铸造或制作
用金属铸成的钱币
《国语辞典》:铸币局(铸币局)  拼音:zhù bì jú
政府所设之铸造钱币的机关。
《國語辭典》:错刀(錯刀)  拼音:cuò dāo
1.治玉石的工具。
2.一种古钱。为王莽所铸,一刀值五千钱。《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國語辭典》:金错刀(金錯刀)  拼音:jīn cuò dāo
1.一种古代的钱币。为汉王莽时所铸,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宋。梅尧臣〈饮刘原甫家〉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
2.刀环或刀柄镀金的佩刀。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3.一种书法绘画的笔法。南唐李后主善书画,常作颤笔弯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称之为「金错刀」。《宣和画谱。卷一二。行书六。李煜》:「复喜作颤掣势人,又目其状为金错刀,光喜作行书,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
《漢語大詞典》:半两(半兩)
古代钱币名。 秦始皇 统一 中国 后,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 汉 初所铸的钱,重量虽陆续减轻,仍称半两。史记·平準书:“至 孝文 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銖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汉书·食货志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銖。” 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其文为半两,实重四銖也。” 唐 李商隐 《为同州张评事谢辟并聘钱启》之二:“ 潜 ( 张潜 )啟,钱若干,伏蒙仁恩,赐备行李,重非半两,轻异五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今世有一样古钱,其文曰半两,无轮廓。医方中用以为药,考之史记,乃 汉文帝 时钱也。”
《漢語大詞典》:法钱(法錢)
古代指形式、币材、重量等合于法定标准的铸币。汉书·食货志下:“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颜师古 注:“法钱,依法之钱也。”《文物》1965年第1期:“所谓法化、法钱就是合乎政府规定标准(包括形式、币材、重量)的铸币。”
《漢語大詞典》:铜冶(銅冶)
谓冶铜铸币。《汉书·食货志下》:“铁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 金少英 集释:“ 钱大昭 曰:‘ 闽 本铁作钱。’按:前已言铁为田农之本,此不当重出。下又云‘通行有无’,则铁字应为钱字无疑。钱布谓币,铜冶则熔铸钱布也。”
分類:铜铸铸币
《漢語大詞典》:厌胜钱(厭勝錢)
供佩带的一种物品,形似铸币,正面铸有各种吉祥语。旧俗认为可以压伏邪魅,故称“压胜钱”。参阅 宋 洪遵 泉志十五、 王黼 《宣和博古图录》
《国语辞典》:法偿货币(法偿货币)  拼音:fǎ cháng huò bì
可用以在国内清偿债务的铸币或通货。
《漢語大詞典》:法货(法貨)
古代合乎国家法定标准的铸币。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四:“ 齐国 的(刀币)多有铸文,或叫‘ 齐邦 法化’,或叫‘ 即墨 法化’。化就是货字的省略,‘法货’大约就是国币的意思了。”
《漢語大詞典》:黔落
冶铜铸币的场所。管子·山权数:“请立币。国铜,以二年之粟顾之。立黔落,力重,与天下调。” 郭沫若 等集校:“黔落殆冶铜铸币之场所……所言为铸币事,与市廛无关。鼓铸必多用燃料而成聚落,故称其为黔落歟?”